- 张玉侠;2006年04期 203-20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21 ]
- 谢黎崖;王红梅;邱涵;
目的研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达克罗宁乳膏中盐酸达克罗宁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盐酸达克罗宁在279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2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A=0.058 3 C+0.005 5,r=1.000;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0.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医院制剂质量控制。
2006年04期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 王秋华;戴其昌;
目的测定阿斯美胶囊中氨茶碱、那可丁、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甲氧那明等4种组分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Platinum C18柱;流动相为二氯甲烷-甲醇-0.25%二乙胺溶液(20∶59∶21);检测波长:264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氨茶碱62.5~625 mg/L,那可丁17.5~175 mg/L,马来酸氯苯那敏5.0~50 mg/L,盐酸甲氧那明31.25~312.5 mg/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氨茶碱100.3%~101.9%,RSD为0.54%~1.7%(n=5),那可丁98.6%~100.6%,RSD为0.34%~0.92%(n=5),马来酸氯苯那敏97.0%~101.7%,RSD为0.63%~1.2%(n=5),盐酸甲氧那明98.4%~101.0%,RSD为0.85%~1.8%(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阿斯美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2006年04期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赵霓;
目的建立电位滴定法测定复方氯丙那林鱼腥草素钠片中鱼腥草素钠的含量。方法采用碘量法进行滴定,以电位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6%);重现性RSD为0.5%(n=6)。结论该方法准确、客观,适用于复方氯丙那林鱼腥草素钠片中鱼腥草素钠含量的测量。
2006年04期 208-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9 ] - 王红鑫;张锦红;
目的建立消渴胶囊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5μm,4.6 mm×200 mm),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6 nm。结果在180.7~421.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100.6%,RSD为1.9%。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2006年04期 209-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4 ] - 朱玲仙;许凤娟;
目的研究盐酸洛美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条件下,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洛美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洛美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洛美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2006年04期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7 ] - 黄玉斌;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酚妥拉明、利巴韦林、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在不同温度下(4、25、37℃)各配伍液0~6 h内吸收度和吸收曲线的变化,测定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其外观。结果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上述3种药物配伍后,其pH值、外观、吸收度等几乎无变化。结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分别与以上3种药物配伍稳定。
2006年04期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 谢敏;朱至明;
目的研究乳腺一号汤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观察该制剂对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提浓缩方法制备,从制剂的性状、pH值、相对浓度、鉴别、微生物限度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建立了乳腺一号汤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治疗100例女性乳腺增生患者,治愈42例,显效36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2.0%。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治疗乳腺增生效果良好。
2006年04期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何丽媛;赵丽清;曲晓梅;
目的研究柴胡静脉乳剂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二甲苯耳肿胀模型、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模型剂小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模型,研究柴胡静脉乳剂对炎症的影响。结果柴胡静脉乳剂显著抑制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及小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程度。结论柴胡静脉乳剂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2006年04期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0 ] - 陶胜宇;徐峰;闫泉香;
目的探讨苦荞麦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模型动物血糖、脑组织内谷胱甘肽(GSH)和Na+-K+-ATP酶的含量及坐骨神经干内的血流量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苦荞麦黄酮20、408、0 mg/kg给予糖尿病动物后,可显著对抗糖尿病大鼠脑组织GSH水平下降,恢复Na+-K+-ATP酶活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坐骨神经内血流量。结论苦荞麦黄酮对糖尿病动物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神经内血流量实现的。
2006年04期 219-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31 ] - 杜金满;郭建荣;任利远;
目的观察比较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及阿曲库铵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肌松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Ⅰ组)、维库溴铵组(Ⅱ组)、阿曲库铵组(Ⅲ组),每组给2倍ED95剂量肌松剂。Ⅰ组按用量再分为:Ⅰa组(2倍ED95,0.6 mg/kg)、Ⅰb组(3倍ED95,0.9 mg/kg)2个亚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 mg/kg后,Ⅰa、Ⅰb组分别静注罗库溴铵0.6 mg/kg、罗库溴铵0.9 mg/kg,Ⅱ组静注维库溴铵0.15 mg/kg,Ⅲ组静注阿曲库铵0.5 mg/kg。观察各组气管插管时的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的起效时间及插管状态优良率均明显高于Ⅱ、Ⅲ组,Ⅰb组的插管条件好于Ⅰa组。Ⅰ组的支气管痉挛、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较小。结论罗库溴铵比维库溴铵、阿曲库铵起效快,恢复迅速,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全麻气管插管肌松药。
2006年04期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43 ] - 李光明;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患者分为3组,全部患者均于每晚睡前口服左西替利嗪1片(5 mg),A组(42例)于双侧曲池、足三里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次/3 d,1 mg(2支)/次];B组(42例)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次/2 d,1mg(2支)/次];C组(41例)不加其他药物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后,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7.61%、42.85%、29.27%(2周),71.66%、69.02%、39.02%(4周);85.71%、83.05%、47.48%(6周)。A组疗效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好,其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2006年04期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3 ] - 张长春;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吡格列酮30 mg/d联合胰岛素治疗,B组采用吡格列酮15 mg/d联合胰岛素治疗,C组单用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病例的FPG、2HPG、HBA1c、HDL、LDL、TG等指标。结果A组、B组的FPG、2HPG、HBA1c值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P<0.05),C组无明显变化。A、B两组HDL升高、TG降低,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B两组间比较无差异;A、B两组LDL略升高,但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水平,且此种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可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异常。
