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低温环境下容量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猪的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研究

    夏艳萍;陈克研;张铁铮;刁玉刚;

    目的探讨低温环境下容量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猪体内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的特点。方法24头健康巴马小型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为常温不休克组(C组)、常温休克组(CS组)、低温不休克组(D组)、低温休克组(DS组)。建立低温失血性休克模型,四组均静脉泵入丙泊酚200μg/(kg·min)共10 min。在静脉泵入丙泊酚0、4、8、10、11、12、13、14、15、17.5、20、25、30、45、60、180 min时,测定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根据已测定的血药浓度计算丙泊酚的消除半衰期(t_(1/2))、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K_(e0))、药时曲线面积(AUC)及平均驻留时间(MRT)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与CS组、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药物浓度(C_(max)):D组高于C组,DS组高于CS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2):D组较C组延长,DS组较CS组、D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T:D组较C组延长,DS组较CS组、D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_(e0)、AUC:D组和CS组略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略高于D组、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环境下容量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猪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代谢减慢,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长,血浆-效应室平衡速率常数增大,体内平均驻留时间延长。

    2016年04期 v.19 393-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3 ]
  • 白藜芦醇对脂多糖诱导体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孙平;付帅才;肖乐;龚昆梅;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LPS)诱导体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A)活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腹腔巨噬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LPS组和(RES+LPS)Ⅰ~Ⅵ组,培养24 h后,分别进行中性红染色观察细胞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还原法实验,用酶标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超氧阴离子水平。结果对照组细胞活性比较低,LPS诱导后,腹腔巨噬细胞大量活化,细胞上清液中TNF-α、NO、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增高,加入RES治疗的PMA细胞活性逐渐减弱,并且相应的细胞上清液中TNF-α、NO、超氧阴离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RES可以抑制PMA的细胞活化,从而减少TNF-α、NO和超氧阴离子的过度分泌。

    2016年04期 v.19 398-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抗眩颗粒对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影响

    王希东;郝少君;王灵;张正臣;

    目的观察抗眩颗粒对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取造高血压模型成功大鼠72只,按血压高低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抗眩颗粒混悬液、养血清脑颗粒混悬液、卡托普利混悬液和同体积的蒸馏水;空白对照组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于第7天造模,给药后2 h测各组大鼠血压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抗眩颗粒组、养血清脑颗粒组及卡托普利组大鼠血压(SBP、DBP)均显著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ANG-2、ET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抗眩颗粒组、养血清脑颗粒组及卡托普利组大鼠血浆ANG-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大、中剂量抗眩颗粒组、养血清脑颗粒组及卡托普利组大鼠血浆E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抗眩颗粒对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016年04期 v.19 402-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5 ]
  • 痰热清与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对大鼠呼吸系统粘膜刺激性研究

    董博宇;杜守颖;李鹏跃;陆洋;赵梦迪;杨柳;谭宁;

    目的以大鼠为模型,研究雾化吸入痰热清与喜炎平注射液后,动物的行为及呼吸道各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痰热清高、低浓度组,喜炎平高、低浓度组),各组连续给药7 d,每次给药后观察大鼠的行为活动变化。于第8天取口腔黏膜、鼻中隔粘膜、气管、左肺,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形态学结构变化。结果两个高浓度组大鼠的鼻腔、眼部出血次数多于生理盐水组和对应的低浓度组(P<0.05),且两个低浓度组大鼠的鼻腔出血次数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给药组大鼠肺部有轻微水肿,颜色加深。切片观察可见给药组较对照组病变明显,且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更严重。结论两种中药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后,在大鼠整体行为活动和病理切片方面均显示出显著的刺激性。

    2016年04期 v.19 405-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8 ]
  • 槲皮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冬梅;张元媛;徐丽;曹军平;

    目的探讨槲皮素(QU)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的方法复制MI/R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QU组(25、50、100 mg/kg),每组10只,各组于术前1周开始灌胃给药,1次/d。再灌注后取心脏,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和ICAM-1表达情况;取心肌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法测定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QU高、中剂量可分别缩小心肌梗死面积至25.00%、25.31%,与模型组(32.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U各剂量组心肌MPO活力分别降低至185.70、190.66、210.03 U/g,与模型组(311.72 U/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QU各剂量组心肌组织ICAM-1阳性区面积百分比分别降至32.08%、32.65%、36.42%,与模型组(4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QU高、中剂量可使心肌NF-κB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至55.23%、54.90%,与模型组(6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预处理可保护MI/R所致心肌损伤,其机制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下调NF-κB和ICAM-1的表达等有关。

