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新型肿瘤靶向药物TMTP1-DKK应用于宫颈癌治疗的初步研究

    魏睿;李飞;张振中;程腾;奚玲;

    目的探讨TMTP1-DKK在治疗高转移宫颈癌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转移和低转移配对宫颈癌细胞系SiHa和C-33A,Transwell试验分别确证其转移能力;Rhodamine标记TMTP1,免疫荧光检测Rhodamine-TMTP1对SiHa、C-33A的亲和能力;CCK8检测TM TP1-DKK和TM TP1-VK处理后对Si Ha和C-33A细胞的杀伤率,Transewell检测TMTP1-DKK和TMTP1-VK处理后对SiHa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SiHa细胞侵袭能力强于C-33A,TMTP1亲和实验显示TMTP1对高转移细胞系Si Ha亲和力明显高于C-33A,TMTP1-DKK对Si Ha生存率影响明显强于C-33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 TP1-DKK能特异性地杀伤高侵袭能力的宫颈癌细胞Si Ha,但对低转移能力细胞C-33A杀伤效应不明显。提示TMTP1-DKK可以作为高转移宫颈癌靶向化疗药物的可能性。

    2015年01期 v.1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6 ]
  • Rapamycin增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研究

    张海燕;孙红;

    目的比较单独mTOR抑制剂Rapamycin、单独顺铂或联合2种制剂对上皮性卵巢癌SKOV3、ES-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检测Rapamycin对mTOR的抑制效应,检测顺铂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度。采用单独Rapamycin、单独顺铂或联合2种制剂作用于上皮性卵巢癌SKOV3和ES-2细胞,运用MTT和FCM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在正常培养条件下,100nmol/LRapamycin作用24h,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内p-mTOR表达显著抑制;顺铂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ES-2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与单独顺铂作用和单独Rapamycin作用比较,联合两种制剂显著增加SKOV3和ES-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抑制细胞增殖(P均<0.05)。结论mTOR信号通路在上皮性卵巢癌顺铂化疗中发挥调节作用,Rapamycin可通过抑制mTOR激活而增强顺铂的杀伤作用。

    2015年01期 v.1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药物性卵巢去势在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王玲;董桂芝;杜朝晖;刘静君;高会全;王双双;董彦予;

    目的探讨卵巢去势药物戈舍瑞林联合三苯氧胺(TAM)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解救化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苯氧胺10 mg,2次/d口服至病情进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戈舍瑞林3.6 mg皮下注射,1次/28 d,连续用药至病情进展。所有患者按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CR+PR)为44.4%(8/18),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1.1%(11/18),中位生存期(OS)为38个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CR+PR)为11.1%(2/18),疾病控制率(CR+PR+SD)为27.8%(5/18),中位OS为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戈舍瑞林联合三苯氧胺的不良反应以潮热、烦躁等卵巢去势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为主,两组均未出现血液学毒性、消化系统毒性及外周神经病变等,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戈舍瑞林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绝经前ER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1期 v.1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2 ]
  • 吡格列酮在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中保护作用的研究

    吴荣;孙宇楠;张振勇;曾越灿;曹硕;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放射性肺纤维化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AT1R(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共分为5组。空白组:不接受任何干预;照射+安慰剂组:接受12 Gy照射+安慰剂干预;单独给药组:接受吡格列酮10 mg/(kg·d)干预;照射+吡格列酮a组:接受12 Gy照射+吡格列酮10 mg/(kg·d)干预;照射+吡格列酮b组:接受12 Gy照射+吡格列酮20 mg/(kg·d)干预。采用HE及M 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观察AT1R在肺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及RT-PCR检测AT1R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E及M asson染色显示,受照射大鼠肺组织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肺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大鼠给予吡格列酮干预后,受照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纤维化减轻;免疫组化提示,照射后大鼠肺组织及上皮细胞中AT1R表达较空白组及单独给药组明显,照射+吡格列酮组的AT1R表达较照射+安慰剂组少;Western blot及RT-PCR提示,接受吡格列酮干预的受照射大鼠,AT1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被明显抑制。结论吡格列酮在放射性肺纤维化中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下调AT1的表达来实现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5年01期 v.1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6 ]
  • 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携带阿利吉仑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室重构的影响

