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芬戈莫德联合顺铂通过调控COL11A1表达对顺铂耐药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薛珊;邢颖;宋华伟;

    目的探讨芬戈莫德(FTY720)联合顺铂(DDP)对DDP耐药胃癌细胞HGC27/DDP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HGC27/DDP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DDP组(10μg/ml DDP干预)、FTY720组(10μmol/L FTY720干预)、FTY720+DDP组(10μg/ml DDP与10μmol/L FTY720共同干预)、si-NC组(转染乱序无意义阴性序列)、si-XI型胶原α1链(COL11A1)组(转染COL11A1小干扰RNA)、pcDNA-NC+FTY720+DDP组(10μg/ml DDP与10μmol/L FTY720共同干预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和pcDNA-COL11A1+FTY720+DDP组(10μg/ml DDP与10μmol/L FTY720共同干预转染COL11A1过表达载体的细胞)。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化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和COL11A1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FTY720组HGC27/DDP细胞存活率、CyclinD1蛋白表达及COL1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NC组与DDP组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DP组或FTY720组比较,FTY720+DDP组HGC27/DDP细胞存活率、CyclinD1蛋白表达及COL1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i-NC组比较,si-COL11A1组HGC27/DDP细胞存活率和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pcDNA-NC+FTY720+DDP组比较,pcDNA-COL11A1+FTY720+DDP组HGC27/DDP细胞存活率和CyclinD1蛋白表达升高(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FTY720联合顺铂可能通过下调COL11A1表达抑制顺铂耐药胃癌细胞HGC27/DDP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2020年12期 v.23 1057-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尿毒康合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安海文;李李;李燕林;刘琳娜;黄琳;李锦山;杨文钦;

    目的探究尿毒康合剂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尿毒康合剂(低剂量4.95 g/kg、中剂量9.9 g/kg、高剂量19.8 g/kg)组,银杏叶提取物(100 mg/kg)组(阳性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13只)。除假手术组以外,另外5组SD大鼠建立RIRI模型。建立RIRI模型前,连续7 d给予尿毒康合剂各剂量组及阳性药大鼠相应剂量药物灌胃。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酐值(Scr)和尿素氮值(BUN)以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指标;通过TUNEL试剂盒上的方法检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率;通过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FAS、FASL、Bax、Bad、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cl-2和VEGF这9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Scr、BUN、IL-6、TNF-a、IFN-γ水平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FAS、FASL、Bax、Bad、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康合剂各剂量组及阳性药组大鼠血清中的Scr、BUN、IL-6、TNF-a、IFN-γ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尿毒康合剂各剂量组大鼠FAS、FASL、Bax、Bad、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蛋白表达量有降低趋势,Bcl-2、VEGF蛋白表达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尿毒康合剂对RIRI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调节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或是通过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干预,从而抑制其凋亡。

    2020年12期 v.23 1063-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9 ]
  • 地骨皮甲素调节VEGF信号通路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的作用研究

    卡迪丽娅·木拉提;艾力根·阿不都热依木;张瑾;

    目的研究地骨皮甲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地骨皮甲素低、中、高剂量组及泼尼松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注射卵清蛋白的方法建立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地骨皮甲素低、中、高剂量组按照20 ml/kg分别灌胃给予大鼠0.5 mg/ml、1 mg/ml、2 mg/ml的地骨皮甲素,泼尼松组按照20 ml/kg灌胃给予大鼠0.25 mg/ml的泼尼松,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大鼠中耳灌洗液中IFN-γ、IL-4水平,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大鼠中耳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中耳组织VEGF、VEGFR-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骨皮甲素各剂量组及泼尼松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中耳灌洗液中IL-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中耳灌洗液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与地骨皮甲素的剂量呈依赖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地骨皮甲素低、中剂量组分泌性中耳炎大鼠中耳黏膜肿胀情况好转,黏膜细胞脱落少见,地骨皮甲素高剂量组中耳黏膜较完整,细胞肿胀明显好转,偶见黏膜细胞脱落,泼尼松组分泌性中耳炎大鼠黏膜增厚基本消失,偶见细胞肿胀;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地骨皮甲素各剂量组及泼尼松组大鼠中耳黏膜VEGF及VEGFR-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地骨皮甲素的剂量呈一定的依赖性。结论地骨皮甲素能够缓解分泌性中耳炎大鼠的疾病状态,改善大鼠疾病转归,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VEGF信号通路有关。

    2020年12期 v.23 1069-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miR-145/SMAD3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谢圆媛;胡海峰;赵莉;薛鹏;

