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如秀;暴美静;王妮娜;李汇博;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复方益阳活血方对损伤的兔窦房结组织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tide-gated cation channel 4,HCN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能机制。方法取60只大耳白兔(体质量2.3~2.8 k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品组,益阳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不造模外,余各组采用甲醛加压注射渗透法建立兔窦房结组织损伤模型,模型稳定后开始给药,疗程(7 d)结束后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窦房结HCN4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示窦房结HCN4表达主要位于结中央区,向周边逐渐减少。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各组家兔窦房结组织HCN4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IOD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及阿托品组(P<0.01),中、低剂量组与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阳活血方可提高损伤兔窦房结组织HCN4蛋白的表达,可能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2012年03期 v.15 129-13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8 ] - 薛红霞;孙秀荣;张宁;
目的评价依托考昔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天早餐后口服依托考昔60 mg,对照组每天早、午、晚餐后各服双氯芬酸50 mg,治疗6周,对治疗前、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两组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初次服药后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关节炎治疗上,依托考昔60 mg日1次与双氯芬酸钠50 mg日3次的疗效相当,但依托考昔起效快,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小。
2012年03期 v.15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34 ] - 田耕;王晶;涂银平;李全瑞;康利红;朱雪峥;
目的观察吸入性扎那米韦治疗我国流感患者及流感样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具有流感样症状的疑似流感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5~78岁,应用吸入性扎那米韦10 mg,2次/d,治疗5 d,第1次随访(第1天):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记录血常规、血生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心电图,咽拭子取样,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阳性确诊;第2次随访(第3天):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咽拭子取样进行病毒耐药检测;第3次随访(第6~8天):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和咽拭子取样的病毒耐药检测。结果确诊流感患者16例(包括H1N1和H3N2),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46.75岁(15~73岁);流感样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岁(19~78岁)。流感样患者与流感患者入组前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感患者使用扎那米韦前流感症状评分12.000±3.359,使用3 d后流感症状评分4.133±2.669,使用5 d后流感症状评分2.000±2.420,与使用药物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流感患者使用扎那米韦前、后,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AST、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及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流感患者使用扎那米韦疗程结束时,咽拭子病毒检测7例患者阳性。24例流感样患者,1例出现皮疹,其他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吸入性扎那米韦治疗我国流感患者安全、有效,流感样患者吸入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2012年03期 v.15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0 ] - 吴岩;田密;李丹;李德天;
目的探讨尿激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血浆中D-二聚体(D-D)水平,将临床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A组)除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外加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B组)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两组均规律口服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在治疗有效人群中,两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 D-D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之一,尿激酶作为溶栓的主要药物,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2年03期 v.15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2 ] - 杨颖;田源;高凌;
目的评估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在16周治疗期调整胰岛素剂量至空腹血糖≤6.0 mmol/L。记录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体重。结果治疗16周,两组FPG及HbA1c均较基线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为6.6%,但地特胰岛素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相比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2012年03期 v.15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13 ] - 郑强;李磊;赵敏;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输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250μg首剂静推,继之以250μg/h持续静脉泵入,奥美拉唑80 mg首次静脉滴注,继之以8 mg/h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80 mg首次静脉滴注,继之40 mg静脉滴注,2次/d。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显效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3.3%,P<0.01;治疗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2.46±6.38)h,短于对照组(30.52±7.23)h,P<0.05;治疗组的再出血率为13.3%,低于对照组34.8%,P<0.05。结论持续静脉输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与单用奥美拉唑间歇静脉滴注相比,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更有效。
2012年03期 v.15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51 ] - 朱宇章;胡贤;刘力;刘盈;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个别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3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舍曲林治疗组(药物组)、舍曲林合并心理治疗组(综合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在治疗前、治疗4周末、8周末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的HAMD、B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以综合组下降明显。综合组在治疗4周末和8周末的BD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组在8周末的HAMD评分与4周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舍曲林合用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家长教育是对青少年心理治疗的一种有益尝试。
