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课堂

  • 胃癌的靶向治疗

    郑锐滨;李勇;

    目前,胃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进展期胃癌的化疗方案都较为单一,总生存时间仍较差,同时,几乎没有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用于治疗胃癌。对于肿瘤分子特征研究包括HER2、EGFR、FGFR2、MET、PI3K和其他癌基因及候选生物标志物和肿瘤驱动因子位点等,本文对其关键突变位点、蛋白表达、治疗影响以及可能影响蛋白表达的途径进行介绍。

    2019年02期 v.22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8 ]

论著

  • 抗VEGF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生存时间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宋春青;高正兴;卢桂龙;韩磊;任建鸿;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对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生存时间及VEGF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VEGF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及脑转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DCR高于对照组(53. 33%vs. 26. 67%,86. 67%vs. 63. 33%)(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66. 67%vs. 40. 00%,40. 00%vs. 16. 67%,26. 67%vs. 6. 67%)(P <0. 05)。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VEGFC蛋白水平[(87. 51±10. 36)、(78. 42±9. 48)、(50. 17±7. 34) pg/ml]低于对照组[(160. 37±18. 95)、(129. 74±11. 87)、(89. 74±10. 23) pg/ml](P <0. 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蛋白尿、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脑转移2例(6. 67%),对照组脑转移5例(16. 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年后,观察组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 00%vs. 33. 33%,P <0. 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可以提高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降低脑转移发生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2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15 ]
  • 大黄素甲醚通过调控miR-21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存、促进其凋亡

    白洁;英子伟;赵林;李伟杰;王聪;谢贤鑫;姜大庆;

    目的观察大黄素甲醚对乳腺癌细胞存活及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CCK-8试验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培养时间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CF-7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干扰后HCC1937、MCF-7细胞凋亡率。qRT-PCR检测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的miR-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黄素甲醚、miR-21 mimics、miR-21 inhibitor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结果 CCK-8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 <0. 05),5μmol/L大黄素甲醚处理的HCC1937、M CF-7乳腺癌细胞,在培养48、72、96 h后,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 <0. 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大黄素甲醚培养48 h的HCC1937、MCF-7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P <0. 05)。qRT-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miR-21表达降低(P <0. 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μg/ml大黄素甲醚干预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给予miR-21 mimics干扰的HCC1937、M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降低(P <0. 05),给予miR-21 inhibitor干扰的HCC1937、M CF-7细胞PDCD4蛋白表达升高(P <0. 05)。结论大黄素甲醚通过下调miR-21调控PDCD4蛋白表达杀伤乳腺癌细胞。

    2019年02期 v.22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2 ]
  • 不同剂量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唐荣彬;王若雨;吕金燕;朱金明;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经过我院确诊的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剂量组(氟维司群500 mg组,31例)和低剂量组(氟维司群250 mg组,37例)。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高剂量组的部分缓解率为9. 7%,疾病稳定率为38. 7%;低剂量组的部分缓解率为8. 1%,疾病稳定率为35. 1%。高剂量组的客观有效率(9. 7%vs. 8. 1%,P=0. 82)和临床获益率(48. 4%vs.43. 2%,P=0. 67)均略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的中位PFS时间为5. 5个月,对照组的中位PFS时间为4. 9个月,两组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04,P=0. 04)。两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恶心、头痛、潮热及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500 mg氟维司群可改善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9年02期 v.2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8 ]
  • 奥美拉唑对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FOLFOX化疗方案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白启轩;翟莉莉;蔡勇;王辉;于久飞;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对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FOLFOX化疗方案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OX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随访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V-ATPase蛋白的表达情况,近期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术后1、2、3年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V-ATPase阳性率和术后1、2、3年的总体DF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V-ATPase阳性表达患者术后1、2、3年的DFS率均显著高于V-ATPase阴性表达患者(P <0. 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能够提高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近期疗效,延长V-ATPase阳性表达结肠癌患者DFS,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9年02期 v.22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8 ]
  • 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万亮;王小锐;郭文艳;董玥颖;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胸腔镜食管癌(EC)根治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在胸腔镜下行EC根治术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行双腔管气管插管,单肺控制呼吸。观察组泵入Dex 1μg/kg,对照组泵入生理盐水0. 5 ml/kg,术后给予自控镇痛泵。在麻醉诱导前(T_0)、手术结束时(T_1)、术后24 h (T_2)、术后72 h (T_3)测量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集颈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在T_1时,观察组患者M AP、HR低于对照组(P <0. 05),T_1~T_3时,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Dex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EC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2019年02期 v.22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69 ]
  • miR-140-5p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孙玉秀;邱月;项博文;汪忠淼;秦宝丽;