    2016年04期 v.19 410-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08 ]
  • 儿茶酚抑素对心梗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陈继舜;闽新文;陈琴华;

    目的探讨儿茶酚抑素(CST)治疗对心梗(MI)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儿茶酚抑素组、心梗对照组,每组16只,另设假手术组16只。术后1 d开始,儿茶酚抑素组连续3周腹腔注射儿茶酚抑素2 nmol/(kg·d),心梗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4周后,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梗死周边Ⅰ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儿茶酚抑素组的心功能损害较轻(P<0.01),梗死百分比及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儿茶酚抑素能改善心脏功能,并能减轻心梗后非梗死区反应性胶原的过多沉积,预防心梗后心肌纤维化。

    2016年04期 v.19 41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贝伐单抗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孙凯建;陈琳琳;王雅文;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32只)及对照组(32只),采用碱烧伤法进行角膜新生血管形成(CNV)造模,实验组给予角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角膜下注射,观察角膜水肿程度、CNV面积及长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VEGF、IL-8及PIGF在角膜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角膜水肿程度:在造模24 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21 d后,实验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3、7、14及21 d时,实验组CNV面积、平均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Western blot显示,VEGF在角膜中蛋白水平表达,对照组高于实验组(t=11.516,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PI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P>0.05);IL-8在对照组中表达高于实验组(t=4.49,P<0.05)。结论贝伐单抗可通过降低角膜中VEGF及IL-8表达有效抑制角膜水肿及新生血管形成。

    2016年04期 v.19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4 ]
  • 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于雪;董道松;万成福;刘妍;赵林;奚奇;宋涛;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6例诊断为RLS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普拉克索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组(B组),每组13例。A组给予普拉克索口服,最终剂量为0.25 mg/d;B组除给予相同剂量的普拉克索外,给予加巴喷丁口服,剂量为600 mg/d。均连续用药12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_0)、治疗后2周(T_2)、6周(T_6)、12周(T_(12))的IRLS(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AIS(阿森斯失眠量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此来评估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IRLS、AIS、PSQ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2周,B组各项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在治疗后6周及12周,B组在改善IRLS、PSQI上仍然明显优于A组(P<0.05)。A组、B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3/13)和38.5%(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B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除头痛、恶心外,还有头晕、口干。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单用普拉克索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耐受性较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6年04期 v.19 4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6 ]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邱爽;董有静;段丽芳;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6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体重50~7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帕瑞昔布钠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5 mL。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舒芬太尼2μg/kg及盐酸雷莫司琼0.6 mg。于术后2、12、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术后维持VAS评分≤3分。若VAS评分>3分,可按压术后镇痛泵单次给药直到疼痛缓解。使用简易智力状态监测量表(MMSE),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2、12、24 h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舒芬太尼消耗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术后2、12、24 h MMSE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的术后2、12、24 h VAS评分、按压术后镇痛泵次数及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发生风险,减少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6年04期 v.19 425-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65 ]
  • 乌司他丁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于冬梅;刘海峰;陈克研;周锦;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肺泡毛细血管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40~6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乌司他丁联合Ala-GLn组(UA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UA组泵注丙氨酰谷氨酰胺0.4 g/(kg·d),U组泵注等量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两组持续输注24 h,并均在转流液内加入乌司他丁2万U/kg。分别在麻醉后(T_0)、CPB前(T_1)、开放主动脉30 min(T_2)、闭合胸骨(T_3)及术后5 h(T_4)、24 h(T_5),经颈内静脉采血3 mL,用于测定血浆TNF-α、IL-6和SP-A的含量;经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2~T5时的血清TNF-α、IL-6含量均升高(P<0.05);UA组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低于U组(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_2~T_5时SP-A水平显著升高(P<0.05),UA组患者血浆SP-A含量低于U组(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_2~T_5时A-aDO_2、RI值显著升高(P<0.05),UA组患者A-aDO_2、RI值低于U组(P<0.05);UA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较U组缩短(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抑制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炎症反应,保护肺泡毛细血管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2016年04期 v.19 429-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8 ]
  • 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用于面部骨折手术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李宇;马虹;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用于面部骨折手术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面部骨折手术患者(ASAⅠ~Ⅱ级)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入室后两组均行鼻内、口腔内表面麻醉及环甲膜穿刺。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诱导量0.5μg/kg缓慢泵注10 min后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B组以同样方法泵注等剂量0.9%生理盐水后行经鼻清醒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基础值,T_0)、插管前(T_1)、气管导管过鼻腔即刻(T_2)、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_3)、插管后2 min(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插管过程中T_2、T_3时点躁动、恶心、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时点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T_1时A组MAP、HR明显降低(P<0.05);T_2~T_4时,B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_1~T_4时患者的MAP、HR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面部骨折手术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16年04期 v.19 43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0 ]
  •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椎管内麻醉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李洋;董有静;孙越;段丽芳;邱爽;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以及评估是否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方法随机选择老年人择期下肢手术患者,符合入选标准54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在入室后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4μg/kg。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1)及给药后(T2)心率变异性分析数据、警觉/镇静(Observer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评分及术后VAS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给药后心率变异性分析,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带与高频带的比值(LF/HF)明显低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给药后,OAA/S评分明显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可使交感、迷走神经调节的活动性趋于平衡,使血压、心率趋于稳定,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利于患者更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2016年04期 v.19 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68 ]
  • 重复使用含呋喃唑酮的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根治失败病例的研究

