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素军;冯尚彩;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STT)对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灌胃蔗糖或葡萄糖,同时灌胃STT,60 min后,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提取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体外测定STT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灌胃蔗糖同时灌胃STT 60min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70.19%(P<0.001)和68.05%(P<0.001),但STT对灌胃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0.1、1、10 mg/mL的STT能够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活性(P<0.001),抑制率分别为20.83%、43.73%和52.62%。结论STT能够显著降低正常和2型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其可能机理为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2012年01期 v.1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63 ] - 吴发玲;丁洋;窦晓光;
慢性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首选干扰素(IFN)或核苷(酸)类似物(NUC)单药抗病毒治疗,但IFN单药治疗往往应答率低,NUC长期用药易发生病毒变异,产生耐药,影响疗效,因此提倡联合治疗。目前,联合治疗分为初始联合及治疗中联合,联合药物有NUC联合NUC,或IFN联合NUC。临床试验发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拉米夫定短期疗效不佳,联合替比夫定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因此,寻找新的联合治疗方案十分必要。笔者查阅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CHB的临床试验发现,其疗效和安全性各方评价不一。本文就Peg-IFNα-2a联合ADV治疗CHB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012年01期 v.15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4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42 ] - 李延鸿;朱怀军;
目的系统评价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含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24个随机对照研究,1 9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曲美他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其效果更好。
2012年01期 v.1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3 ] - 李宇彬;麦庆云;钟依平;周灿权;
目的探讨同杜叮在辅助生殖取卵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4月,于本中心行试管婴儿取卵术的1 176例患者资料,按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随机分为哌替啶组(573例)和同杜叮组(603例)。收集围术期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数据,记录术中疼痛程度及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资料。另外,进行两组间IVF-ET指标比较。结果哌替啶组术后血压及脉搏较同杜叮组低(P均<0.001),其余生命体征数据差别不明显(P均>0.05)。同杜叮组一般不良反应较少(P均<0.05)。两组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IVF-ET指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杜叮组术后发生了3例腹腔大出血伴休克。结论在辅助生殖取卵术中使用同杜叮镇痛效果良好,不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但是需要密切注意预防腹腔大出血的发生。
2012年01期 v.1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8 ] - 谢桂珍;邹晴燕;
目的观察妈富隆与达英-35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妈富隆治疗,B组给予达英-35治疗,治疗3个周期后,复查女性激素6项,并记录患者月经、多毛及痤疮情况的变化,停药后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月经稀发、痤疮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多毛改善均不明显(P>0.05)。停药后,A组月经失调复发者8例,B组9例。结论妈富隆及达英-35对治疗青春期PCOS的月经失调均有良好疗效,妈富隆对LH/FSH值高的PCOS患者更合适,而达英-35对高雄激素血症的患者疗效更佳。
2012年01期 v.1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36 ] - 朱淑平;卢建荣;常爱华;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宫腔镜检查治疗中应用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宫腔镜检查治疗的144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复方萘普生栓组及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术中宫颈扩张度、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联合用药组术中的宫颈扩张度、人流综合征发生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除与复方萘普生组无明显差异外,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复方萘普生栓联合用于绝经后宫腔镜检查治疗,可使宫颈扩张至理想状态、减轻术中疼痛,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且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01期 v.1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2 ] - 卢建荣;付正英;朱淑平;
目的探讨苦参凝胶作为介质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作用。方法将223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蒸馏水组、耦合剂组和苦参凝胶组,比较各组对不同类型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治疗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各型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及对轻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凝胶组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高于其他两组(35%VS 46.67%VS 73.33%,P<0.05);苦参凝胶组、耦合剂组的治疗操作时间均短于蒸馏水组,且苦参凝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均<0.05)。结论苦参凝胶作为介质能提高聚焦超声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2012年01期 v.15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4 ]
- 刘祖雄;谢向阳;钟健;
目的介绍阿卡波糖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卡波糖分散片的溶出度和样品的含量。结果阿卡波糖分散片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6 mg/mL,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0.22%(n=9);溶出度试验表明,30 min溶出度检测结果为99.4%±2.6%(n=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2012年01期 v.1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7 ] - 孙小燕;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参蚁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angBang C18(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1∶79),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in,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线性范围为0.633~6.326μg(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0.5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2012年01期 v.15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8 ] - 卞凌;陈军霞;潘林梅;邱碧菡;李欢;
目的研究超低温粉碎胎盘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主要效应成分尿苷为指标性成分,对超低温粉碎胎盘粉中的尿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尿苷含量为0.046 2%。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便易行且稳定,为超低温粉碎胎盘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12年01期 v.15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 才凤;苗翠;李洪江;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进行鹿茸多肽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水为溶媒进行回流提取,以鹿茸多肽为指标,优选鹿茸多肽超声提取工艺中的溶媒用量,对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考虑实际生产成本及实际生产实践经验,确定鹿茸多肽超声提取工艺:用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 min。
2012年01期 v.15 3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68 ]
- 陈莉;曾文谊;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前要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证、使用方法,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正确、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2012年01期 v.1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2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212 ] - 赵喜荣;张占铎;郝晓菁;李丽华;安爱军;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0年上报的167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和临床表现、ADR的转归与评价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7例ADR报告中,7例为皮试阳性,有效报告160例,其中男84例,女76例,平均年龄为54.37岁;ADR涉及药品12类73种;静脉给药144例(占90%),口服给药11例(占6.87%),皮下注射给药5例(占3.13%);导致ADR发生前3位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83例(占51.87%),中药制剂40例(占25%),消化系统用药9例(占5.6%)。ADR的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要症状;ADR多为一般性的(占97.5%),严重的4例(占2.5%),并且转归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2010年我院ADR发生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及静脉给药途径是发生ADR的主要易感因素,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其使用的监督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012年01期 v.1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3 ] - 许浩云;陈月;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严重不良反应(SADR)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的S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的药品类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例SADR中,口服给药引起的占69.70%,抗微生物药占44.33%;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66.98%。结论应加强临床ADR监测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2年01期 v.15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 高戈;高春华;
目的比较磺达肝葵钠和低分子肝素注射后皮下出血情况,分析原因,指导临床护理操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磺达肝葵钠组,比较两组注射后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磺达肝葵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皮下出血率分别为5%和34%,前者均为轻度出血,其中牙龈出血1例;后者轻度出血18例(62%),中度8例(28%),重度3例(10%),其中牙龈出血4例,尿便潜血2例。结论磺达肝葵钠与较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不易引起皮下注射部位出血的发生,不良反应少。
2012年01期 v.1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3 ] - 黄越;孟晓岩;
目的评价唑来磷酸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效果。方法4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给予唑来磷酸注射液4 mg,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每4周1次,至少连续3次。结果40例患者临床骨转移止痛总有效率为70%;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72.5%;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67.5%。结论唑来磷酸注射液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2年01期 v.1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62 ] - 沈世银;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患者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发生静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结果20例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后,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原因、夫西地酸钠本身原因和患者自身原因,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理和患者饮食护理等。20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炎症均消失。结论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加强输液期间护理,可以有效防治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静脉炎。
2012年01期 v.15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