    目的探讨miR-145通过SMAD3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及机制。方法检测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有COPD的吸烟者、无COPD的吸烟者、无COPD的未吸烟者肺组织中miR-145、SMAD3的表达水平。用20%CEM处理支气管上皮细胞后,构建COPD的细胞模型,将miR-145 mimics/inhibitor转染该细胞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IL-8、IL-10表达水平,RT-PCR、Western blot检测SMAD3、IL-6、IL-8、IL-10和ECM降解相关蛋白MMP-9、EMMPRIN以及P13K、Akt、mTOR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MAD3与miR-145的靶向关系,同时,将pEGFP-N1-SMAD3转染COPD模型细胞后,RT-PCR、Western blot检测IL-6、IL-8、IL-10、MMP-9、EMMPRIN及P13K、Akt、mTOR的表达。结果有COPD的吸烟者肺组织中miR-145低表达、SMAD3高表达;miR-145能够抑制COPD模型细胞IL-6、IL-8、IL-10的表达,促进MMP-9、EMMPRIN的表达;miR-145通过抑制P13K/Akt/mTOR通路的发生,抑制细胞的增殖;最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5靶向SMAD3;过表达SMAD3后,能够促进IL-6、IL-8、IL-10、P13K、Akt、mTOR的表达,抑制MMP-9、EMMPRIN的表达。结论 miR-145抑制SMAD3的表达,从而抑制慢性阻塞性肺泡细胞炎症的发生,促进ECM的降解,通过抑制P13K/Akt/mTOR通路的发生抑制细胞的增殖,减轻COPD的发生。

    2020年12期 v.23 1074-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1 ]
  • 基于TEG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方案对急性ACI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李韵;任志宏;于洁;王海丽;周国平;吴海宁;

    目的探讨基于血栓弹力图(TEG)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方案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7例。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设为对照组(80例),采用基于TEG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设为观察组(6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微栓子信号阳性率、NIHSS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死亡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微栓子信号阳性率和NIHSS评分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基于TEG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急性ACI可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降低微栓子形成风险,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生存质量,并有助于预防出血事件,价值优于常规抗血小板方案。

    2020年12期 v.23 1082-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cy、Cyst-C、UA水平的影响

    陈清华;刘文举;唐庆业;蒲宏伟;陈世雄;张兴建;陈继兴;徐鹏翔;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t-C)、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在患者自愿基础上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组,最终纳入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给予入院一般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清指标(Hcy、Cyst-C、UA)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均降低(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搏动指数(PI)、斑块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良好,可改善血压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且不良反应少。

    2020年12期 v.23 1086-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6 ]
  •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的影响

    付文轶;孟小善;徐男男;张宁;

    目的探讨维生素D补充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招募首诊R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统计RA组患者病程、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以及双手X片情况,记录患者整体健康(GH)参数,计算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DAS28)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入组时两组受试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选取25(OH)D缺乏或不足的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给予一次性口服补充维生素D3制剂30万U,间隔4周复测2组补充后的血清25(OH)D水平。分析两组25(OH)D水平在维生素D3干预前、后及前后差值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初始两组受试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3干预前后25(OH)D差值水平与DAS28、CRP、RF、ACCP、GH、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的相关性。结果入组RA组268例首诊RA患者,对照组295例健康检查者,两组一般资料(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2月、6月、7月、8月、9月,RA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干预后,两组血清25(OH)D水平在全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25(OH)D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初始25(OH)D水平与DAS28、CRP、GH、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为弱相关(相关系数为-0.386、-0.371、-0.323、-0.324、-0.290),与RF、ACCP水平无相关;干预前后25(OH)D水平差值与DAS28、CRP、GH、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呈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802、-0.719、-0.695、-0.559、-0.655),与RF、ACCP水平无相关。结论首诊RA患者25(OH)D水平偏低主要由于消耗增多引起,维生素D干预后,25(OH)D提升水平与RA疾病活动指标DAS28、CRP、GH、肿胀关节数呈明显负相关。

    2020年12期 v.23 1090-1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作用

    王英萍;李俊凯;郭宝磊;王臣;

    目的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2例,以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术后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90 mg+舒芬太尼150μg+雷莫司琼300 mg进行患者自控镇痛,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150μg+雷莫司琼300 mg进行自控镇痛,比较术后不同时点患者NRS评分,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全自动生化仪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变化。结果术后不同时点NR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6 h、20 h、36 h、48 h、60 h、72 h的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消除后,观察组髋关节外展45°时间及直腿抬高30°短于对照组(P<0.01),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近期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48 h、72 h两组体液免疫指标(IgM、IgA、IgG)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IgM、CD3~+、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观察组IgM、IgA、CD3~+、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可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

    2020年12期 v.23 1095-1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7 ]
  • 中药口服联合外敷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分析