    目的研究miR-140-5p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肉瘤细胞MG-63及U2OS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qRT-PCR及免疫原位杂交法检测miR-140-5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qRT-PCR检测miR-140-5p在骨肉瘤细胞M G-63、U2OS及正常成骨细胞系hFOB 1. 19中的表达;在MG-63、U2OS细胞中转染miR-140-5p mimic以上调miR-140-5p的表达,qRT-PCR确认转染成功; 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miR-140-5p表达水平对骨肉瘤细胞MG-63、U2OS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140-5p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降低;与正常成骨细胞系h FOB 1. 19比较,miR-140-5p在骨肉瘤细胞MG-63、U2OS中表达降低;在MG-63、U2OS中转染miR-140-5p mimic后,miR-140-5p表达升高,M G-63、U2OS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下降。结论 miR-140-5p在骨肉瘤组织及细胞系MG-63、U2OS中表达下降,上调其表达水平可抑制MG-63、U2OS细胞侵袭转移。

    2019年02期 v.22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3 ]
  • 五酯胶囊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张霞;边吉来;张斌;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符合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给予五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ALT、AST水平变化,并随访下一周期化疗前肝功能合格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血ALT均降低[(48. 86±18. 20) U/L vs.(122. 92±28. 02) U/L,(57. 76±17. 92) U/L vs.(121. 37±22. 89) U/L,P <0. 01],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AST均降低[(57. 31±21. 07) U/L vs.(135. 06±25. 21) U/L,(68. 05±20. 28) U/L vs.(135.26±21. 22) U/L,P <0. 01],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下一周期化疗前肝功能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7. 22%vs. 76. 32%,P <0. 01)。结论五酯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降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ALT、AST水平,疗效良好。

    2019年02期 v.22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3 ]
  • 小剂量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对混合痔手术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牛文辉;张少华;张磊;赵莲英;李红艳;徐会志;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对混合痔手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12月因肛肠疾病择期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75例。联合组患者采用小剂量2%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而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单一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麻醉阻滞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SpO_2、HR)比较、各时点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的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虽然联合组的直肠牵拉反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患者术后VAS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均出现惊厥、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而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痔手术中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联合两点扇形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术后恢复和疼痛感,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年02期 v.22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4 ]
  • 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王倩琳;张志军;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为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接受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评价患者苏醒质量,于麻醉前及拔管后1 h、3 h、6 h、24 h,采用短期方向记忆注意力试验(SOMCT)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苏醒质量得分变化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时间×分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拔管时、拔管15 min的Steward苏醒评分及拔管后1 h、3 h时SOMC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拔管3 h、6 h、24 h时SOMCT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拔管6 h、24 h时SOMCT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可能导致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下降,但该症状能够迅速改善。

    2019年02期 v.22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97 ]
  • 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陈杰;祁天明;董晓光;孙赫;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品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品联合长托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反跳率、治愈率、心肌酶谱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62. 75±19. 37) min vs.(70. 54±18. 06) min,(185. 48±23. 21) min vs.(197. 20±26. 87) min,(10. 35±2. 07) d vs.(13. 24±2. 33) d],反跳率低于对照组(5. 76%vs. 19. 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94. 23%vs. 88. 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IL-6:(78. 53±16. 18) ng/L vs.(88. 47±19. 85) ng/L,IL-8:(53. 02±10. 39) ng/L vs.(67. 29±9. 25) ng/L,TNF-α:(61. 52±17. 54)μg/L vs.(68. 79±18. 63)μg/L]、心肌损伤指标水平[LDH:(123. 17±54. 36) U/L vs.(154. 63±57. 31) U/L,CK:(102. 76±33. 79) U/L vs.(120. 79±34. 83) U/L,CK-M B:(31. 15±5. 39) U/L vs.(35. 27±6. 08) U/L,AST:(28. 41±5. 02) U/L vs.(39. 53±6. 17) U/L,α-HBD:(63. 24±11. 57) U/L vs.(80. 83±17. 52) U/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可有效提高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减少心肌损伤,疗效较好。

    2019年02期 v.22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80 ]
  • 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治疗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对照研究

    康锐;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治疗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90例HFpE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比索洛尔片干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NT-proBNP、整体心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E峰值、Em峰值和E/A值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A峰值、E/Em、IVRT、LAD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6M WT)大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和治疗结束时明尼苏达生活质量(M LHFQ)评分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HFpEF的效果优于美托洛尔,更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临床不良事件。

    2019年02期 v.22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3 ]
  • 四联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于子涵;陈凌;肖静;唐与浓;宫大为;