    刘杨;李晓艳;蒋学俊;陈盼盼;李君;贺伟;

    目的探讨水凝胶携带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0只)、磷酸缓冲液组(Pbs组,15只)、磷酸缓冲液+阿利吉仑组(Pbs+a组,15只)、水凝胶组(Gel组,15只)和水凝胶+阿利吉仑组(Gel+a组,15只),后4组大鼠分别在心梗模型制作成功后,于心肌梗死区周边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含有1.5 mg阿利吉仑的磷酸缓冲液、1.5%的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和含有1.5 mg阿利吉仑的1.5%温度敏感性水凝胶;而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心肌梗死4周后,用病理切片方法统计心梗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MMP-2、M M P-9、TIM P、TGF-β的蛋白含量。结果心肌梗死4周后,56只大鼠存活,其中Sham组8只、Pbs组11只、Pbs+a组12只、Gel组12只、Gel+a组13只;Gel+a组的心梗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低于Pbs组(P<0.01);心肌组织中MMP-2、MMP-9、TGF-β的蛋白含量明显低于Pbs组(P<0.05);而心肌组织中TIMP的含量明显高于Pbs组(P<0.05);Gel+a组这些作用被进一步增强。结论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携带阿利吉仑比单纯应用水凝胶更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室重构,具有协同的心肌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影响MMP-2、MMP-9、TIM P-1的活性及下调TGF-β的表达来影响胶原代谢,减少胶原的合成来改善心室重构及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

    2015年01期 v.18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7 ]
  • 维生素D受体对急性肝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赵晴;娄岩;李丹;付瑜;孙灿;孔娟;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在内毒素感染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抽取C57 BL/6源性的野生小鼠10只和维生素D受体(VDR)敲除小鼠10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LPS 15 mg/kg腹腔注射。应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法、实时定量PCR法等方法测定小鼠血浆中的谷草转氨酶含量、细胞因子及进行PAI-1在肝脏组织中的定量分析。结果注射LPS后,VDR敲除鼠肝脏中的巨噬细胞阳性染色明显多于对照组。VDR敲除组血浆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基因敲除鼠肝脏中伤害性细胞因子IL-2、IL-18、IL-12、IFN-γ明显升高,而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明显降低。PAI-1在VDR敲除鼠的肝脏中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VDR在内毒素对肝脏损伤时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D及其信号系统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5年01期 v.1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1 ]
  • 两种给药方式在急诊PCI术前的临床比较研究

    李春玲;胡蛟龙;姚晖;

    目的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前所需的负荷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选择更优的给药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直接吞服组(直接组)和碾碎混合冲水顿服组(混合组),对比观察两组的服药耗时、胃肠道反应情况、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血液检验指标等情况。结果直接吞服组服药耗时(68.28±7.73)s,明显短于混合组的(120.32±22.03)s(P<0.001);直接组胃肠道反应情况较混合组明显减少(P<0.001),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P<0.001);两种给药方式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吞服方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急诊PCI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5年01期 v.1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6 ]
  • 高剂量阿米卡星在PICU败血症患儿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翁志媛;张又祥;肖雪;罗梅娟;

    目的初步探讨5 mg/kg阿米卡星在PICU患儿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血液动力学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30例革兰阴性败血症患儿进行阿米卡星药物治疗研究,通过非房室模型计算每例患儿的阿米卡星的药代动力学。结果阿米卡星在革兰阴性败血症患儿体内平均药物分布为(0.36±0.07)L/kg,平均血液清除率为(3.88±0.97)m L/(min·kg)。肌酐清除率(CCR)与血清肌酸酐(SCr)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ICU患儿应用高剂量阿米卡星(≥25 mg/kg)需要考虑败血症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要密切监测败血症患儿血药浓度变化。

    2015年01期 v.1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0 ]
  • 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临床给药方案研究

    杨凯;应一鸣;

    目的分析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临床给药方案的改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寻找最合适、最有效的给药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给药方案:他唑巴坦/哌拉西林4.5 g,静脉滴注,1次/6 h,每次输注时间控制为30 min;观察组采用延长给药时间方案:他唑巴坦/哌拉西林4.5 g,静脉泵入滴注,1次/6 h,每次用输液泵控制输注时间为60 min。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变给药方案,延长给药时间,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2015年01期 v.1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利伐沙班及依诺肝素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比较