    刘明阳;毕焕洲;陈启光;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联合外敷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例,应用中药口服联合外敷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托特罗定2 mg,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膀胱痉挛时间及次数、自主排尿期内的每次尿量、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每日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自我评价量表评分(OABSS)。结果术后7 d,观察组的膀胱痉挛时间及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的自主排尿期内的每次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每日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IPSS及OABS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外敷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0年12期 v.23 109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氨曲南、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回顾性分析

    李冰;赵庆春;陈立新;

    目的回顾性分析氨曲南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病例,评价两药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金秋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断为老年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例,分为氨曲南组(15例)及左氧氟沙星组(35例)。统计患者人口基线数据和临床特征。记录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及检出病原菌对应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治疗前后尿常规及血常规中炎症指标;临床治愈、体征复常时间和用药疗程;不良反应及其表现。应用Treeage2011软件进行经济性评价。结果患者以75~89岁年龄组最为多见(66.00%);尿培养阳性率为75.00%,两组中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0.00%、51.43%),最为常见的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氨曲南(40.00%vs.70.00%);治疗后,两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征复常时间、用药疗程、综合疗效(氨曲南有效率86.67%、左氧氟沙星有效率77.14%)、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曲南组、左氧氟沙星组成本分别2 447.24元和4 233.18元。结论氨曲南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疗效、安全性相当,氨曲南经济性更好。

    2020年12期 v.23 1102-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5 ]
  • IL-8基因多态性对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

    徐杰;吴建祥;陈伟;吴嘉晟;芮强;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多态性对α-2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病例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36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患儿均采取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IL-8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儿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血清人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病例组中AA基因型占比、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36例患儿总有效率为80.88%(110/136),其中AT、TT基因型患儿总有效率高于AA患儿(P<0.05),AT和TT基因型患儿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和TT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A患儿,同时TT患儿短于AT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基因型患儿血清ECP、IL-4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IFN-γ较治疗前升高(P<0.05)。AT和TT患儿治疗后的血清ECP、IL-4低于AA患儿,同时TT患儿低于AT患儿;AT和TT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FN-γ高于AA患儿,同时TT患儿高于AT患儿(P<0.05)。136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7%(19/136)。AA、AT、TT基因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抑制血清ECP、IL-4,上调血清IFN-γ,且安全性高。此外,其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会受到IL-8基因多态性影响,携带A基因对治疗效果有不利影响。

    2020年12期 v.23 1108-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21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最新药学动态、治疗学中的药物评估、药物不良反应、

    2020年12期 v.23 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药学研究

  • 结构新型促胰岛素分泌肽的聚乙二醇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

    刘东;任崇飞;杨欣茹;李铁健;张贵民;

    目的研究长效聚乙二醇化修饰的促胰岛素分泌肽。方法设计筛选得到新型GLP-1类似物DT1,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子量的PEG修饰,得到一种长效聚乙二醇化修饰的促胰岛素分泌肽同源二聚体(PEG-Di-DT1),修饰率可达85%,产物纯化后色谱纯度不低于99.0%。结果体内外生物活性测定显示,PEG-Di-DT1体外刺激RIN-m5F细胞释放cAMP的ED_(50)为14.76 ng/ml(以多肽计,2.74 ng/ml),45μg/kg剂量皮下注射给药对db/db模型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维持降血糖时间可达72 h。结论同源双肽的双马来酰亚胺活化PEG修饰,可获得体内外生物活性保留率高的产品。PEG-Di-DT1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生物活性,有潜力成为治疗人2型糖尿病的长效药物。

    2020年12期 v.23 1113-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 HPLC-QAMS法同时测定前列平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

    刘德军;贺玲;樊苗苗;陶弘武;慕扬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HPLC-QAMS)同时测定前列平胶囊中菊苣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A、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ZORBAX SB-C_(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检测菊苣酸)、403 nm(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红花黄色素A)和280 nm(检测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柱温为30℃。以丹酚酸B为内参物,建立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菊苣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A、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0.66~16.50μg/ml(r=0.999 1)、4.59~114.75μg/ml(r=0.999 3)、3.87~96.75μg/ml(r=0.999 7)、0.81~20.25μg/ml(r=0.999 5)、12.63~315.75μg/ml(r=0.999 6)、1.09~27.75μg/ml(r=0.999 4)、1.78~44.50μg/ml(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s)分别为97.86%(1.44%)、99.42%(0.96%)、99.18%(0.83%)、96.97%(1.11%)、100.02%(0.59%)、97.91%(1.37%)和98.90%(0.76%),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实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结果准确,可用于前列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2020年12期 v.23 1119-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温度及酸碱度对中药代煎包装袋中DEHP迁移量的影响研究

    芮兴;熊波;沈伟;董伟伟;彭娟;曲虹;

