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笔谈

短篇报道

论著

  • 清热合剂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邱枫;何晓静;肇丽梅;孙亚欣;朱旭;

    目的观察清热合剂对肺炎衣原体感染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大鼠气管吸入定量肺炎衣原体建立大鼠肺炎衣原体感染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热合剂治疗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清热合剂能够抑制肺炎衣原体感染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保护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肺组织。

    2008年05期 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1 ]
  • 低分子肝素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何晓静;曲晓梅;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小鼠神经行为和脑梗死体积,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DA含量,SOD、GSH-PX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的神经行为,降低脑梗死体积;降低脑组织内MDA含量、升高GSH-PX、SOD酶活性。结论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2008年05期 278-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4 ]
  • 清脑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杨爽;李丹;曹颖林;

    目的研究清脑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作大鼠模型,分别于4h和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清脑胶囊对脑缺血造成的行为障碍的影响。结果清脑胶囊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24h的行为障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2008年05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0 ]
  • 坎地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何中涵;张利芸;陈曼华;欧阳静萍;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3~4级的CHF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8mg治疗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NYHA分级、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1±6)mmvs.(57±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1±7)mmvs.(45±4)mm]显著下降(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40±10)%vs.(48±7)%](P<0.05),血浆BNP[(131±52)ng/Lvs.(71±8)ng/L]显著降低(P<0.05);此外,坎地沙坦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80)、左室收缩末期内径(r=0.79)减少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坎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总有效率达92%以上,坎地沙坦能阻断CHF的发展进程,改善心功能及降低血清BNP水平,血浆BNP可作为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监测指标之一。

    2008年05期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4 ]
  • 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李忆农;冯修高;张胜利;李春梅;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RA患者69例,随机分成2组,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组35例,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粒,每日2次口服,同时服用MTX10mg,每周1次;对照组34例,MTX10mg口服,每周1次,于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正清风痛宁组35例,其中显效21例,占60%,有效14例,占40%,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4例,其中显效7例,占20.6%,有效24例,占70.6%,无效3例,占8.8%,总有效率为91.2%。两组疗效相比,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治疗后正清风痛宁组与对照组晨僵、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握力、ESR、CRP、PLT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口服联合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用MTX组。

    2008年05期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37 ]
  • 瑞芬太尼梯阶式靶控输注和骶管阻滞在妇科阴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王时勇;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梯阶式靶控输注与骶管阻滞麻醉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妇科阴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瑞芬太尼梯阶式靶控输注组(A组),骶管阻滞麻醉组(B组)。A组:当患者摆好截石位后,开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起始靶浓度设定为0.5ng/mL,然后每分钟逐渐增加0.5ng/mL,直至靶浓度达到2.5~3.0ng/mL后,维持靶浓度剂量;B组:以7号注射针头行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缓慢注入局麻药1.2%利多卡因15~20mL,内含0.25%布比卡因及1:20万肾上腺素。结果A组从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1)。两组心率、MAP无明显变化,均呼吸平稳,无呼吸暂停或呼吸停止的现象发生,在常规面罩吸氧状态下,SPO2>96%。A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对镇痛、镇静效果满意,术者麻醉效果非常满意,麻醉成功率为100%;B组:4例骶管阻滞麻醉失败,改为瑞芬太尼麻醉。46例患者对镇痛、镇静效果满意,术者对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成功率为92%。结论瑞芬太尼梯阶式靶控输注用于妇科阴式手术,是安全可行且易于掌握的麻醉方法。

    2008年05期 287-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7 ]
  • 硬膜外腔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的评估

    施秀亚;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婴的影响,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对56例适合自然分娩并有镇痛要求的产妇,在宫口开至1~2cm时,选择L2-3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穿刺并置管,注射1%利多卡因3~5mL试验量,观察5min,试测平面,用微泵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混合液。结果在硬膜外腔注射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混合液,减少了产妇因疼痛刺激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效避免了运动阻滞,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止痛效果良好。