    陈海丽;虞秋国;李涧;

    目的观察比较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预防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择期腰椎手术的DVT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A组,50例)和依诺肝素组(B组,50例)。分别于术后6 h和12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和注射依诺肝素;均于患者能下床活动后停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检测血D-二聚体,记录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后记录48 h引流量,术后7 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下肢DVT形成和肺栓塞发生。A组术后48 h的引流量,术后7 d肌肉静脉血栓发生率及D-二聚体、PT、APTT的水平较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切口周围血肿、消化道出血、硬膜外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预防腰椎术后下肢DVT形成的效果与依诺肝素相当,且安全有效。

    2015年01期 v.18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3 ]
  • 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老年髋关节手术全身麻醉期间的应用

    方波;李运;刘萍;秦美满;卜宇楠;张颖;谭文斐;马虹;

    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全身麻醉期间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老年全身麻醉下髋关节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组(C组,20例):潮气量(Vt)=9 m L/kg理想体重(IBW),初始呼吸频率(f)=12次/min,吸气呼气时间比(I∶E)=1∶2;保护性肺通气组(P组,20例):Vt=7 m L/kg IBW,初始呼吸频率(f)=12次/min,I∶E=1∶2,呼气末正压设为6 cm H2O,每30分钟手法肺复张1次。术中吸入氧气浓度40%,调整呼吸频率维持PETCO235~45 mm H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5 min(T2)、机械通气1.5 h(T3)、拔除气管导管后1 h(T4)、术后3 d(T5)观察记录HR、MAP、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mean),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血气分析仪测定Pa O2、Pa CO2和Hb;观察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C组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1 h和术后3 d,Pa O2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均较术前降低(P<0.05),P组Pa O2和氧合指数在拔除气管导管后1 h较术前降低(P<0.05),但术后3 d无明显差异,且在机械通气1.5 h、拔除气管导管后1 h和术后3 d均较C组显著增高(P<0.05)。P组在机械通气期间Ppeak和Pmean均高于C组(P<0.05)。两组在机械通气1.5 h后Cdyn降低(P<0.05),但P组高于C组(P<0.05)。P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肺保护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部并发症,利于呼吸功能恢复。

    2015年01期 v.1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9 ]
  • 0.375%罗哌卡因用于肥胖患者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最低有效剂量

    姜景卫;鲁华荣;郑向明;周召文;毛桂琴;李亭;何利方;王障云;

    目的确定0.375%罗哌卡因用于肥胖和健康体重患者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最低有效剂量(MED)。方法择期在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健康体重组,每组30例,ASA分级Ⅰ~Ⅱ级,均采用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第1例患者0.375%罗哌卡因起始剂量为30 m L,相邻剂量之间的比值为1.1。采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0.375%罗哌卡因用于肥胖及健康体重患者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MED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0.375%罗哌卡因用于肥胖患者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MED为20.89 m L,95%CI为19.83~21.96 m L;健康体重MED为19.80 m L,95%CI为18.68~20.91 m L。结论 0.375%罗哌卡因用于肥胖和健康体重患者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MED分别为20.89 m L和19.80 m L。

    2015年01期 v.18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2 ]
  • 右美托咪定对琥珀胆碱肌震颤及术后肌痛的影响

    孙雪华;刘波;李新友;黄兰姬;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预防琥珀胆碱肌震颤及术后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给予右美托咪定前(基础值T0)、给予右美托咪定后5 min(T1)、麻醉诱导后30 s(T2)、给予琥珀胆碱后30 s(T3)、气管插管后1 min(T4)、支撑喉镜置入时(T5)、手术进行5 min(T6)、手术结束(T7)时的MAP、HR。琥珀胆碱注射后,观察肌震颤情况、气管插管条件,术后24 h肌痛指标。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4~T7时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与C组相比,T4~T7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两组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肌震颤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生程度较C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24 h C组和D组的VAS评分分别为6.54±0.37和3.48±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循环波动及琥珀胆碱所致的肌震颤及术后肌痛。

