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春青;高正兴;卢桂龙;韩磊;任建鸿;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对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生存时间及VEGF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VEGF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及脑转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DCR高于对照组(53. 33%vs. 26. 67%,86. 67%vs. 63. 33%)(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66. 67%vs. 40. 00%,40. 00%vs. 16. 67%,26. 67%vs. 6. 67%)(P <0. 05)。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VEGFC蛋白水平[(87. 51±10. 36)、(78. 42±9. 48)、(50. 17±7. 34) pg/ml]低于对照组[(160. 37±18. 95)、(129. 74±11. 87)、(89. 74±10. 23) pg/ml](P <0. 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蛋白尿、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脑转移2例(6. 67%),对照组脑转移5例(16. 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年后,观察组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 00%vs. 33. 33%,P <0. 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可以提高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脑转移发生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2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5 ] - 白洁;英子伟;赵林;李伟杰;王聪;谢贤鑫;姜大庆;
目的观察大黄素甲醚对乳腺癌细胞存活及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培养时间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CF-7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干扰后HCC1937、MCF-7细胞凋亡率。qRT-PCR检测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的miR-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甲醚、miR-21 mimics、miR-21 inhibitor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结果 CCK-8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 <0. 05),5μmol/L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在培养48、72、96 h后,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 <0. 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P <0. 05)。qRT-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miR-21表达降低(P <0. 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给予miR-21 mimics干扰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降低(P <0. 05),给予miR-21 inhibitor干扰的HCC1937、M 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P <0. 05)。结论大黄素甲醚通过下调miR-21调控PDCD4蛋白表达杀伤乳腺癌细胞。
2019年02期 v.2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2 ] - 唐荣彬;王若雨;吕金燕;朱金明;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经过我院确诊的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剂量组(氟维司群500 mg组,31例)和低剂量组(氟维司群250 mg组,37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高剂量组的部分缓解率为9. 7%,疾病稳定率为38. 7%;低剂量组的部分缓解率为8. 1%,疾病稳定率为35. 1%。高剂量组的客观有效率(9. 7%vs. 8. 1%,P=0. 82)和临床获益率(48. 4%vs.43. 2%,P=0. 67)均略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的中位PFS时间为5. 5个月,对照组的中位PFS时间为4. 9个月,两组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4,P=0. 04)。两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恶心、头痛、潮热及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500 mg氟维司群可改善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9年02期 v.2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8 ] - 白启轩;翟莉莉;蔡勇;王辉;于久飞;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对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FOLFOX化疗方案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随访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V-ATPase蛋白的表达情况,近期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术后1、2、3年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V-ATPase阳性率和术后1、2、3年的总体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V-ATPase阳性表达患者术后1、2、3年的DFS率均显著高于V-ATPase阴性表达患者(P <0. 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能够提高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近期疗效,延长V-ATPase阳性表达结肠癌患者DFS,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9年02期 v.22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8 ] - 万亮;王小锐;郭文艳;董玥颖;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胸腔镜食管癌(EC)根治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在胸腔镜下行EC根治术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行双腔管气管插管,单肺控制呼吸。观察组泵入Dex 1μg/kg,对照组泵入生理盐水0. 5 ml/kg,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在麻醉诱导前(T_0)、手术结束时(T_1)、术后24 h (T_2)、术后72 h (T_3)测量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集颈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在T_1时,观察组患者M AP、HR低于对照组(P <0. 05),T_1~T_3时,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Dex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EC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2019年02期 v.22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9 ] - 孙玉秀;邱月;项博文;汪忠淼;秦宝丽;
目的研究miR-140-5p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MG-63及U2OS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qRT-PCR及免疫原位杂交法检测miR-140-5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qRT-PCR检测miR-140-5p在骨肉瘤细胞M G-63、U2OS及正常成骨细胞系hFOB 1. 19中的表达;在MG-63、U2OS细胞中转染miR-140-5p mimic以上调miR-140-5p的表达,qRT-PCR确认转染成功; 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miR-140-5p表达水平对骨肉瘤细胞MG-63、U2OS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140-5p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降低;与正常成骨细胞系h FOB 1. 19比较,miR-140-5p在骨肉瘤细胞MG-63、U2OS中表达降低;在MG-63、U2OS中转染miR-140-5p mimic后,miR-140-5p表达升高,M G-63、U2OS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下降。结论 miR-140-5p在骨肉瘤组织及细胞系MG-63、U2OS中表达下降,上调其表达水平可抑制MG-63、U2OS细胞侵袭转移。