    郝庆;李岩;

    目的观察含有呋喃唑酮的三联根治方案对Hp根除失败病例的疗效。方法Hp根治失败病例25例,无青霉素过敏史,停药3个月以上,给予含呋喃唑酮的三联根治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呋喃唑酮0.1 g,均2次/d,口服),疗程10 d。停药4周后复查~(13)C-UBT,阴性为根除成功;对于阳性患者,观察其~(13)C-UBT检测值,若较治疗前下降2/3以上,为明显下降。停药1个月后,继续予以上述方案治疗10 d,停药4周后复查~(13)C-UBT。结果25例初治失败者,经第1次含有呋喃唑酮的三联方案治疗10 d后,18例转阴,根除率为72%(18/25),7例根治失败者中,2例患者的~(13)C-UBT检测值较前无明显改变,5例~(13)C-UBT检测值较前下降2/3以上,对该5例患者停药1个月后继续予以上述同一方案治疗10 d,停药4周后复查~(13)C-UBT,其中有4例转阴,根除成功,1例仍阳性。HP的累计根除率为88%(22/25)。结论含有呋喃唑酮的三联方案对初治失败病例的根除率为88%,且对第1次治疗后13C呼气试验检测值明显下降的患者可以在间隔一段时间后重复使用同一含有呋喃唑酮的三联方案。

    2016年04期 v.19 439-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4 ]
  • 施他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sTREM-1和sB7-H2水平的影响

    徐建;宿冬远;刘绍田;张忠文;

    目的探讨施他宁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和可溶性B7-H2(sB7-H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诊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施他宁组(单独组)和施他宁+乌司他丁组(联合组),每组48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sTREM-1和sB7-H2水平。结果单独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7.08%,略低于联合组的85.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REM-1和sB7-H2含量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和IgG含量显著升高,CD8~+(%)和补体C3水平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单独组(P<0.05)。结论尽管施他宁联合乌司他丁不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部分免疫功能,降低sTREM-1和sB7-H2的水平。

    2016年04期 v.19 44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3 ]
  • 不同机制降压药物治疗中青年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

    马少卫;马淑梅;

    目的探讨不同机制降压药物乐卡地平、比索洛尔、替米沙坦在初诊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初发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122例,平均年龄(37.7±5.1)岁,随机分为3个药物治疗组:1乐卡地平组(n=40):予乐卡地平10 mg/d;2比索洛尔组(n=38):予比索洛尔5 mg/d;3替米沙坦组(n=44):予替米沙坦40 mg/d。比较干预4周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乐卡地平组:舒张压平均降低(8.3±2.0)mmHg,95%可信区间7.5~9.1 mmHg;比索洛尔组:舒张压平均降低(6.8±2.1)mmHg,95%可信区间5.9~7.7 mmHg;替米沙坦组:舒张压平均降低(7.9±1.8)mmHg,95%可信区间7.2~8.6 mmHg。其中乐卡地平及替米沙坦组降压幅度相当(P=0.193),均强于比索洛尔组(P<0.05)。乐卡地平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升高明显(P<0.05),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率(P<0.05),替米沙坦治疗后,患者心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乐卡地平可有效控制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但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必要时可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替米沙坦降压效果明确,可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活性,可作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单药治疗的首选。

    2016年04期 v.19 446-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3 ]
  • 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PCI后PMPs的影响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