    2015年01期 v.1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7 ]
  • 顺磺酸阿曲库铵持续与间断给药不同剂量对椎体骨折患者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

    李昌伟;李红军;

    目的探讨顺磺酸阿曲库铵持续与间断给药不同剂量对椎体骨折患者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椎体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1.0μg/(kg·min),B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0.5μg/(kg·min),C组患者给予静脉间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1.0μg/(kg·min),D组患者给予静脉间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0.5μg/(kg·min);四组顺磺酸阿曲库铵使用总量相同;比较四组患者麻醉效果,TOFr恢复时间(25%、50%、75%及90%),顺磺酸阿曲库铵使用量,拔管时间,初次睁眼时间,肌力恢复至Ⅳ级及以上时间及持续抬头5 s时间。结果四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TOFr=25%恢复时间、TOFr=50%恢复时间及TOFr=75%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TOFr=90%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TOFr=50%恢复时间、TOFr=75%恢复时间及TOFr=90%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顺磺酸阿曲库铵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拔管时间和初次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肌力恢复至Ⅳ级及以上时间和持续抬头5 s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肌力恢复至Ⅳ级及以上时间、持续抬头5 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磺酸阿曲库铵持续与间断给药对椎体骨折患者肌松残余作用、麻醉效果均无明显影响,但持续大剂量输注可延长肌松恢复时间。

    2015年01期 v.18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周萍;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并与吗啡进行比较。方法将胸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盐酸羟考酮组(O组)、硫酸吗啡组(M组)和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病人自控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O组配方为盐酸羟考酮100 mg+托烷司琼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 L;M组配方为硫酸吗啡100 mg+托烷司琼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 L;C组给予同等剂量(100 m L)的生理盐水对照。记录进入苏醒室时、拔管即时及拔管后5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 ean arterial pressure,M AP)和心率,同时记录术后2、4、8、12、24、48 h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CA按压次数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进入苏醒室时三组患者的MAP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和M组拔管即时及拔管后5 min MAP和心率显著低于C组(P<0.05);O组和M组拔管后5 min的MAP和心率与刚入苏醒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和M组各时点的VAS评分及PC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VAS评分及PCA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C组(P<0.05)。O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盐酸羟考酮和硫酸吗啡静脉镇痛均能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使麻醉苏醒期平稳,采用盐酸羟考酮镇痛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2015年01期 v.18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58 ]
  • 右美托咪定对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镇静效果研究

    章挺俊;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呼吸功能不全需行机械通气患者98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及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替代咪达唑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自主呼吸节律(SPR)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记录两组患者停药后撤机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用药时间及ICU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人机对抗、谵妄、呼吸暂停、躁动例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P、HR、SPR及P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患者的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SPR及Pa 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停药后撤机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用药时间及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人机对抗及谵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低血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肌肉强直、恶心呕吐及静脉炎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替代咪达唑仑对呼吸功能不全需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静处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程度,但出现的少数血压明显降低患者则需进行对症处理。

    2015年01期 v.1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9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4年影响因子及排名

    <正>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核心期刊评比中,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的《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影响因子为1.080,在全国1989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1.000的期刊共154种;在41种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我刊影响因子排名第2位,综合排名第13位,各项指标较去年均明显提高,

    2015年01期 v.18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正>作者在投稿时,应在研究方法中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符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 R)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珋±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

    2015年01期 v.18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5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最新药学动态、治疗学中的药物评估、药物不良反应、药品检验以及医院药房管理等方面内容。我刊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药学、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综述、药房/药事管理等。

    2015年01期 v.18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药学研究

  • 广西壮药薏苡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莹;程世嘉;李芸达;马忠丽;韩光顺;李兆叠;黄锁义;

    目的探究薏苡叶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采用清除O2-·、清除DPPH·和Fe3+还原力的不同体外抗氧化模型,评价薏苡叶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模型显示薏苡叶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当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薏苡叶甲醇提取物的浓度(IC50)均接近0.6 mg/m L,且清除率与浓度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普鲁士蓝法测定也提示其对Fe3+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结论薏苡叶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可为薏苡药品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新型功能食品提供实验依据。

    2015年01期 v.1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2 ]
  • 1%盐酸达克罗宁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张小瑞;王金波;慕高萌;