2019年02期 v.22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3 ] - 张霞;边吉来;张斌;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符合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给予五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ALT、AST水平变化,并随访下一周期化疗前肝功能合格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血ALT均降低[(48. 86±18. 20) U/L vs.(122. 92±28. 02) U/L,(57. 76±17. 92) U/L vs.(121. 37±22. 89) U/L,P <0. 01],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AST均降低[(57. 31±21. 07) U/L vs.(135. 06±25. 21) U/L,(68. 05±20. 28) U/L vs.(135.26±21. 22) U/L,P <0. 01],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下一周期化疗前肝功能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7. 22%vs. 76. 32%,P <0. 01)。结论五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降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ALT、AST水平,疗效良好。
2019年02期 v.22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3 ] - 牛文辉;张少华;张磊;赵莲英;李红艳;徐会志;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对混合痔手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12月因肛肠疾病择期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7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而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单一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麻醉阻滞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SpO_2、HR)比较、各时点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的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虽然联合组的直肠牵拉反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患者术后VAS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均出现惊厥、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而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痔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术后恢复和疼痛感,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22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4 ] - 王倩琳;张志军;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为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接受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评价患者苏醒质量,于麻醉前及拔管后1 h、3 h、6 h、24 h,采用短期方向记忆注意力试验(SOMCT)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苏醒质量得分变化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时间×分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拔管时、拔管15 min的Steward苏醒评分及拔管后1 h、3 h时SOM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拔管3 h、6 h、24 h时SOMCT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拔管6 h、24 h时SOMCT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可能导致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下降,但该症状能够迅速改善。
2019年02期 v.22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97 ] - 陈杰;祁天明;董晓光;孙赫;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品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反跳率、治愈率、心肌酶谱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62. 75±19. 37) min vs.(70. 54±18. 06) min,(185. 48±23. 21) min vs.(197. 20±26. 87) min,(10. 35±2. 07) d vs.(13. 24±2. 33) d],反跳率低于对照组(5. 76%vs. 19. 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94. 23%vs. 88. 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IL-6:(78. 53±16. 18) ng/L vs.(88. 47±19. 85) ng/L,IL-8:(53. 02±10. 39) ng/L vs.(67. 29±9. 25) ng/L,TNF-α:(61. 52±17. 54)μg/L vs.(68. 79±18. 63)μg/L]、心肌损伤指标水平[LDH:(123. 17±54. 36) U/L vs.(154. 63±57. 31) U/L,CK:(102. 76±33. 79) U/L vs.(120. 79±34. 83) U/L,CK-M B:(31. 15±5. 39) U/L vs.(35. 27±6. 08) U/L,AST:(28. 41±5. 02) U/L vs.(39. 53±6. 17) U/L,α-HBD:(63. 24±11. 57) U/L vs.(80. 83±17. 52) U/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可有效提高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减少心肌损伤,疗效较好。
2019年02期 v.22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80 ] - 康锐;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90例HFpE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比索洛尔片干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NT-proBNP、整体心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E峰值、Em峰值和E/A值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A峰值、E/Em、IVRT、LAD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6M WT)大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结束时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 LHFQ)评分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HFpEF的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更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临床不良事件。
2019年02期 v.22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3 ] - 于子涵;陈凌;肖静;唐与浓;宫大为;
