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晓勇;王毅;闵红星;陆波;李军;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18月龄,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3%七氟醚组(S1组)、1.5%七氟醚组(S2组)、3%异氟醚组(I组),每组15只。于麻醉结束后1、3、7 d(T1~T3)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测定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各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I组T1~T3、S1组T1~T2时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减少,I组、S1组T1~T3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增宽,PSD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与I组、S1组比较,S2组T1~T2时逃避潜伏期缩短,T1~T3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变窄,PSD厚度增厚,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突触界面曲率增大(P<0.05);与I组比较,S1组、S2组T3时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增加(P<0.05);与S1组比较,I组T3时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减少(P<0.05);与T1比较,I组、S1组、S2组T2~T3时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低浓度七氟醚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高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均可导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减退,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改变有关。
2015年10期 v.18 1143-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9 ] - 田磊;蒋宝平;樊晓峰;
目的观察黑果枸杞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衰老模型的学习记忆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注射5%D-半乳糖制备小鼠衰老模型,灌胃给予黑果枸杞6周后,水迷宫法测定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试剂盒法测定脑中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黑果枸杞能缩短衰老模型小鼠在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近台区停留时间、远台区停留时间、远台区游泳路程,增加衰老小鼠平均游泳速度及近台区的游泳路程;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升高血清中GSH-Px含量和SOD活力;降低模型小鼠脑中MDA、LPO含量,升高脑中SOD活力。结论黑果枸杞能改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2015年10期 v.18 1147-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11 ] - 刘海霞;
目的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观察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小鼠抗疲劳功能的影响。方法取90只昆明雄性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每组30只。后2组采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6周制备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普伐他汀组给予普伐他汀10 mg/(kg·d),对小鼠连续灌胃6周;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使用ZB-200疲劳转棒仪对小鼠进行疲劳实验,分别记录三组小鼠的落棒时间。结果高脂模型组落棒时间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P<0.01),普伐他汀组落棒时间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P<0.01)。结论普伐他汀在有效降血脂的同时,可导致小鼠疲倦和劳力性疲劳等不良反应。
2015年10期 v.18 1151-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5 ] - 刘启胜;程正位;熊建光;程思;李湘楚;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组(EPO组),每组8只。Sham组、IRI组手术前1 h给予生理盐水(5 000 U/kg,腹腔注射),EPO组缺血前1 h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5 000 U/kg,腹腔注射),IRI组和EPO组采用血管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置于32℃温箱后45 min后松开血管夹。Sham组操作同上,但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再灌注1 h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小肠标本。HE染色后观察小肠病理学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POR、p-EPOR、JAK2、p-JAK2、pSTAT3、STAT3、Bax、Cleavage-caspase3、Bcl-2、Caspase3。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病理改变及p-EPOR、pJAK2、p-STAT3、Bax、Cleavage-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Bcl-2、Caspase3表达减少(P<0.05)。与IRI组比较,EPO组病理改变、Cleavage-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5),p-EPOR、p-JAK2、p-STAT3、Bcl-2、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可通过诱导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而抑制凋亡,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5年10期 v.18 1154-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 陈志则;夏中元;孟庆涛;
目的探讨百里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和百里醌预处理组(百里醌组)。IRI组、百里醌组小鼠肝缺血90 min再灌注4 h时采血和收集肝脏标本,分别生化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I组ALT、AST、ROS、MDA含量提高,而CAT、GPx、SOD活性降低,病理改变加重。与IRI组比较,百里醌组ALT、AST、ROS、MDA含量降低,而CAT、GPx、SOD活性提高,病理改变减轻。结论百里醌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5年10期 v.18 1158-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2 ] - 王丹;马英;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超敏C反应蛋白及S100B的水平进行测量,严密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以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并做好不良反应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疗效判定,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超敏C蛋白及S100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超敏C蛋白、S100B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血液中VEGF的水平,使超敏C反应蛋白及S100B的含量显著降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10期 v.18 1164-1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52 ] - 刘妍;万成福;董道松;赵林;奚奇;于雪;宋涛;
目的评价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普瑞巴林150 mg,2次/d口服,联合应用芬太尼透皮贴4.2 mg,每72 h更换1次;B组:单独应用口服普瑞巴林150 mg,2次/d口服。两组分别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4、6、8周时的疼痛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A、B组的VAS评分为7.79±0.92、7.70±0.87,治疗2周后降至3.89±1.07、6.33±0.73(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6、8周亦存在相似情况。治疗后8周,两组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除一般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对PHN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普瑞巴林,不良反应较小。
