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味娜;徐逸;俞敏;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g3温敏纳米粒,对其体外释药特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两亲性温敏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滴制法制备载药温敏纳米粒。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温敏聚合物浓度、人参皂苷Rg3浓度和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筛选纳米粒处方和工艺。体外释放曲线法研究37℃和42℃时温敏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征。MTT法(四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考察温敏纳米粒对HepG2肝癌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结果优选处方及制备工艺为温敏聚合物,浓度为0.20 mg/m L,人参皂苷Rg3浓度为0.03 mg/m L,搅拌时间为2 h;温敏纳米粒呈类球形,包封率为78.43%±1.76%,平均粒径为(147.0±2.3)nm,平均Zeta电位为-14.6 m V(n=3)。体外释放结果表明,37℃时,3 h药物累积释放度为36.1%,24 h累积释放度为44.6%;42℃时,3 h累积释放度达54.1%,24 h累积释放率为83.0%。体外抑制结果显示,随着温敏纳米粒浓度从20μg/m L增加至180μg/m L,HepG2肝癌细胞成活率由69.8%下降至37.7%。结论人参皂苷Rg3温敏纳米粒处方和工艺合理可行,能达到随温度变化对药物释放起调释作用,对HepG2肝癌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作用。
2017年11期 v.20 1231-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6 ] - 周开珩;黄芸;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3治疗心肌梗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PLM腺病毒转染人参皂苷Rb3灌胃后大鼠的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环境下人参皂苷Rb3对Ser68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 ERK1/2、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MAPK通路p38,以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b3在缺氧和低糖环境下,可降低Ser68磷酸化表达,提升心脏的收缩供血能力,抑制ERK1/2通过磷酸化形成p ERK1/2,缓和p ERK1/2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加速作用。人参皂苷Rb3还可在缺氧环境下增强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此外,缺氧和低糖环境下,人参皂苷Rb3可以降低MAPK通路重要蛋白p38的表达,并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改善心肌梗死。结论在缺氧和低糖环境下,人参皂苷Rb3对心肌梗死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2017年11期 v.20 1236-1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0 ] - 吴晓华;张俐;朱磊;戴亚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HepG2细胞中肝药物代谢酶CYP3A4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作用于HepG2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选取对细胞存活率影响较小的浓度进行实验。设置空白组、酮唑康组、不同浓度川芎嗪组以及酮唑康和不同浓度川芎嗪共同给药组,CYP3A4和PXR转染各组细胞,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各给药组对CYP3A4和PXR酶活性的影响。并提取各组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的CYP3A4和PX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川芎嗪可以使CYP3A4酶活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还可使CYP3A4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川芎嗪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PXR转录活性,并使PXR蛋白水平升高。结论川芎嗪能通过激活PXR受体而对药物代谢酶CYP3A4起诱导作用。
2017年11期 v.20 1240-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8 ] - 刘银莉;王营;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ANC-1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葛根素(0、50、100、200μmol/L)干预48 h后,利用CCK-8检测PANC-1细胞增殖水平;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Fas、Fas-L、Bax、Bcl-2、Caspase-7表达水平。结果葛根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干预PANC-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7%±0.64%、6.37%±0.71%、8.33%±0.90%、12.40%±1.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葛根素对胰腺癌PANC-1细胞干预48 h后,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加,细胞中Fas、Fas-L、Caspase-7、Bax蛋白的表达量上调,Bcl-2的表达量下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激活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PANC-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2017年11期 v.20 1244-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7 ] - 鲁丽;孙鑫;单玲;王洋;刘晓楠;赵晓娟;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SCH)患者用左甲状腺素(L-T_4)干预治疗对血脂、血压、心率、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周内2次促甲状腺激素(TSH)>4.8 m U/L且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_4)正常为标准,于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分别从我院体检中心筛查出SCH患者11例,内分泌科门诊收集SCH患者86例,共计97例随机分成4组,随访1年,TSH≥10.0 m U/L且未干预者为A组(11例),TSH≥10.0 m U/L且用L-T_4干预者为B组(23例),4.8 m U/L<TSH<10.0 m U/L且用L-T_4未干预者为C组(37例),4.8 m U/L<TSH<10.0 m U/L干预者为D组(26例)。