    李辉;陈雪兰;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小板微粒(PMPs)的影响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并探讨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我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A组,42例),半剂量替罗非班干预组(B组,44例)和全剂量替罗非班干预组(C组,4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微粒。比较三组ST段回落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B组和C组ST段回落率分别为56.3%±10.3%、74.7%±11.4%和75.2%±11.6%,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分级显示,A组患者PCI术后无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三组PMP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三组PMPs水平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和P<0.01),其中C组低于B组(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A组、B组和C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6.8%和15.0%,C组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2%、15.9%和15.0%,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显著抑制PMPs水平,提高ST段回落率,降低再流的发生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全剂量替罗非班显著增加患者的出血事件,建议临床治疗选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进行PCI中抗血小板的治疗。

    2016年04期 v.19 450-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0 ]
  •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中老年OSAH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李梦光;郝正伟;戈艳蕾;赵雅宁;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中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中老年OSA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GSPE A组(36例)与GSPE B组(36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GSPE A组和GSPE B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高、低剂量GSPE口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合三组患者的疲劳度、嗜睡程度及PSG监测值变化,分析GSPE在治疗老年OSAHS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前,三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血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SPE A组和GSPE B组中IL-6、TNF-α水平、疲劳度和嗜睡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PE B组中IL-6、TNF-α水平、疲劳度和嗜睡程度评分低于GSPE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PE B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0.5%)和GSPE A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PE 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PE可有效降低IL-6、TNF-α水平,提高中老年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6年04期 v.19 45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3 ]
  • 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素和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

    李剑;闫双通;龚燕平;卢艳慧;孙般若;成晓玲;李春霖;邵迎红;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皮素(ET)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4年1-12月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入组干预6个月后,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后各组患者的ET和胱抑素C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P<0.05),治疗1、6个月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ET、CysC水平,延缓、减轻DN的发生和发展。

    2016年04期 v.19 458-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48 ]
  • 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NF-κB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

    贺晓莉;程延娜;刘延;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HMGB-1、NF-κB的关系,探讨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同时纳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中HMGB-1、NF-κB的浓度,同时收集受试者尿蛋白、血脂等相关临床资料。评价尿蛋白定量、TG、TC、HDL-C、LDL-C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清HMGB-1、NF-κ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变量之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HMGB-1和NF-κB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MGB-1与尿蛋白定量(r=0.74,P<0.01)、TG(r=0.33,P<0.01)、TC(r=0.52,P<0.01)、LDL-C(r=0.26,P<0.01)、CRP(r=0.41,P<0.01)呈正相关,与白蛋白(r=-0.56,P<0.01)呈负相关。NF-κB与尿蛋白定量(r=0.62,P<0.01)、TG(r=0.28,P<0.01)、TC(r=0.43,P<0.01)、LDL-C(r=0.29,P<0.01)呈正相关,与白蛋白(r=-0.45,P<0.01)呈负相关。HMGB-1与NF-κB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HMGB-1、NF-κB水平均升高,两者呈正相关。HMGB-1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中可能通过NF-κB起作用。

    2016年04期 v.19 461-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7 ]
  • 软聚硅酮结合前列地尔治疗动脉性下肢溃疡的疗效观察

    刘领君;张冬岩;谭立忠;高庆军;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结合前列地尔对动脉性下肢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经多普勒彩超确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试验组40例,给予软聚硅酮结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使用传统纱布结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疼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4.73±5.82)d vs.(31.82±6.08)d,P<0.05];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5±0.75 vs 2.84±1.14,P<0.05)。结论软聚硅酮结合前列地尔治疗动脉性下肢溃疡,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并减少换药疼痛。

    2016年04期 v.19 46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外伤换药中的应用

    赵爽;王美玲;张晓彤;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应用于外伤患者伤口的效果以及换药时纱布覆盖伤口后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来我科就诊的外伤患者1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治疗组采用清创包扎后在伤口上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然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对照组采用0.5%安尔碘常规换药法,清创包扎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观察两组外伤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有效率及纱布粘连率。结果治疗组的外伤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57±1.43)d vs.(4.80±1.61)d,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6%vs.79.7%,P<0.05),而纱布粘连率低于对照组(66.2%vs.93.2%,P<0.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2.49±0.76 vs.1.81±0.75,P<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外伤伤口的愈合效果显著,可使愈合时间缩短,减少伤口张力,揭除纱布时不会牵拉伤口,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用简便、安全。

    2016年04期 v.19 467-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1 ]
  •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