2012年03期 v.15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0 ] - 窦君清;邢渊;张蓉芳;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超重肥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118例单纯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在治疗4周后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服用小檗碱可降低肥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抑制炎症反应。
2012年03期 v.15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5 ] - 陈艳丽;邹德玲;庞文跃;耿宁;刘兴利;孙兆青;杨川;于彤彤;
目的评价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4-10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32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照组68例,给予除尼可地尔以外的其他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药物观察组64例,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 mg,日3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至用药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51.5%,药物观察组总有效率76.6%,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与药物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与9.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结论尼可地尔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是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2012年03期 v.15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58 ]
- 宋晓凯;李靖;
目的分离鉴定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树皮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气相色谱共分离出85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50种化合物,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5.26%。结论宝华玉兰树皮的挥发性成分以3,3α,4,7,8,8α-6氢-7-甲基-3-亚甲基-6-(3-氧代丁基)-2氢-环庚[b]呋喃-2-酮(26.33%)、9,12-蓖麻醇酸乙酯(14.93%)、1,2-双[1-(2-羟乙基)-3,6-二氮杂高金刚烷型-烯-9]肼(12.37%)为主,此外,还有棕榈酸及其衍生物(7.55%)、其他各种烯、不饱和醇、不饱和酸、不饱和酮、不饱和酯类等成分。通过对宝华玉兰树皮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03期 v.15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赵昕;陈明明;张鹏;
目的利用光纤溶出度过程分析方法,监测螺内酯片的溶出度,通过瞬时在线监测药片溶出情况而反映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片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检测螺内酯片溶出度的条件,利用光纤传感溶出度实时过程分析方法,对5个不同厂家的螺内酯片进行实时监测。结果 5个厂家药片的溶出曲线明显不同。结论光纤溶出度过程分析在线,实时反映了体外溶出特性,反映了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药片质量的不同而造成的药片的溶出行为不同,对考察体内外相关性、评价药品内在品质及其生物等效性提供了有效方法。
2012年03期 v.15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田力;汤新强;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医院制剂甲硝唑乳膏中甲硝唑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甲硝唑在5.02~40.16μ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9)为98.2%(RSD=2.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甲硝唑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2年03期 v.15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3 ]
- 王丹蕾;史国兵;林一帆;夏东亚;
目的了解我院中医科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排序、用药金额排序等方法,分析我院中医科2009年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特点及趋势。结果单品种排序消耗金额最大的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药频度排序首位的是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胆管肿瘤使用抗菌药物和营养药占70%,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使用营养药和内分泌的药物占80%,单纯结石使用抗菌药物和保肝的药物占60%,胆道梗阻使用抗菌药物的占近50%。结论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对专科用药情况进行用药分析。
2012年03期 v.15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8 ] - 张坚;李红健;刘文丽;蒋玉凤;
目的通过两种方法分析我院2008-2009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规范化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和ABC分析法对我院2008-2009年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两种分析方法结果基本吻合,2008-2009年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变化不大,但用药频度逐年上升。结论用两种分析方法能更加全面地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2012年03期 v.15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6 ] - 张艳秀;李金斌;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9年抗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6-2009年抗肿瘤药物进行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大。2006-2009年,抗肿瘤药物占全院用药金额比例分别为12.11%、13.96%、14.39%、14.34%,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其他抗肿瘤药与辅助治疗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均位于抗肿瘤药物的前2位。结论我院抗肿瘤药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该类药品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2012年03期 v.15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8 ] - 罗利雄;陈健;彭宣艳;李勇涛;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退药情况,减少退药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0年全部退药医嘱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PIVAS领药金额共32 584 400.51元,退药金额共676 458.53元,占领药金额的2.08%。有2 716例退药,主要原因是转科、转院或死亡、药敏试验耐药以及库房原因等。结论医生、护士、药师要相互沟通,提高医嘱质量,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减少不必要的退药;非退不可的要建立规范退药流程、制度和退药记录,确实把退药现象降到最低。
2012年03期 v.15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