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振;周苏;张科学;刘刚;高苏麟;刘威;郭伟;何珂;戴体俊;栗海思;
目的研究异氟烷对幼龄小鼠生长发育趋势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分层方法,将64只幼龄小鼠分为2大组,再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每大组各分为4小组(n=8),即NS组(生理盐水组)、Iso1组、Iso2组和Iso3组,1~5d用跳台仪和避暗仪分别训练小鼠,并测得各组幼龄小鼠体质量。结果避暗训练和跳台训练中,各组幼龄小鼠生长发育趋势不同。在避暗和跳台训练中,NS组、Iso1组在2~3d间体质量出现了下降或增长缓慢的趋势,而Iso2组和Iso3组都按照原来的趋势递增。结论异氟烷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影响幼龄小鼠的生长发育趋势。
2010年02期 v.13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5 ] - 韩盛;张锦;汤隽;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复方氯胺酮口服液(Compound ketamine oral solution,CKOS)对大鼠胃NMDAR1、GABAA受体的影响,探讨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机制,并进一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10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0点为对照组,经灌胃器注2μL/g生理盐水,其他各点将CKOS[含氯胺酮(Ketamine,KET)100mg/kg,咪达唑仑(Midazulum,MID)10mg/kg]灌入胃内。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服药后10个点大鼠胃NMDAR1、GABAA受体的变化。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系统对切片进行采集分析。结果用CKOS后10min,NMDAR1表达开始减少,15~120min NMDAR1明显减少,240min时开始恢复,但仍然低于对照组。360min时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用CKOS后30min,GABAA R表达开始增加,60~90min GABAA R表达明显增加,240min时开始恢复,360min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CKOS抑制胃排空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胃NMDAR1受体的表达、增强GABAA受体的表达有关。
2010年02期 v.13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8 ] - 史业东;梁靓靓;陈苏宁;
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以食醋灌胃建立F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吗丁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胃痛消痞方加减、吗丁啉,每日2次灌胃治疗14d;观测各组大鼠血清NO、血浆GAS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胃痛消痞方加减均能明显降低NO含量、提高GA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剂量组NO含量低于吗丁啉组(P<0.05);中药各剂量组GAS含量高于吗丁啉组(P<0.01),以中药中剂量组含量最高(P<0.01)。结论胃痛消痞方加减能通过降低血清中NO水平、提高血浆GAS水平,促进FD大鼠的胃肠动力。
2010年02期 v.13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36 ] - 李妮;赵正煜;徐峰;
目的研究葛根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探讨葛根提取物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理作用。方法将120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分为葛根提取物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手术1个月后给药,连续给药3个月,末次给药后,禁食24h,所有动物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骨钙素(BGP)、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大鼠去卵巢后,血清雌二醇减少,骨钙素水平升高,血钙、血磷水平均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增加。结论葛根提取物可改善去卵巢大鼠的血液生化、免疫学指标,具有对抗去卵巢导致的骨质疏松的作用。
2010年02期 v.13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0 ] - 张旭;马艳;汪宇;马英;刘琛;吴晓彧;
目的观察止咳清肺口服液的止咳和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镇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观察化痰作用。结果止咳清肺口服液可显著减少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结论止咳清肺口服液有显著的止咳和祛痰作用。
2010年02期 v.13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 梁汉昌;范雪金;梁福贵;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ethotrexat,MTX)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治疗前、MTX治疗4周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MMP-9及VEGF的表达。结果MMP-9及VEGF在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中治疗前的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的表达(t=6.59,P<0.001;t=8.98,P<0.001);患者经过MTX治疗4周后,MMP-9及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t=5.79,P<0.001;t=7.06,P<0.001),与正常对照者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2237;t=1.38,P=0.1755)。结论MTX抑制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MMP-9及VEGF的表达,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2010年02期 v.13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0 ] - 郭志强;贾正平;马骏;王荣;吴兰兰;李文斌;
目的确定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在甘肃地区回族藏族人群中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并考察性别对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甘肃地区回族藏族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人,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CYP2C19的5个基因型,其在男女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回族藏族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甘肃地区回族藏族健康人群中,CYP2C19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对CYP2C19遗传多态性无显著影响。
2010年02期 v.13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2 ] - 叶驰霞;江思艳;方静;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行合并分析,评价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等,把符合纳入标准的45篇文献作为Meta分析的对象。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免费提供的RevMan4.2.2(ReviewManager)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项研究经Meta分析合并,结果显示,同质性检验:χ2=26.32(自由度为44),P=0.98(P>0.10),表明45项研究具有同质性。固定效应模型的Peto法进行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R合并=3.14,95%CI为[2.65,3.73],χ2=13.06(P<0.01)。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目前临床的常用药物,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2010年02期 v.13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24 ] - 刘明伟;陆爽;林昕;李祎;
目的评价丁苯肽与马来酸桂哌齐特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丁苯肽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马来酸桂哌齐特,丁苯肽组仅给予丁苯肽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桂哌奇特组及对照组。结论丁苯肽和马来酸桂哌齐特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2010年02期 v.13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5 ] - 苑妍新;董有静;高瑞英;
目的观察并比较布托啡诺硬膜外与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硬膜外组和静脉组。两组患者关腹时,分别从硬膜外和静脉给予布托啡诺1mg,给药后24h内进行监测,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BCS)、镇静(Ramesa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评分在术后2、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h,静脉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硬膜外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给予布托啡诺镇痛效果优于静脉给药,且镇痛时间比静脉组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2期 v.1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3 ] - 杨程;杨海基;徐晓红;崔苏扬;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痛的有效性。方法40例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全麻插管后分别静注帕瑞昔布40m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测定拔管前两组患者苏醒期间的躁动评分,记录术后24h咽喉痛发生率及疼痛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术后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躁动评分:P组为10%,明显优于C组40%(P<0.01)。咽喉疼痛VAS评分:P组为0.97±1.06,明显低于C组2.79±1.46,P<0.01。结论术前静注帕瑞昔布40mg可有效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10年02期 v.13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60 ] - 田悦;郭善斌;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患者镇静的作用。方法对3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镇静,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3~4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镇静效率为(87±8.8)%,镇静期间咪达唑仑的平均输注速度为(0.14±0.02)mg/(kg.h)。镇静期间血压、心率平稳,且明显低于镇静前;镇静期间的血氧饱和度则明显高于镇静前。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为(90±24.8)min,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140±36.6)min。拔管后1h血气正常。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可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