2015年10期 v.18 1168-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8 ] - 何颖;刘妍;万成福;宋涛;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单独应用加巴喷丁;试验组:加巴喷丁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5 mg,每7天贴敷1次。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逐渐调整加巴喷丁剂量,直至患者疼痛评分<4分,两组患者加巴喷丁最大剂量为1 800 mg/d。治疗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4、8周的疼痛评分(VAS)、睡眠评分、加巴喷丁日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4、8周,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加巴喷丁的用量较小(P<0.05);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可以显著降低加巴喷丁相关不良反应头晕、嗜睡的发生率(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对PHN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加巴喷丁,不良反应较小,可安全用于临床。
2015年10期 v.18 1171-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6 ] - 戎佩佩;宋金春;吴玥;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成本效果性。方法根据EXTREM E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医疗费用及消费水平,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相较于单纯化疗方案,每例患者总生存期增加1个月,需多花费50 327.0元人民币。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相对于单纯化疗方案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2015年10期 v.18 1174-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9 ] - 任丽欧;
目的探讨甲强龙联合专科护理对高颈段脊髓肿瘤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284例高颈段脊髓肿瘤患者,对其护理策略、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和完善,将2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专科护理组(对照组,未给予甲强龙)和联合护理组(观察组,同时给予甲强龙),通过增强CT、M R动态扫描、生命质量评价结合长期随访,随时评估高颈段脊髓肿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结果 283例患者平稳度过水肿高发期,1例患者因术后出现呼吸机麻痹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中联合护理组患者的脊髓水肿参数—病变周围血容量(r CBV)、平均通过时间(MMT)、脊髓血管表面通透性(PS值)、平均扩散系数(ADC值)等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度过水肿期后出现脑脊液漏12例,术后感染5例,椎管内血肿3例。出院后持续对患者随访1~5年,283例患者原有症状都得到缓解或治愈,其中联合护理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FIM量表、QIF指数、功能活动调查表FAQ、颈椎JOA评分较对照组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专科护理是减少高颈段脊髓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2015年10期 v.18 1177-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曾慧;康萍;刘静;柳宇;
目的探讨两种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顺铂+紫杉醇方案组(TP组)和环磷酰胺+博来霉素+卡铂组(CBP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种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TP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3%,略高于CBP组的7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1,P=0.222);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6.67%和80.00%,TP组高于C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随访结果显示,T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0个月,略高于CBP组的11.9个月,但两组间经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5,P=0.444);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明显降低,其中CBP组患者的CYFRA21-1、CA125和CA19-9的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TP组(P<0.05)。结论 TP和CBP化疗辅助方案对卵巢癌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TP组疾病控制率高于CBP方案,但CBP方案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2015年10期 v.18 1181-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59 ] - 万继业;马赛男;马淑梅;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预防表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及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40例接受A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4个周期表柔比星化疗后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及4个周期紫杉醇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化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 Tn I值分别为(0.20±0.12)、(0.12±0.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K-M B值分别为(25.15±7.80)、(20.05±5.1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同时给予左卡尼汀可减轻表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及紫杉醇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
2015年10期 v.18 1185-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9 ] - 张东;李晶;杨艺敏;董雪超;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对重症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替加环素防治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ICU给予替加环素治疗的重症患者30例,比较替加环素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白细胞(WBC)及降钙素原(PCT)等临床感染指标及临床预后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患者应用替加环素的总疗程为8.5(6~12)d,临床成功(感染症状和体征部分或完全改善)21例,临床失败(感染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恶化)9例,替加环素治疗28 d后的死亡率为20%(6/30),并发转氨酶升高2例。替加环素治疗临床成功患者用药前后APACHEⅡ和SOFA评分分别为(16.05±8.18 vs.8.61±5.50,P<0.001)和(6.76±5.18 vs.2.67±2.52,P<0.001),WBC(×109/L)和PCT(ng/m L)分别为(15.46±5.73 vs.8.81±3.44,P<0.001)和(4.88±5.73 vs.0.37±0.35,P<0.01),患者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为7(5~10)d。结论对可疑MDR病原菌感染的重症患者使用替加环素经验性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抗感染的成功率,进而可能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2015年10期 v.18 118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9 ] - 郝艳萍;
目的研究小剂量窄谱抗菌药联合双黄连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PCT、CHE动态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入我院的老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广谱抗菌药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窄谱抗菌药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的肺部感染疗效及血清PCT、CHE进行评价。结果两组WBC、hs-CRP、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54%vs.81.81%,P<0.05),PCT低于对照组[(0.77±0.81)ng/m L vs.(5.64±8.01)ng/m L,P<0.05],CHE高于对照组[(6 862.84±1 989.53)IU/L vs.(4 383.91±2 403.74)IU/L,P<0.05]。结论小剂量窄谱抗菌药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肺部感染疗效良好。
2015年10期 v.18 1192-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4 ] - 程莎莎;林国福;