目的探讨四联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临床确诊的胃溃疡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三联药物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四联药物方案,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2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 8%,高于对照组的7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治疗后HP清除率(84. 4%)显著高于对照组(58.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3%vs. 27. 1%),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 2%vs. 18. 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联药物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治疗后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年02期 v.2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53 ] - 马秋实;李彤;王娜;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淤积症新生儿,共72例,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儿(36例)苯巴比妥+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36例)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患儿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γ-GGT、AST、ALT、DBIL、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黄疸指数为(12. 26±3. 27) mg/d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 80±3. 62) mg/dl (P <0. 05);观察组患儿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且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 44%vs.77. 78%,P <0. 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3. 89%。结论熊去氧胆酸、苯巴比妥在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中,可使患儿肝功能获得更大程度改善,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促进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获得更快缓解,提高总体疗效,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2019年02期 v.22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3 ] - 广妍鹭;矫承媛;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41例食积咳嗽患儿,观察组69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保和散,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咳嗽、纳呆腹胀、便秘、便臭及手足心热等相关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 75%vs. 80. 56%,P=0. 03)。观察组患者咳嗽、咯痰、纳呆腹胀和手足心热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9年02期 v.2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70 ]
- 唐锴;卫蓉芸;姜晔滢;王真;谭宁华;
长时间接触光学显示器可导致视屏终端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s,VDTs),随着屏幕终端的普及,患病人群正不断扩大。本文综述了目前以滴眼液为主体的VDTs药物治疗手段,归纳了各种针对VDTs的代表性西药类和中药类滴眼液的主要成分、适用症状、药理机制、功效及注意事项等,综合分析各类VDTs滴眼液的特点、研发价值与市场前景,为有关产业的发展与VDTs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2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7 ] - 徐秀丽;马金柱;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挑战是治疗耐药性和疾病进展。"癌症干细胞"理论研究认为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是癌症形成的种子,在乳腺癌的起始、复发和化学或放射疗法抗性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消除BCSCs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化疗和放射疗法不能有效地根除BCSCs,"智能"纳米载体通过克服它们的生物利用度问题,在特异性和有效抗BCSCs治疗方面可以将BCSCs与其他乳腺癌细胞区分开,在靶向所需部位时更精确,最大化了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不良反应。本综述概括了BCSCs的起源、生物标志物及其耐药机制,然后讨论了纳米药物载体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2019年02期 v.22 198-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1 ] - 陶娌娜;曲晓宇;张四喜;宋燕青;
阿巴洛帕肽(Abaloparatide)是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R1)的选择性激动剂,于2017年4月28日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适用于处于骨折风险或对其他治疗药物无效的绝经后妇女。临床研究表明,阿巴洛帕肽能显著增加骨密度,降低绝经后女性椎体和非椎体新发骨折的发生率和风险。本文对该药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征、临床疗效、安全性、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2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2 ] - 方宝霞;乌月;李鹏;王林海;陈富超;
瑞巴派特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近年来,研究者对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NSAID诱导的胃肠损伤、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的胃溃疡、内镜手术后的胃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效应进行了基础、临床研究,对瑞巴派特的多重药理作用进行了分子水平机制的探讨。本文就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2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218 ] - 刘宝刚;李晓玲;闫素英;
目的了解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的研究概况,客观反映各国家、机构以及研究者在安全警示这一领域的研究程度和影响作用,分析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全面化的视角。方法通过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检索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86年至2018年6月4日,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相关文献在国家/地区、机构、研究者、领域高被引论文、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共检索得到463条结果,美国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研究数量最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占57. 67%,其他国家占比均不超过10%,中国排名第16;发文量与引文数在2009-2011年爆发式增长。以《Journal of the AmericanM 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为首的10种刊物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发文量最高的研究者是Bates DW,其科研成果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参考对象。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用药安全、系统回顾、门诊患者设施等研究。结论本文的文献分析对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领域进行了梳理,发现该领域处于发展阶段,美国是该领域的研究主体。本文为今后开展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课题提供了全景式的角度,为以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9年02期 v.22 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