全部SCH患者每3个月随诊1次,进行体格检查,测定TSH、FT3、FT_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及血脂浓度,同时进行心功能检测,并根据甲功结果调整L-T_4的剂量。结果共有82例(84.5%)SCH患者完成了随访。(1)血脂:LT_4干预后,B组的总胆固醇(TC)低于A组[(4.13±0.19)mmol/L vs.(4.92±0.27)mmol/L,P<0.05),而随访前后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各组间以及随访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压、心率和心功能:随访后B组和C组舒张压均下降(P<0.05),干预前后四组间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者射血分数由64.02%±5.25%降到62.28%±5.31%,干预者由62.27%±4.58%上升至63.18%±3.98%,但随访前后、干预与未干预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_4干预对TG、HDL、LDL、血压、心率以及心功能无明显影响;对于TSH≥10.0 m U/L的SCH患者应用L-T_4可降低TC的水平。
2017年11期 v.20 1248-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6 ] - 黄明;胡熙耀;彭敏;朱克刚;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家兔骨生长分化因子2(GDF2)和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IL-17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先将36只雌性家兔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4周后再采用剪断L1-L5节段椎体前缘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模型,成模后分为模型组,青藤碱A组、B组。青藤碱A组、B组用10%青藤碱分别按2、4 m L/(kg·d)剂量灌胃,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三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耳缘静脉炎性因子IL-1β/IL-17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椎间盘组织GDF2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椎间盘组织GDF2 m RNA表达。结果青藤碱可提高青藤碱A组、B组家兔GDF2、GDF2 m RNA表达水平,降低血清IL-1β/IL-17含量,与模型组和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藤碱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可改善低IL-1β/IL-17介导的炎性反应及骨退行性变,提高GDF2诱导成骨分化和骨形成能力,加速骨折愈合。
2017年11期 v.20 1253-1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1 ] - 蒋师;张兴强;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脂多糖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并研究青蒿琥酯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LPS诱导组,青蒿琥酯低、中、高剂量组,CCK-8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结肠上皮细胞分泌IL-6和TNF-α炎症因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青蒿琥酯对Traf6/p65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LPS诱导组相比,青蒿琥酯能显著改善LPS对人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与LPS诱导组相比,各剂量青蒿琥酯均显著降低了人结肠上皮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水平(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各剂量青蒿琥酯组相对LPS诱导组细胞中Traf6和p-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进而改善炎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raf6/p65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2017年11期 v.20 1256-1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8 ] - 侯雪琦;陈宏志;谢亚英;王杰;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中国患者麻醉前后遗忘程度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生理盐水组(NS组)、2 mg咪达唑仑组(2M组)、3 mg咪达唑仑组(3M组)、5 mg咪达唑仑组(5M组)、8 mg咪达唑仑组(8M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8 min静脉注射给予实验药物。观察患者从PACU回病房4 h后对麻醉诱导前12 min至苏醒后60 min之间的记忆。结果各组患者均未观察到逆行性遗忘表现(P>0.05)。给药前咪达唑仑组照片和事件回忆率、镇静评分和BIS值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咪达唑仑组的照片(P=0.001)及事件回忆率(P<0.001)均低于NS组,镇静程度(P<0.001)均强于NS组,且呈剂量依赖效应。术后48 h谵妄评定结果显示,各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精神状态异常表现(P>0.05)。结论诱导前静注3 mg和5 mg咪达唑仑,能使患者产生满意的镇静效果和顺行性遗忘效应,不影响术后苏醒时间及产生术后谵妄。
2017年11期 v.20 1260-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2 ] - 周彪;娄彦;韩国瑞;刘涛;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肠黏膜的影响。方法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1例,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组(D_1组)和右美托咪定2组(D2组),每组27例。三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法,诱导后C组单凭静脉麻醉维持,D_1、D_2组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单凭静脉及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分别于气腹建立前(T_1)、手术结束时(T_2)、术后24 h(T_3)测定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和8-异-前列腺素F_(2α)(8-iso-PGF_(2α))的浓度。结果与T_1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IFABP、DAO和8-iso-PGF_(2α)在T_2时明显增加(P<0.05),之后逐渐回落;T_3时,D1组与D2组上述指标与T_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_1组与D_2组在T_2、T_3两时点血清I-FABP、DAO和8-iso-PGF_(2α)与C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D1组、D2组间上述指标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肠黏膜。