    徐进;许维雪;王海南;张伟明;梁杰佳;李鹤;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7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注射纳米碳为试验组,37例未用纳米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损伤率(暂时性:试验组为3.33%,对照组为13.51%;永久性: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8.11%)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可以更好地保护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几率。

    2016年04期 v.19 47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6 ]
  • 维吾尔族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监测分析

    李红健;刘金岩;刘文丽;鲍瑞;于鲁海;

    目的监测维吾尔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并分析相关临床数据,以期为维吾尔族PNS患儿个体化应用他克莫司提供依据。方法对接受他克莫司治疗的70例维吾尔族PNS患儿的血药浓度、生化检验指标及合并用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根据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部分缓解组(PR组)、未缓解组(NR组)。结果CR组剂量标准化谷浓度为(2.95±1.17)ng/mL/[mg/(kg·d)]、PR组剂量标准化谷浓度为(4.22±2.92)ng/mL/[mg/(kg·d)]、NR组剂量标准化谷浓度为(1.72±1.43)ng/mL/[mg/(kg·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给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治疗维吾尔族PNS患儿的缓解率为75.71%。结论他克莫司全血谷浓度与药物剂量及相关药物代谢基因相关,在全血谷浓度达5~10 ng/mL时,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016年04期 v.19 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1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在2015年期刊评比中,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上查询方式:Http://www.chinainfo.gov.cn(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站)。咨询电话:010-58882552/2553。

    2016年04期 v.19 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更换电子邮箱通知

    <正>我刊邮箱更为syywylch@vip.163.com,特此通知。

    2016年04期 v.19 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正>作者在投稿时,应在研究方法中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符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_R)方式表达,不应采用±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

    2016年04期 v.19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6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

    2016年04期 v.19 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药学研究

  • 八正颗粒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史亚柱;刘皈阳;李翔;黎春彤;冯春景;

    目的建立八正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八正颗粒中的大黄、栀子、车前子、灯心草、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栀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黄、栀子、车前子、灯心草、甘草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栀子苷在2.32~4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1.46%(n=6)。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为八正颗粒提供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2016年04期 v.19 478-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2 ]
  •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壮血药酒中4种成分的含量

    邢文峰;肖莉;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壮血药酒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4个主要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C18柱;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1∶2),流动相B为0.4%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1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λ_1=283 nm(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λ2=222 nm(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结果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52~130.40μg/mL(r=0.999 7)、6.61~132.20μg/mL(r=0.999 3)、6.75~135.00μg/mL(r=0.999 6)、4.05~81.00μg/mL(r=0.999 9);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94%、99.14%、98.09%、96.87%,RSD分别为0.75%、0.52%、1.18%、1.0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回收率、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壮血药酒中新北美圣草苷、柚皮苷、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的含量分析。

    2016年04期 v.19 48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8 ]
  • 丹参原儿茶醛水提法和碱提法的比较

    麻淑磊;邹艳君;林勉;顾超;

    目的优化丹参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确保制备的丹参口服液质量符合《丹参口服液国家药品标准》。方法在水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弱碱性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考察不同pH值的NaOH溶液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将最佳工艺与原工艺进行对比。结果最佳工艺的提取溶剂pH值为8.5;最佳工艺的原儿茶醛含量达到0.3 mg/mL,达到了《标准》的要求,且稳定性良好;最佳工艺与原工艺相比,不仅原儿茶醛含量提高,其余有效成分含量也高于原工艺。结论最佳工艺制备的丹参口服液,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中的规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且通过HPLC指纹图谱的对比,最佳工艺制备的口服液品质更加优良。

    2016年04期 v.19 485-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4 ]
  • 杭白菊压制前后品质和稳定性比较研究

    贺小青;

    目的研究杭白菊压缩前后品质的变化和稳定性。方法通过性状、水分、薄层色谱、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传统饮片和压缩饮片的稳定性及品质差异。结果杭白菊压缩前后,性状、水分、浸出物、薄层色谱和指标性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化;压缩饮片比传统饮片稳定性好。结论压缩饮片适合花类药材生产及推广。

    2016年04期 v.19 48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临床药学

  • 慢性肾脏病患儿抗菌药物剂量调整方案分析

    赵一鸣;王晓玲;陈植;刘小荣;俞蕾;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儿应用抗菌药物的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指南。方法比较头孢呋辛、甲硝唑、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在3种剂量调整指南(德国乌尔姆大学肾衰竭剂量调整表格、《热病》附表、透析患者剂量调整表)和英国儿童处方集中剂量调整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结果3种指南均针对成人设计。结论肾功能不全剂量调整指南在应用于儿童时,需要结合临床疗效进行调整。