2010年02期 v.13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129 ] - 丁远远;崔健君;周凤华;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双膦酸盐治疗原发骨质疏松痛的疗效。方法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根据骨密度(BMD)降低的情况(通常用T表示),将患者分为3组,依据T值及年龄,予以静脉因卡膦酸二钠,治疗期间所有组均同时口服钙尔奇D,使用数字模拟评分法(VAS)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测定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强度明显降低(P<0.05),骨密度较前略有增高(P>0.05),副作用轻微可耐受。结论静脉应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疼痛,有给药方便、依从性好、安全性高、起效快、疗效优等特点,可供临床选用。
2010年02期 v.13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27 ] - 张彭;潘珅;杨颖;王孟春;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血前1周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NSAIDs组(43例)和非NSAIDs组(1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比较,NSAIDs组与非NSAIDs组在年龄、溃疡类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2010年02期 v.13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85 ] - 杜丰;王艳秋;苏雪松;李德天;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EPO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09年3-9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EPO治疗组(A组)12例、小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B组)13例及常规剂量EPO加左卡尼丁治疗组(C组)11例,观察各组方法治疗8周后贫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周,各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各组患者Hb、Hct水平明显上升(P<0.01),但C组患者Hb、Hct高于A、B组(P<0.05);B组患者EPO用量较A组少,但B组患者Hb、Hct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与EPO联用可提高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纠正贫血,减少EPO的用量。
2010年02期 v.13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3 ]
- 温宇寒;程亮;郑丹;黄学石;韩力;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法结合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蒙古黄芪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aR,11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1),(3R)-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2),5′-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3),芒柄花苷(4),(6aR,11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5),(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6),5′,7-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7),芒柄花素(8),黄芪甲苷(9),黄芪皂苷II(10),蔗糖(11),腺嘌呤核苷(12),十六烷酸单甘油酯(13),十六烷酸(14)。结论化合物5,7,11~14为首次从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
2010年02期 v.13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169 ] - 李雪芹;李运景;王勇;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检测法测定人体血浆及血小板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方法样本经处理后,用高效液相-紫外光色谱仪进行检测。色谱柱为Agilent technologie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8∶92);检测波长为275nm;流速为1mL/min。结果5-HT在12.5~0.0244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1);高、中、低3个浓度的日内RSD分别是0.41%、0.67%和2.77%;日间RSD分别是0.74%、0.45%和4.03%;血浆中5-HT平均回收率为82.16%,血小板中5-HT平均回收率为88.04%;最低定量限为0.0244μg/mL,最低检测限为0.0122μg/mL。结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检测法测定5-HT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
2010年02期 v.1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3 ] - 刘海涛;祝建;陈同辛;唐跃年;张健;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CYP3A酶活性,研究中小学男生CYP3A酶活性变化及其趋势。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法测定并计算515名中小学男生尿液中6β-羟基氢化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的比值,以反映CYP3A的活性。通过统计分析,研究CYP3A的活性的变化及其趋势。结果酶的活性在青春期前后都较平稳,但在开始发育时出现酶活性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且发育后酶活性个体差异变大。结论中小学男生年龄跨越大,临床用经CYP3A酶代谢药物时,应根据身体发育情况适当调整。
2010年02期 v.13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韩朗;崔雪阳;
目的探索肠道保护在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是否选用肠道保护措施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5d内的血清AchE、IL-6、TNF的变化。结果不同时点,治疗组AchE的恢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IL-6、TNF的检测结果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保护在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方面有明确的作用,该作用是通过促进毒物排泄、延缓毒物吸收、减轻中毒导致的炎症反应实现的。
2010年02期 v.13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5 ] - 辛爽清;赵璐;
目的对使用预混人胰岛素30R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改用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治疗,并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70例,用诺和灵30R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理想;改用诺和锐30治疗3个月,对比FBG、2hPBG、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诺和锐30治疗后,患者FBG、2hPBG、HbA1C明显下降(P<0.01)。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使用诺和灵30R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诺和锐30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2010年02期 v.13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 ] - 朱艳杰;索丹;
目的寻找一种能有效促进喉癌术后患者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治疗措施。方法对96例喉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用仙璐贝滴剂鼻饲,从临床疗效及肺部感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观察组为89.6,两组比较,χ2=6.26,P<0.05;对照组并发肺部感染13例(27.1%),观察组5例(10.4%),两组比较,χ2=4.38,P<0.05。结论仙璐贝在喉癌术后促进排痰以及预防肺部感染方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2期 v.13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 卢文娟;马丽娟;张正水;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氯吡格雷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心肌缺血减轻(P<0.05),无出血、粒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两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肌钙蛋白Ⅰ等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更好,且安全,副作用少。
2010年02期 v.13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