    2008年05期 290-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9 ]
  • 辅舒酮对老年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探讨

    张九进;

    目的探讨辅舒酮气雾剂对老年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支气管舒张、抗过敏药物,适当镇咳,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辅舒酮气雾剂抗炎治疗。观察患者4周的咳嗽程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咳嗽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4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第1、2、3、4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辅舒酮能有效改善老年CVA患者的咳嗽症状,老年CVA的治疗主要是局部吸入激素。

    2008年05期 2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9 ]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慧华;王军;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6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明显,且未发现副作用,法舒地尔组患者在1周内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结论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08年05期 294-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6 ]
  • 氯氮平 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影响的对照分析

    梁亮;王丹丽;申永敢;

    目的比较氯氮平、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氯氮平组30例,奎硫平组3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两组患者4、8、12周末的空腹血糖。结果氯氮平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奎硫平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应用时应定期监测血糖。

    2008年05期 296+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9 ]

药物与临床

  •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张冬平;于燕;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10月我院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2组。长春西汀组35例,给予长春西汀2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胞二磷胆碱组35例,给予胞二磷胆碱1000mg+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21d。结果长春西汀组、胞二磷胆碱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68.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春西汀可改善脑血流循环,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优于胞二磷胆碱,疗效确切。

    2008年05期 29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66 ]
  • 复方丹参滴丸对无症状性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陈淑香;武艺;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无症状性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体检查出的无症状性高脂血症患者50例,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次10粒,3次/d,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8周时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50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治疗8周时下降明显。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可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2008年05期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0 ]
  • 康惠尔透明贴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比较

    王枫;谢辉;孙建;

    目的比较康惠尔透明贴与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发生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33%硫酸镁溶液湿敷于患处,每次贴5h,1次/d;试验组先用75%酒精清洁局部,再用安尔碘消毒待干,将康惠尔透明贴贴于患处,根据康惠尔透明贴的脱落情况给予更换。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试验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比采用硫酸镁湿敷效果好,且取材简单,方便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2008年05期 299-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2 ]
  • 小儿麻甘颗粒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李朝平;张解军;

    目的评价小儿麻甘颗粒佐治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统计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抗病毒、补液、纠酸、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小儿麻甘颗粒。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83.0%,有显著性差异(χ2=4.29,P<0.05)。结论小儿麻甘颗粒佐治下呼吸道感染,使用安全,可缩短疗程,增加疗效,提高治愈率。

    2008年05期 300-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0 ]

临床药学

  • 药学监护的实例与分析

    刘芳群;

    目的了解国内药学监护的开展情况。方法列举了国内12家医疗机构的12个药学监护实例,结合各实例的内容、特点,WHO对药学监护的定义,国内专家对药学监护内容的界定,分析国内药学监护开展的情况。结果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在临床多个领域进行的药学监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药学监护的工作内容参差不齐,对患者的责任缺乏制度要求。结论国内药学监护的规范实施,有赖于国家建立相关制度进行约束和保障。

    2008年05期 302-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 不合理处方用药分析

    易洁梅;

    目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有关处方审核的要求,结合临床诊断,从6个方面对典型不合理处方用药进行分析、点评。结果处方审核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之一,可以避免不合理用药。结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需要医师和药师的共同努力,处方点评既为药师提供发挥专长的空间,也为药师融入临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帮助。

    2008年05期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1 ]
  • 浅析炎琥宁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计建丽;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析炎琥宁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不合理配伍现象,对如何合理使用炎琥宁注射剂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认为临床应加强炎琥宁的应用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2008年05期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6 ]
  • 2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邹薇;

    目的分析我院2007年报告的ADR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我院已报告的ADR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2007年报告的ADR217例,涉及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等17类药物,引起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联合用药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最多,其次是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症。217例ADR中,214例转归较好,仅3例留有后遗症。结论临床用药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原则,针对病情合理选择药物,采用正确的剂型、恰当的给药途径,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008年05期 307-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6 ]