2017年11期 v.20 1266-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3 ] - 谢宇飞;宋丹丹;曹雨;许兆柱;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芬太尼组(F组)和羟考酮组(Q组)。F组全麻诱导采用芬太尼1μg/kg,Q组采用羟考酮0.1 mg/kg,随后给予丙泊酚2~2.5 mg/kg,术中以丙泊酚4~8 mg/(kg·h)、右美托咪定0.8μg/(kg·h)维持麻醉,记录并比较诱导前(T_0)、诱导后(T_1)、扩宫颈(T_2)、宫腔内操作(T_3)、苏醒即刻(T_4)的MAP、HR及SpO_2,记录并比较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后1 min、术后0.5 h、术后2 h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均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扩宫颈和宫腔内操作时,Q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更平稳。Q组术后宫缩痛镇痛VAS评分优于F组(P<0.05)。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Q组(P<0.05)。结论芬太尼和羟考酮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羟考酮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镇痛作用更强且呼吸抑制发生率低。
2017年11期 v.20 1269-1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6 ] - 崔赢;明宝红;
目的观察能全力序贯营养支持疗法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二科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29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试验组11例,采用能全力序贯营养支持;对照组18例,采用普通流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12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的发生及早期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下降情况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NHISS评分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应用能全力序贯营养支持与普通流食的患者比较,营养指标的下降程度减轻,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2017年11期 v.20 1272-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7 ] - 胡晟;潘庆华;瞿兵;
目的探讨嗜乳酸杆菌治疗轻微肝性脑病(MH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MHE的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5例,给予口服嗜乳酸杆菌片(2片,2次/d)及乳果糖(30 m L,2次/d),对照组25例,给予口服乳果糖(30 m L,2次/d),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心理测试结果、血氨、肠道微生态菌群及脑代谢物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心理检测改善18例,对照组改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氨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益菌均增加,致病菌均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lx/Cr均降低,m I/Cr及Cho/C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乳酸杆菌有益于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并且联合乳果糖在控制血氨、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脑代谢物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乳果糖。
2017年11期 v.20 1275-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5 ] - 邱景伟;浦奎;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诱发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GIT)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过敏导致重度GI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正常,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约10 min后出现全身发冷、颤动,伴呼吸困难,停药并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但第2天血小板计数严重下降,最低血小板计数30×109/L,无出血表现,继续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抗血小板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未输注血小板及进一步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血小板计数逐渐升高,约96h恢复正常。结论 ACS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疗效确切,但在应用早期,尤其24 h内可出现GIT,出现过敏表现时,不应作为简单的变态反应处理,应警惕替罗非班诱导的GIT发生,及时复查血小板计数,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2017年11期 v.20 127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0 ] - 宋书贤;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组(治疗组,100例)和前列地尔组(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96 h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ACS患者经PCI术后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96 h,治疗组C反应蛋白、IL-6、血清尿酸、血浆Hcy、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酐清除率、e GR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I术后发生12例CIN(12%),对照组25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浆Hcy水平过高、前列地尔单独使用、有糖尿病病史的ACS患者PCI术后易发生CIN(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前列地尔对ACS患者PCI术后CIN的发生有一定益处,临床医师应密切注意ACS患者术前血浆Hcy水平和有无糖尿病病史。