2006年04期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1 ] - 徐静;宋晓燕;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8例,给予前列地尔200μg,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500 mL中静滴,疗程3~4周。结果四肢麻木、针刺样疼痛、肢体自发痛、双足蚁行感、脚踏海绵感症状均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92.5%、94.6%、93.1%、88.2%、66.7%。结论前列地尔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2006年04期 228-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王瑞娟;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应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情况。结果诺和锐30组的各时段血糖均显著低于诺和灵30R组(P<0.01),提前达到预期强化控制水平。结论诺和锐30可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降糖迅速、稳定,效果理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2006年04期 229-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7 ] - 李连镇;高文斌;韩金娣;
目的评价低剂量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应用吉西他滨600 mg/m2治疗,第1、8、15天使用,28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CR 0例,PR 9例,有效率30%。其中初治患者23.07%,复治患者35.29%;Ⅲ期患者25.00%,Ⅳ期患者33.33%。肺癌有效率21.53%,膀胱癌75.00%,胰腺癌28.57%。化疗耐受性好。结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2006年04期 23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9 ] - 陈简;郑铠军;叶春华;陈国春;杨秀芳;陈敬国;
目的探讨芬太尼在PICU中的镇静效果。方法PICU患儿38例,用芬太尼1~4μg/(kg.h)持续静脉泵入,定期评价镇静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用量,用药期间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结果38例危重患儿中,36例于用药2 h内达到理想的镇静程度,有效率为94.7%;用药后患儿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仅有5例患儿出现一过性轻微副作用,均于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可减轻危重患儿的应激反应,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各种操作、治疗,且不良反应轻微,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存活率。
2006年04期 232-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2 ] - 常丽军;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组44例采用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栓200 mg,外阴应用硝酸咪康唑软膏适量,2次/d,连用6 d,同时静点氟康唑注射液200 mg,1次/d,连用3~5 d,并巩固治疗3个月,即于每次经前顿服氟康唑胶囊150 mg,经后阴道应用硝酸咪康唑栓200 mg,1次/d,连用3 d;对照组44例局部应用硝酸咪康唑栓200 mg及其软膏适量,2次/d,共用6 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治愈率分别为97.7%、93.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17.5%,2.3%、32.5%,7.0%、4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硝酸咪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RVVC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2006年04期 234+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2 ] - 吴晓燕;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且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症的9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50μg阴道后穹隆置药引产,对照组42例,用催产素引产。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92.0%)与对照组(78.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产发动时间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2006年04期 235+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7 ] - 刘群;杨娟;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引产中米非司酮的剂量。方法选择妊娠13~27周末、自愿接受药物引产的20~35岁孕妇15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其中米非司酮的药量不同,给药时间、方法及其他处理措施均相同。观察胎儿、胎盘、胎膜的娩出情况,记录用药至分娩的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结果两组的有效率、用药至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简单、有效,在结果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小剂量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2006年04期 23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0 ] - 马文欣;
目的寻找治疗牙齿敏感症的有效试剂。方法将165颗患牙齿敏感症的牙齿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luma脱敏剂组与极固宁组、氟化钠甘油组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luma脱敏剂治疗牙齿敏感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04期 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7 ] - 杨后贵;
目的研究尿囊素凝胶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方法以尿囊素为主药,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尿囊素凝胶剂,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尿囊素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尿囊素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靠,临床使用方便。
2006年04期 238-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9 ] - 张开国;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包括下属14个厂、矿医院和门诊部)2003-2004年口服降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血压药物的用药金额增长明显,DDDs反而有所下降,DDDs排序在前几位的是价廉、常用的药物。结论长效的钙拮抗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已逐渐为医师和患者接受,国产的长效制剂和缓释制剂与进口及合资品种相比,价格低廉,易为患者选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提高国产长效制剂和缓释、控释制剂的质量和疗效,降低价格,减少不良反应的任务紧迫。
2006年04期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唐海珍;杨艳;代丽;
目的改善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孕妇母儿的预后,探讨孕龄的可能性。方法采取卧床休息、静滴硫酸镁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计划分娩及加强心理护理等综合措施。结果78例前置胎盘孕妇孕龄均达38孕周,并以剖宫产的方式结束妊娠,无一例孕产妇或胎儿死亡。结论采取综合治疗可延长孕龄至胎肺成熟,行计划分娩可显著改善前置胎盘孕妇的母儿预后。
2006年04期 242+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0 ] - 吕婉飞;王卫华;