    目的制备1%盐酸达克罗宁凝胶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盐酸达克罗宁凝胶剂,用高效液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制得乳白色半透明均匀细腻的凝胶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在0.01~0.10 mg/m L范围内,浓度(C)与峰面积(A)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57 595 407 C+3 775,平均回收率为99.58%,RSD=1.85%(n=9)。结论盐酸达克罗宁凝胶制备工艺简单,使用高效液相检测快捷、准确。

    2015年01期 v.1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5 ]
  • 18个不同产地蒺藜药材中蒺藜皂苷元的HPLC含量测定

    李昊月;冯琳;李瑞海;贾天柱;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蒺藜中蒺藜皂苷元(25R-Spirostan-4-ene-3,12-dione)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Welch Ultimate LP-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结果蒺藜皂苷元对照品在0.82~7.38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67%(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蒺藜药材的含量测定。18个产地的蒺藜样品中以内蒙产的蒺藜皂苷元含量最高。

    2015年01期 v.1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3 ]

临床药学

  • 临床药师对一例原发性甲减合并心衰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

    荆莉;石卫峰;

    目的通过对1例原发性甲减合并心衰老年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及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对原发性甲减伴心衰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药学监护,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BNP、心肌酶、心室率、血压、液体出入量、电解质等指标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药物剂量调整及药物选择使用建议;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结果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用药依从性提高。结论临床药师从药物药效学及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和患者教育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2015年01期 v.18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1 ]
  • 一例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患者的药学监护

    边原;龙恩武;杨勇;李刚;肖洪涛;

    目的通过跟踪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探讨开展甲状腺疾病的药学监护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甲亢合并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在根据病情调整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并对治疗用药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临床药师提出了合理化用药建议,降低了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直接对门诊咨询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师有效的工作方式。

    2015年01期 v.18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3 ]

药敏分析

  • 110例老年患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佟爽;何平;

    目的探讨老年人感染MRSA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获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老年患者(≥65岁)110例进行感染现状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有:住院时间长、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使用了广谱抗菌药物、进行过创伤性操作。对110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患者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唑啉、头孢唑南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罗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大于90%,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比较敏感,在对我院的临床调查研究中尚未发现对其耐药的菌株。结论减少住院天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各种临床侵入性操作指征、及时调整用药有益于减少该类细菌的感染几率。对于临床经验治疗来说,青霉素类和红霉素类药物耐药率高,已经不适合。对MRSA加强检测及耐药性监测,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

    2015年01期 v.1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6 ]
  • 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福涛;王助衡;周冠华;李玉伟;冯裕广;

    目的分析耐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血培养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数据通过回顾原始病历进行收集。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费舍尔确切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共有695例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其中对美罗培南耐药的为401例(58%)。研究确定了3个诱导耐美罗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危险因素:1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超过1周;2重症监护病房治疗超过1周;3机械通气治疗超过72 h。结论对于需要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尽早采用细菌学方法确诊致病菌,减少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时间;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的治疗时间。

    2015年01期 v.1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0 ]
  • 67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夏丽;张燕凌;朱声宏;沈伟钢;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为PDAP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7例PDAP患者的腹膜透析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API系统鉴定菌株,并采用K-B琼脂法行药敏试验。结果 60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9.55%,单一感染48例,混合感染12例;共检出72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6株,占63.89%,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23株,占31.9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3株,占4.17%。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0%。治疗后67例患者治愈率71.64%,转血液透析率11.94%,拔管率13.43%,死亡率2.99%。结论 PDAP病原菌分布复杂,且病原菌分布存在性别、季节差异,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菌药物治疗。

    2015年01期 v.1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1 ]

综述

  • 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对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赵春云;代红沙;田敬荣;赵玉芹;郭洪涛;

    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是目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较新的一类药物,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发现,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来源于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减少巨噬细胞的滤过,抑制NF-κB活动以及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此外,GLP-1还可以影响肾脏的水和电解质平衡。在安全性方面,尽管也有GLP-1类似物引起肾损伤的个案报道,但是多项研究结果表明,GLP-1类似物在轻中度的糖尿病肾病肾损伤患者中可以安全使用,但是对于重度肾损伤患者包括终末期肾病(ESRD)则不建议使用。