    2016年04期 v.19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药学监护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影响

    叶秋明;

    目的评价药物监护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纳入50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250例。临床药师对干预组患儿提供全程的药学监护。分别统计两组的用药依从性、药品费用、病原学送检率。结果干预组患儿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药品费用低于对照组,病原学送检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监护能明显提高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费用,提高病原学送检率。

    2016年04期 v.19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4 ]
  • 卵巢肿瘤联合化疗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孙波;蒲兵;

    目的对卵巢恶性肿瘤联合化疗病例进行合理用药调查、分析。方法医、药共同参与,共调查114份卵巢肿瘤联合化疗归档病历,分析联合化疗及辅助治疗用药过程,进行合理用药评价,分科室比较调查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卵巢肿瘤联合化疗用药过程中,在化疗方案选择、化疗给药剂量、溶媒选择、辅助用药等环节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非肿瘤科室开展的联合化疗存在更多的用药问题。结论卵巢肿瘤联合化疗的多个用药环节可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醒化疗医生重视合理用药。深入评价用药过程可以促进卵巢肿瘤联合化疗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2016年04期 v.19 498-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7 ]

药敏分析

  • 老年患者屎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刘丹;万小旭;吴宝刚;王佳贺;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屎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屎肠球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屎肠球菌感染的老年患者(≥65岁)的临床数据,对其进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结果3年内共检出屎肠球菌感染384例,其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屎肠球菌感染的标本类型中尿液所占比例最高,达47.14%,其次为引流液和全血标本,分别占19.53%和16.15%。在科室分布中,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普通外科病房和呼吸内科病房,分别占23.96%、20.57%和16.41%。药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莫西沙星、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90%,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结论屎肠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且其院内感染近年有增高趋势,对屎肠球菌感染的耐药性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016年04期 v.19 502-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6 ]

综述

  • 1-磷酸鞘氨醇受体的研究进展

    石小岩;廖爱军;

    1-磷酸鞘氨醇S1P(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是调节细胞内外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作用于S1P受体后,在很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Sphk-S1P-S1PR信号通路及其在炎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自体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S1P受体调节剂被研发。

    2016年04期 v.19 506-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3 ]
  • 紫杉醇新型制剂及临床研究进展

    徐佳茗;夏学军;刘玉玲;

    紫杉醇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其独特的阻碍微管蛋白解聚的作用机制使其对多种实体瘤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紫杉醇的水溶性极低,早期上市的传统制剂采用了高浓度的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作为增溶剂,后者易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用药前需进行脱敏处理,严重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使用,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不含Cremophor EL的紫杉醇新制剂的开发多年来持续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成功上市的有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和紫杉醇聚合物胶束Genexol~-PM,进入Ⅰ~Ⅲ期临床研究的有脂质体LEP-ETU、阳离子脂质体EndoTAG~-1、胶束化纳米粒NK105和新型口服制剂DHP107。本文对上述新型制剂的特点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

    2016年04期 v.19 510-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212 ]
  • 穿心莲内酯治疗脓毒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国成;贾金虎;

    穿心莲内酯为中药爵科植物穿心莲的有效成分之一,既往研究提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因其作用靶点及作用途径较多,临床上用于感染性疾病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成为脓毒症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积极研究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脓毒症治疗的作用机制,可为脓毒症的中医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策略。

    2016年04期 v.19 517-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8 ]
  •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

    高晓翠;张瑞芹;

    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患者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仍多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然而,尽管经历手术,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存在肿瘤的转移和复发。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镇痛作用较强,近年来关于其在围术期是否具有免疫保护和抑制肿瘤转移复发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就国内外对该类药物免疫保护和抑制肿瘤转移复发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作简要综述。

    2016年04期 v.19 520-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7 ]
  • Cereblon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赵永峰;王仙;

    以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泊马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物,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反应率及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Cereblon(CRBN),最初发现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智力发育迟缓相关,近年研究已经证明其不仅为沙利度胺致畸作用的靶点,还与免疫调节药物抗骨髓瘤作用的临床反应率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目前认为,CRBN可能是通过形成DDB1-CUL4-ROC1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介导抗骨髓瘤活性。还需要更多有关CRBN分子机制及临床相关性研究以促进免疫调节药物耐药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更有效、低毒性的药物出现,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6年04期 v.19 52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