目的探讨苏顺注射液联合爱全乐氧气雾化吸入对预防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行开腹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试验组38例。对照组:庆大霉素4万U+0.9%生理盐水4 m L;试验组:爱全乐8 m L+苏顺1 mg;疗程:两组均给药1周,2次/d。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各组Pa O2、Pa CO2及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Pa O2[(76.3±6.98)、(76.70±6.6)mm Hg]和Pa CO2[(35.47±6.34)、(36.4±8.30)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Pa O2[(78.30±3.23)、(81.30±4.34)mm Hg]和Pa CO2[(39.51±9.32)、(32.40±8.31)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Pa O2高于对照组(P<0.05),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顺注射液联合爱全乐雾化吸入对于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有效率高,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2015年10期 v.18 1195-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江乐;俞国峰;张亦婷;陆地;
目的研究ICU肺炎患者感染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给出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30例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30例非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指标与感染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影响,分别采集患者的菌株并进行耐药性试验,评估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制定治疗对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合并基础疾病个数、感染前住院时间、SOFA评分、GCS评分、抗菌药物治疗天数、侵入治疗天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菌株耐药性除对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性肺炎与合并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侵入治疗等有关,其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显著耐药性,应以多种抗菌药物联用治疗。
2015年10期 v.18 1199-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9 ] - 李丽;
目的研究静注酒石酸布托啡诺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行下腹部和下肢骨科手术的60例患者,均于椎管内麻醉后发生寒战,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B组:静注布托啡诺1 mg;C组:静注0.9%生理盐水5 m L。评估寒战级别、用药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5 min,B组寒战程度较C组明显降低;B组寒战治疗效果较C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注布托啡诺1 mg治疗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安全、有效。
2015年10期 v.18 1202-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0 ] - 张青;谢婉花;邓丽珊;黄钰媚;
目的探讨非睡眠剥夺情况下水合氯醛用于眼科患儿镇静的适合剂量。方法接受眼科检查需实施镇静的患儿120例,ASAⅠ~Ⅱ级,年龄1个月~3岁。按照年龄分为婴儿组(1~12个月)和幼儿组(1~3岁),再按口服水合氯醛的剂量随机分为4组:婴儿1组:给予10%水合氯醛0.5 m L/kg;婴儿2组:给予10%水合氯醛1 m L/kg;幼儿1组:给予10%水合氯醛0.5 m L/kg;幼儿2组:给予10%水合氯醛1 m L/kg。记录患儿服用水合氯醛后的入睡时间、入睡后脑电双频指数(BIS)及镇静失败率。记录实施镇静时整个过程中患儿呛咳反应、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婴儿1组与婴儿2组比较,婴儿2组入睡时间缩短(P<0.05),镇静失败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1组与幼儿2组比较,幼儿2组入睡时间缩短且镇静失败率降低(P<0.05);各组间BIS、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睡眠剥夺情况下水合氯醛用于眼科婴儿的镇静适合剂量为0.5 m L/kg,用于幼儿的适合剂量为1 m L/kg,适合剂量下均可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015年10期 v.18 1204-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0 ] - 丛雪;陈宏志;白璐;赵越;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肥胖患者的肌松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BMI≥35 kg/m2择期行腹腔镜胃减容(sleeve)手术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IBW组和TBW组。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BMI 20~24 kg/m2的10例患者为对照组,IBW组按照理想体重、TBW组与对照组按照总体重分别给予0.15 mg/kg顺苯磺阿曲库铵,采用肌松监测仪进行拇内收肌肌松监测。采用静脉快速诱导麻醉、静脉复合笑气维持麻醉。记录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肌松药注毕后到T1抑制达到90%的时间(TOF中T2消失时)]、肌松药的持续时间(T1消失到T1%恢复到对照25%的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评级。结果 TBW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IBW组和对照组(P<0.05),IBW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W组的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IBW组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行胃束带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笑气麻醉,所需顺苯磺阿曲库铵的剂量应该按照IBW计算,虽然延长起效时间,但不影响插管条件和手术操作,同时缩短了肌松恢复时间,不会造成肌松残余,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10期 v.18 1207-1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0 ] - 梁维;熊威威;王华;
目的探讨分析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高血压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择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h),对照组给予相等量的0.9%生理盐水泵入。分别观察注药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拔管前1 min(T4)、拔管后1 min(T5)时的血压、心率(HR)、术后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情况,以及拔管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T5时的血压及心率比T0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时的血压、心率较T0时明显下降,但T2~T5时血压及心率较T0时升高(P<0.05)。两组患者T0、T1时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2~T5时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R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的高血压患者可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效应,有助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2015年10期 v.18 121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6 ] - 李辉;
目的观察服用米氮平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的情绪改善及病情变化。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支架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共计160例,随机分为米氮平+心理护理组(联合组)40例,米氮平组40例,心理护理组40例,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除给予一般护理之外,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米氮平组应用米氮平及一般常规护理;联合组应用米氮平联合一般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周末,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评价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并予以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米氮平组及心理护理组的焦虑评分分别为14.21±7.84、23.03±10.1、22.85±9.15,抑郁评分分别为14.71±9.96、28.05±10.18、27.35±10.75,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改善较其他组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而焦虑较治疗前加重(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可改善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2015年10期 v.18 1214-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