    2015年01期 v.1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6 ]
  • 普伐他汀相关肌病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刘海霞;李全斌;

    目的对普伐他汀导致相关肌病不良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探讨普伐他汀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及肌病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检索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普伐他汀可致相关性肌病、疲倦和劳力性疲劳等不良反应。结论制定普伐他汀的合理用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降脂疗效,减少肌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5年01期 v.18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多胺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赵璐;张莹石;刘然;尹然;李清;

    近年来研究表明,多胺在癌症患者体内合成与积累增多,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商榷。本文分析目前已发表的临床对照试验,包括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患者与健康受试者或良性疾病患者体液中的多胺成分或比例变化的情况,对多胺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2015年01期 v.18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7 ]

短篇论著

  • 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艳宇;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感染后咳嗽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开瑞坦5~10 m L/次,1次/d+易坦静口服液,5~10 m L/次,2次/d,对症止咳祛痰;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1 m L,2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儿童感染后咳嗽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2015年01期 v.18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0 ]
  • 利妥昔单抗治疗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陆欣;王海军;赵丽云;李玉伟;王助衡;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温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10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被诊断为WAIHA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接受375 mg/m2利妥昔单抗,1次/周,连续4周,对照组接受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随访12个月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完全缓解率(65%)高于对照组(35%),1年复发率(10%)低于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WAIHA可以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2015年01期 v.1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3 ]
  • 来氟米特联合银杏达莫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单薇;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改善NS患者高凝状态。方法将90例N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液高凝状态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Ⅰ(Apo B/Apo A-Ⅰ)、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S患者在来氟米特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可有效改善患者高凝状态。

    2015年01期 v.1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4 ]
  • 法舒地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研究

    胡燕霞;柳毅;

    目的评价法舒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COPD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法舒地尔注射液20 m 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iv gtt,q24h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0m 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iv gtt,q24h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初始以及治疗15 d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及6 min步行试验变化、治疗有效率;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初始以及治疗15 d血清IL-1、IL-6、ET-1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Pa O2、Sa O2、平均肺动脉压、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IL-1、IL-6、ET-1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IL-1、IL-6、ET-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PAH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法舒地尔注射液能有效降低COPD合并PAH患者血浆IL-1、IL-6及ET-1的水平有关。

    2015年01期 v.1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2 ]
  • 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付瑜;陈海铭;黄煜;王晓凤;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85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治疗组44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气复脉注射液5.2 g加入5%葡萄糖250 m L,1次/d静滴。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测定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及E/A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较理想的药物。

    2015年01期 v.18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4 ]

药房·药事管理

  • 辽源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消化类基本药物使用调研分析

    王锐;张四喜;宋燕青;

    目的通过调查基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中消化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政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在2013年吉林省辽源地区14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中,抽取仅包含消化类疾病诊断的处方,统计这些处方中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消化类基本药物品种及非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等指标,并分析形成上述指标的因素。结果二级以上医院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为49.26%,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1.57%;被调研的所有医疗机构中,消化类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为奥美拉唑。结论上述统计结果真实反映了消化类国家基本药物在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情况。

    2015年01期 v.1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6 ]
  • 我院2013年707例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现状分析

    李婕;白丽;郝红兵;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2日住院和新入院的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707例患者中,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有421例(59.97%),奥氮平位居首位(91例,12.87%),其余依次为喹硫平(64例,9.05%)、利培酮(58例,8.20%)、氯氮平(45例,6.37%);联合2种药物治疗的有207例(29.28%),以氯氮平+阿立哌唑、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利培酮多见。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临床用药主导地位,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用药比例较2008年有所增加。

    2015年01期 v.18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1 ]

短篇报道

  • 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一例

    张晨;齐宏亮;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因"胸痛3 h,呼吸困难2 h"于2014年4月27日入院。门诊ECG:窦性心律,胸导联V1-4导联ST段上抬0.2~0.3 m V。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KILIIP分级),高血压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急查心肌酶谱:CK-MB 67 U/L(0~25 U/L),

    2015年01期 v.18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原名《辽宁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重要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每月25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070,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16/R,邮发代号:8-36。

    2015年01期 v.18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