    目的研究中药代煎过程中,从中药代煎包装袋中迁移到中药煎液中的DEHP含量,分析中药煎液的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为规范中药代煎流程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模拟中药代煎灌装过程,将一定量中药煎液模拟液(水、4%乙酸)与中药代煎包装袋在梯度温度下分别水浴,提取模拟液中DEHP,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技术(GC-MS),定性定量DEHP的含量。结果 GC-MS符合试验检测要求,标准曲线显示在0.05~5.00 mg/L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DEHP检出限为0.002 mg/L。30~100℃的水浴温度下,中药代煎模拟液中均检出DEHP,分别为蒸馏水模拟液0.051~0.881 mg/kg,4%乙酸溶液模拟液0.002~0.125 mg/kg,DEHP的迁移量随水浴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结论灌装温度与中药代煎包装袋中DEHP的迁移量呈正相关,灌装温度越高,迁移量也越高。酸性环境能抑制DEHP的迁移。60℃以下温度灌装能有效降低DEHP在中性及偏酸性中药煎液模拟液中的迁移。

    2020年12期 v.23 1125-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安全用药

  • 他莫昔芬致急性胰腺炎一例并文献回顾

    林婷;赵硕;高洁;刘司南;王铮;刘昌;

    一例43岁女性患者既往患有乳腺癌,2年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长期口服他莫昔芬,现以急性胰腺炎收治入院,既往无胆结石、高脂血症病史,结合患者用药史,考虑与他莫昔芬相关,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抑酸、抑酶、补液、抗感染、CRRT、降脂、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因腹腔感染控制欠佳行腹腔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术后因感染性休克自动出院。

    2020年12期 v.23 1129-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药敏分析

  • 不同年龄段老年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分析

    王秋野;管仲莹;王沈峰;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45例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745例患者检出致病菌745株,60岁以下患者检出116株(15.5%)、61~70岁患者检出130株(17.5%)、71~80岁患者检出212株(28.5%)、80岁以上患者检出287株(38.5%)。随着年龄的增长,屎肠球菌的感染率逐渐升高,而大肠埃希菌感染率呈递减趋势;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80岁以上患者尤为显著,其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高水平链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以及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升高(P<0.05)。结论老年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段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情况存在差异。

    2020年12期 v.23 1131-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6 ]
  • 桥接蛋白PALB2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研究现状

    孙沙沙;马金柱;布日古德;

    BRCA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2)的伴侣和定位子(Partner and localizer of BRCA2,PALB2)对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引起的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nt,HR)修复至关重要。PALB2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参与维持基因组完整性,在同源定向修复过程中协调BRCA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和BRCA2的功能,并与多种染色质蛋白相互作用。在HR过程中,PALB2在BRCA1和BRCA2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促进RAD51重组酶向DNA损伤位点的募集并将其组装成核丝以启动DSBs修复。本文综述了PALB2蛋白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并描述了PALB2乳腺癌易感性、侵袭性临床病理特征与不良临床预后之间的联系,讨论其纳入遗传咨询和患者治疗方案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12期 v.23 1135-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甲状腺癌上皮间质转化机制与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文婧;苑莉莉;王佳贺;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高侵袭性的甲状腺癌手术难度大,容易复发,预后较差,因此,寻求甲状腺癌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研究的热点。研究已证实,在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阐明EMT在甲状腺癌转移方面的机制,有利于发现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甲状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与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2020年12期 v.23 1140-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9 ]
  • PCSK9抑制剂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

    王丹;张大庆;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防治的核心策略。目前,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显著降低ASCVD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临床研究及实践表明,即使强化他汀治疗,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LDL-C水平不达标,且部分患者出现他汀不耐受及相关不良反应,因此,研究者在不断探索新的降低LDL-C安全、有效的药物。近年大型临床试验表明,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单独应用或联合他汀类药物和或其他降脂药物均可显著降低LDL-C至极低水平,并进一步带来心血管获益。本文着重分析PCSK9抑制剂、极低水平LDL-C的安全性问题,为临床正确使用PCSK9抑制剂提供参考。

    2020年12期 v.23 1143-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慢性肾脏疾病中免疫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顾琳婷;刘大军;

    免疫系统与肾脏的关系密不可分。肾脏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而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介导着多种肾脏疾病,并在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本研究总结了慢性肾脏疾病(CKD)中免疫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这些机制增加了CKD对感染的易感性,从而为CKD的治疗提供思路。

    2020年12期 v.23 1149-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8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一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专业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月刊,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行。《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主要反映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评价、用药安全和临床合理用药等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1)药物的基础研究;(2)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3)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指导;(4)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5)新药应用的临床进展研究;

    2020年12期 v.23 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