    目的探讨四联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临床确诊的胃溃疡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三联药物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四联药物方案,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2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 8%,高于对照组的7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治疗后HP清除率(84. 4%)显著高于对照组(58.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3%vs. 27. 1%),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 2%vs. 18. 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联药物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治疗后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年02期 v.2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53 ]
  • 熊去氧胆酸与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马秋实;李彤;王娜;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治疗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淤积症新生儿,共72例,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儿(36例)苯巴比妥+蓝光照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36例)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患儿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γ-GGT、AST、ALT、DBIL、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黄疸指数为(12. 26±3. 27) mg/d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 80±3. 62) mg/dl (P <0. 05);观察组患儿日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且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 44%vs.77. 78%,P <0. 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3. 89%。结论熊去氧胆酸、苯巴比妥在新生儿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中,可使患儿肝功能获得更大程度改善,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促进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获得更快缓解,提高总体疗效,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2019年02期 v.22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随机对照研究

    广妍鹭;矫承媛;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141例食积咳嗽患儿,观察组69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保和散,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咳嗽、纳呆腹胀、便秘、便臭及手足心热等相关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 75%vs. 80. 56%,P=0. 03)。观察组患者咳嗽、咯痰、纳呆腹胀和手足心热的症状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食积咳嗽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9年02期 v.2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70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19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

    2019年02期 v.22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原名《辽宁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重要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0070,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16/R,邮发代号:8-36。本刊发表周期短,对省部级及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欢迎投稿。

    2019年02期 v.22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药学研究

  • 《中国药典》2010版与2015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两种制剂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贾辉;姚东;王作君;张敬一;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复方碘溶液稀释液和盐酸环丙沙星鱼肝油滴鼻乳的检测结果。方法以复方碘溶液稀释液和盐酸环丙沙星鱼肝油滴鼻乳两种制剂为研究对象,采用薄膜过滤法,分别依照两版药典给出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逐个建立方法学并进行3次验证,并对药品中微生物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的方法学建立和验证过程不尽相同,但检测结果一致。2015年版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与2010版相比较而言,结果显示更灵敏,易观察,也更科学合理。结论 2015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更适合药物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019年02期 v.22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6 ]
  •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麦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

    陶健;王小龙;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麦颗粒中的尿囊素、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_(18)(4. 6 mm×250 mm,5μm);以乙腈-0. 5%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结果尿囊素、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 87~96. 75μg/ml (r=0. 999 9)、1. 29~32. 25μg/ml(r=0. 999 3)、0. 73~18. 25μg/ml (r=0. 999 2)、1. 56~39. 00μg/ml (r=0. 999 8)、1. 19~29. 75μg/ml (r=0. 999 6)和0. 86~21. 50μg/ml (r=0. 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46%、98. 28%、96. 97%、98. 55%、97. 99%、97. 26%,RSD分别为1. 10%、0. 96%、1. 43%、1. 29%、0. 77%、1. 36%。结论所建立的HPLC波长切换法可同时测定参麦颗粒中尿囊素、原儿茶醛、儿茶素、表儿茶素、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含量,可以为参麦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19年02期 v.22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0 ]
  • HPLC法测定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中杂质β-环糊精的含量

    李闻新;张余;部实;张福林;

    目的建立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中杂质β-环糊精(β-C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4. 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为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30℃;漂移管温度70℃;气体(N2)压力30 psi。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SBE-β-CD和β-CD能完全分离;β-CD在0. 078 23~0. 234 7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4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5. 8%(RSD=4. 8%)。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中β-环糊精的测定。

    2019年02期 v.22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0 ]

临床药学

  • 探讨分级药学监护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侯继秋;张红梅;付秀娟;辛秀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分级药学监护的工作模式。方法根据COPD临床诊治指南制定分级药学监护标准,确定分级药学监护内容。将2016年1-12月入院患者随机分为监护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级标准对监护组患者实施不同级别的药学监护并建立患者档案,将两组患者从有效性(肺功能指标FEV_1/FVC、FEV_1%预计值和住院时间)、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肺功能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 <0. 05);监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9. 5±2. 99) d vs.(11. 4±2. 57) d,P<0. 05];监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4. 11%vs. 85. 33%,P <0. 05);监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 5%vs. 15. 06%,P <0. 05)。结论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分级药学监护,能找到重点监护对象,提高药学监护质量和药学监护水平,量化临床药师工作。

    2019年02期 v.22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54 ]

安全用药

  • 药师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实践

    邝植雄;邝宇华;李美正;李慧超;陈健达;

    目的分析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中的干预效果。方法药师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分析我院2017年3-5月(干预前)和2018年3-5月(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的消耗数据。收集干预前1 268例、干预后1 338例出院患者病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结果通过药学干预,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由11. 18%降至9. 87%,临床使用率由47. 63%降至38. 74%,使用强度由31. 38 DDD降至24. 90 DDD,总合理使用率由42. 27%提高到66. 74%,超适应证用药、超浓度给药、给药剂量不适宜、联用无冲管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溶媒选择不当、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也有所减少。结论药师通过干预临床用药,可以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