综述

  • 新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于霞;林忠嗣;

    新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疗效较好。笔者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归纳了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和药效学特点,及其在治疗CAP中的疗效、地位。

    2008年05期 309-310+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9 ]
  • 产后出血中缩宫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徐旭;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笔者介绍、探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子宫收缩药,比较每种药物的使用时机、用药特点。认为前列腺类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使产后止血药的应用更加广泛、便捷,为我国广大农村基层单位降低产妇的病死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8年05期 31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4 ]
  • 降纤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周灏;

    降纤酶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脑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疗效较好。笔者分析相关文献,对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2008年05期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1 ]
  • 埃索美拉唑的临床应用

    孙洁;张海宁;朱国卿;

    埃索美拉唑(Eso)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由于Eso的肝脏首过代谢较奥美拉唑(Ome)低,故比Ome全身生物利用度高。近年来,随着Eso的临床应用,其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应急性溃疡出血、卓-艾氏综合征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方面的治疗中,表现出比Ome更满意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

    2008年05期 314-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1 ]

药学研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年宁心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谭颖丹;

    目的建立测定更年宁心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每100mL加0.26mL磷酸、0.5mL三乙胺与0.05g十二烷基硫酸钠)(46:5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4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8.02~72.1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为1.21%(n=5)。结论该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更年宁心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2008年05期 316-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7 ]
  • 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姜芳宁;任洁;刘效栓;

    目的考察室温下6h内,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6h内甲磺酸帕珠沙星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室温下6h内甲磺酸帕珠沙星与4种输液配伍后外观、含量、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室温下,6h内,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可与4种输液配伍应用。

    2008年05期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5 ]
  • 呋喃西林溶液处方和制备方法的改进及稳定性观察

    江建兵;

    目的探讨呋喃西林溶液的处方与配制方法,以提高其稳定性。方法按改进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制备呋喃西林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通过留样观察法对呋喃西林溶液进行稳定性实验。结果改进法制备的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较好,能放置6个月以上,且不析出棕红色沉淀或结晶。结论改进后的处方科学,配制方法操作简单、准确,能够很好地控制呋喃西林的质量,切实地解决了临床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难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2008年05期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7 ]
  • 盐酸洛美沙星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杨青青;

    目的探讨盐酸洛美沙星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37℃恒温水浴条件下,应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洛美沙星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洛美沙星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洛美沙星与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6h内可以配伍使用。

    2008年05期 32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 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前的研究

    王宝江;杨爽;李丹;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固体脂质纳米粒中芹菜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处方前研究。方法色谱柱:KromasilODS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0nm。用HPLC法测定芹菜素在制备温度下溶液中的稳定性、水中溶解度以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芹菜素的线性范围:1.00~32.00μg/mL,r=1,平均回收率:100.93。芹菜素75℃下稳定性良好,水中溶解度为2.34μg/mL,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3.23。结论本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合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含量测定。可根据芹菜素的理化性质,将其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

    2008年05期 323-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2 ]
  • 烟酸占替诺合成工艺的研究

    段立爽;杨姣;赵志勇;

    目的通过改进烟酸占替诺合成工艺,解决原合成方法中存在的原料来源短缺、价格较高等问题。方法以甲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茶碱及烟酸为原料,经加成、缩合、成盐反应合成烟酸占替诺。结果合成物通过IR、1H-NMR、MS、UV和元素分析,符合烟酸占替诺的化学结构,总收率为71%。结论本方法收率较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合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2008年05期 325-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5 ]

药物经济学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孔黎冰;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的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50例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阿奇霉素片,B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与口服序贯疗法,C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比较3组疗效。结果3种方法的总成本依次为297.63、400.8、428.33元,其有效率分别为81.65%、95.62%、97.45%。结论A组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

    2008年05期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3 ]

药房·药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