2017年11期 v.20 1283-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3 ] - 乔远;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对重症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经我院确诊的116例重症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在硫酸镁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次,1次/d;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拉贝洛尔片口服,50 mg/次,3次/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Ca~(2+)、Mg~(2+)、BNP含量及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及24 h尿蛋白、BNP水平降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132.4±16.8)mm Hg vs.(145.5±15.1)mm Hg,P=0.041;(82.2±6.7)mm Hg vs.(97.4±5.3)mm Hg,P=0.025],24 h尿蛋白、BNP低于对照组[(1.12±0.14)g vs.(1.45±0.22)g,P=0.021;(220±90)pg/L vs.(341±79)pg/L,P=0.000];治疗后,试验组Ca~(2+)、Mg~(2+)均升高,对照组Ca~(2+)升高,且试验组Ca~(2+)、Mg~(2+)含量高于对照组[(2.31±0.16)mmol/L vs.(1.89±0.11)mmol/L,P=0.007;(0.83±0.07)mmol/L vs.(0.72±0.05)mmol/L,P=0.030]。试验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胎盘早剥及剖宫产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硝苯地平治疗比较,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对重症妊娠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11期 v.20 1288-1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48 ] - 吴岩;张蓓茹;李德天;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患者降压药物与血压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血压是否达标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的方法评价各种药物与血压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08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患者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舒张压与钙通道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α受体阻断剂(Alpha receptor blocker,α-RB)是血压达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腹膜透析人群联合应用CCB与α-RB更有利于血压达标。
2017年11期 v.20 1291-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0 ] - 许华山;陈凤英;吴俊峰;卓志强;
目的研究EV71和非EV71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EV71感染致神经系统受累后惊厥发生的危险性是否增加。方法选取2015年我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有惊厥者为病例组,无惊厥者为对照组,以不同肠道病毒亚型为暴露因素,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同时EV71感染者按有无神经系统受累、有无惊厥进行分组对照分析。结果共有1 107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EV71感染445例,惊厥7例;非EV71感染662例,惊厥62例(χ~2=24.79,P<0.01,OR=6.46),非EV71感染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是EV71感染者的6.46倍。EV71感染神经系统受累215例,惊厥2例;无神经系统受累者230例,惊厥5例,两组病例出现惊厥的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45,P>0.05)。结论不同肠道病毒分型与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有关联,非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并发热性惊厥的危险性显著高于EV71感染,神经系统受累并不增加EV71感染者惊厥的发生率。
2017年11期 v.20 1294-1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6 ] - 邓宝成;王进勇;毛雪兰;李红;张树君;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实验室确诊的104例SFTS患者,分为利巴韦林组(79例)和未应用利巴韦林组(2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预后。结果两组基线数据相似;利巴韦林组患者的外周血最低白细胞计数(P=0.003)和淋巴细胞计数(P<0.001)高于对照组,但血红蛋白水平较未应用利巴韦林组降低(P=0.020);两组预后指标,包括住院天数,发热时间和死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巴韦林并不能改善SFTS患者的预后,相反可能会增加溶血等利巴韦林相关不良反应;利巴韦林组患者较高的最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SFTS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利巴韦林。
2017年11期 v.20 1297-1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8 ] - 罗洪霞;陈启蓉;王彤洁;张心梅;段小莉;李洪刚;
目的研究产科新生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定植与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生后日龄(72 h内)、孕母妊娠合并症的关系,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将我院产科2016年3-8月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A组新生儿出生断脐后立即取鼻拭子和肛拭子送检,B组新生儿生后72 h取鼻拭子和肛拭子送检。结果新生儿MRSA及ESBLs肠杆菌定植阳性率与新生儿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及生后日龄无关(P>0.05);与新生儿胎龄(足月和早产),产妇有无妊娠贫血、妊娠糖尿病、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胎膜早破、羊水减少、羊水粪染等合并症有关(P<0.05)。结论早产儿及母亲有妊娠贫血、妊娠糖尿病、妊娠胆汁淤积综合征、胎膜早破、羊水减少、羊水粪染合并症的新生儿易发生MRSA和ESBLs耐药菌的定植,对于这类新生儿,出生后需进行接触隔离,采取有效防控,实现医院感染防控早发现、早防护、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2017年11期 v.20 1300-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