目的了解近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VITEK 32型全自动细菌仪鉴定的108株铜绿假单胞菌(PA)用GNS-120药敏检测卡进行药敏分析,药敏检测卡中没有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用标准K-B法进行检测。结果对108株PA敏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亚胺培南(79.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5.9%)、环丙沙星(70.4%),其次为左旋氧氟沙星(68.5%)、头孢哌酮-舒巴坦(68.5%);108株PA对氨苄西林及1、2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达100%,对3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也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可作为PA经验用药的抗生素已越来越少,故应重视PA的感染与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06年04期 24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5 ] - 缪佳;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同时有较高的组织、血液分布浓度,性能稳定,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等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笔者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研究现状、耐药性、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2006年04期 24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 张云芳;
外贴膏剂可用于骨痹、软组织损伤、附骨疽、关节炎、颈椎病等方面,笔者从外贴膏剂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临床合理应用时应考虑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外贴膏剂在骨伤科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只有辩证用药,注意外贴膏剂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才能做到合理用药。
2006年04期 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9 ] - 徐慧敏;黄育文;徐翔;
笔者介绍了药品分类管理的相关法规及分类标准,对如何选购和使用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2006年04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 屈统友;
老年人普遍存在一人多病、多药联用、长期用药现象,其肝、肾等脏器功能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而减退,药物的代谢排泄也随之减弱,用药后易产生不良事件。根据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调整用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是安全用药的基础。
2006年04期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36 ] - 高昌达;郭建荣;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抑肽酶过敏反应及其麻醉处理。方法对7例抑肽酶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抑肽酶具有抗原性,能够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常表现为循环、呼吸或皮肤体征的改变。处理首选肾上腺素、激素、钙剂等药物治疗。结论抑肽酶过敏反应有一定的发生率,使用时应做好预防和处理。
2006年04期 250-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金丹;耿凤英;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1 3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24类,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居首位(636例,占48.48%),其次为中(成)药(262例,占19.97%)、循环系统用药物(130例,占7.85%)。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药物热、神经系统损害。结论重视药品的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06年04期 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4 ] - 王韫秀;王洪涛;刘亭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致残率很高,其治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随着对RA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越来越多的治疗RA的新策略,使许多患者病情得到缓解。除常规药物治疗之外,还有生物制剂以及正在探索中的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笔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2006年04期 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9 ] - 蒋元武;陈俊智;张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其血清具有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 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 000,以女性为多,此病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治疗SLE的手段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主要对其治疗药物及方法进行综述。
2006年04期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04 ] - 吴哲;杨贺;李彦科;
狼疮性肾炎(LN)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以肾脏损伤为表象的免疫复合物肾炎。目前,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笔者主要针对狼疮性肾炎在细胞毒药物、激素、血浆置换、中医等方面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2006年04期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4 ] - 周南;蒋贺宇;尹少尉;
肾性骨病(RO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随的代谢性骨病,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开展与进步,肾性骨病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近年来,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笔者对其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2006年04期 259-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8 ] - 杨贺;吴哲;李彦科;
糖尿病常常并发眼病,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糖尿病症状隐匿,并无“三多一少”症状,往往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而到眼科就诊。在与糖尿病相关的各种眼病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视网膜病变将导致患者视力的显著下降,严重时将会引起失明。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5 000万人,由糖尿病导致的眼病患者可达150~180万人[1]。笔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治疗进行综述。
2006年04期 26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陈艳;王光楠;常立国;李永春;
自异氟醚开始应用以来,众多学者对该药对心脏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分析相关文献,综述了异氟醚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
2006年04期 263-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4 ] - 王红艳;陈有法;
目的总结药学咨询服务规律,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我院药物咨询记录2 842例,按照服务对象、咨询方式、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医护人员咨询占29%,患者咨询占71%,咨询方式以窗口咨询为主,电话、网络咨询呈上升趋势。咨询内容涉及临床用药诸多方面,以药物的适应证和特殊人群用药为主,分别占20.72%、17.03%。结论开展用药咨询有助于医患沟通,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拓展药学服务内涵,提高医院药师素质。
2006年04期 265+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6 ] - 李丽;林红宁;黄小茜;
为了推动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改进医院药品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笔者依据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进行阐述,发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药物治疗、用药的安全与管理、药学服务转型的综合需要。
2006年04期 26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