    2019年02期 v.22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80 ]
  • 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计量研究

    孙盼盼;张宁;刘艳霞;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热毒宁"、"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过敏反应"、"Reduning"、"Reduning injection"、"Adverse reaction"、"Naphylaxis"等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截至2018年4月的相关文献,经EndNoteX7软件去重和人工排除后,针对患者的信息(性别、年龄、过敏史、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2 188例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8岁以下的患者多见。3岁以下婴幼儿每日给予2、4、5、6、8、10 ml剂量都有发生ADR的报道; ADR发生时间最长为7 d,最短为2 min,以30 min内发生最多见;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转归一般为痊愈和好转。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所致ADR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重点关注18岁以下患者,尽量避免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规范联合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019年02期 v.22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8 ]

综述

  • 视屏终端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唐锴;卫蓉芸;姜晔滢;王真;谭宁华;

    长时间接触光学显示器可导致视屏终端综合征(Video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s,VDTs),随着屏幕终端的普及,患病人群正不断扩大。本文综述了目前以滴眼液为主体的VDTs药物治疗手段,归纳了各种针对VDTs的代表性西药类和中药类滴眼液的主要成分、适用症状、药理机制、功效及注意事项等,综合分析各类VDTs滴眼液的特点、研发价值与市场前景,为有关产业的发展与VDTs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2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7 ]
  • 乳腺癌干细胞化学抗性及纳米载体的应用

    徐秀丽;马金柱;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目前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挑战是治疗耐药性和疾病进展。"癌症干细胞"理论研究认为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是癌症形成的种子,在乳腺癌的起始、复发和化学或放射疗法抗性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消除BCSCs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化疗和放射疗法不能有效地根除BCSCs,"智能"纳米载体通过克服它们的生物利用度问题,在特异性和有效抗BCSCs治疗方面可以将BCSCs与其他乳腺癌细胞区分开,在靶向所需部位时更精确,最大化了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不良反应。本综述概括了BCSCs的起源、生物标志物及其耐药机制,然后讨论了纳米药物载体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现状。

    2019年02期 v.22 198-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1 ]
  • 骨质疏松症新药——阿巴洛帕肽

    陶娌娜;曲晓宇;张四喜;宋燕青;

    阿巴洛帕肽(Abaloparatide)是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R1)的选择性激动剂,于2017年4月28日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适用于处于骨折风险或对其他治疗药物无效的绝经后妇女。临床研究表明,阿巴洛帕肽能显著增加骨密度,降低绝经后女性椎体和非椎体新发骨折的发生率和风险。本文对该药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征、临床疗效、安全性、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2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2 ]
  • 瑞巴派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方宝霞;乌月;李鹏;王林海;陈富超;

    瑞巴派特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近年来,研究者对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NSAID诱导的胃肠损伤、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的胃溃疡、内镜手术后的胃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效应进行了基础、临床研究,对瑞巴派特的多重药理作用进行了分子水平机制的探讨。本文就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019年02期 v.22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218 ]
  • 基于SCI的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刘宝刚;李晓玲;闫素英;

    目的了解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的研究概况,客观反映各国家、机构以及研究者在安全警示这一领域的研究程度和影响作用,分析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全面化的视角。方法通过检索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检索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相关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86年至2018年6月4日,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相关文献在国家/地区、机构、研究者、领域高被引论文、研究热点和前沿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共检索得到463条结果,美国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研究数量最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占57. 67%,其他国家占比均不超过10%,中国排名第16;发文量与引文数在2009-2011年爆发式增长。以《Journal of the AmericanM 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为首的10种刊物在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发文量最高的研究者是Bates DW,其科研成果可以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参考对象。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用药安全、系统回顾、门诊患者设施等研究。结论本文的文献分析对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领域进行了梳理,发现该领域处于发展阶段,美国是该领域的研究主体。本文为今后开展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课题提供了全景式的角度,为以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9年02期 v.22 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8 ]

药房·药事管理

  • 合理使用注射剂规格与药物经济性和安全性探讨分析

    陈红英;陶娌娜;张杰;宋燕青;张永凯;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注射剂一品两规药品临床使用情况,探讨选用适宜的药品规格与患者用药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关系。方法从我院信息中心调取2017年3-11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品两规药品医嘱信息,汇总相关药品消耗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一品两规药品有30种,选用药品规格不适宜医嘱涉及的药品有16种,共计42 715条医嘱,选药不适宜医嘱32 981条,占比为77. 21%,若改用适宜规格药品可减少配置药品支数478 263支,节省药品费用600. 01万元。结论临床医师在确定治疗方案时除注重药物疗效外,亦应重视配伍药物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019年02期 v.22 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1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一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专业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月刊,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行。《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主要反映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评价、用

    2019年02期 v.22 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