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课堂

  • 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

    李枚娟;王预立;林杉镱;杨亚莉;黄卫斌;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需对房颤患者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在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利伐沙班在特殊人群房颤中的应用,为临床医护人员在房颤患者中如何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供指导。

    2019年10期 v.22 100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1 ]

论著

  • 青蒿素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王朦;贾国存;成怡冰;王海军;刘炜;郭亚琼;

    目的分析青蒿素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4例AML患儿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4株为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12.5、25.0、50.0μg/ml青蒿琥酯),细胞计数法观察72 h内细胞生长趋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P-AKT、Bcl-2、Bax、caspase-3、PTEN)的表达。结果 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 24 h内细胞存活率≥80%,对照组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 48~72 h细胞存活率仍≥70%,而实验组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培养48 h细胞存活率均降至50%以下,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青蒿琥酯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AML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凋亡,且25.0μg/ml组、50.0μg/ml组的细胞存活率低于12.5μg/ml组及对照组(P<0.05),25.0μg/ml组、50.0μg/ml组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实验组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的PI3K、P-AKT、Bcl-2均明显下调(P<0.05),而Bax、caspase-3、PTEN表达上调(P<0.05),且青蒿琥酯浓度为25.0μg/ml组各项指标变化最明显,AK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青蒿素类衍生物青蒿琥酯可经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其Bcl-2、Bax、caspase-3、PTEN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促进人AML细胞凋亡,25μg/ml浓度时效果较佳。

    2019年10期 v.22 1014-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二苯乙烯苷调控MAPKs信号通路诱导大肠癌SW116细胞凋亡

    雷锐;刘艳;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HSG)对大肠癌SW11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SW116细胞,采用不同剂量(0、5、10、20、40、80、120 mmol/L)THSG处理SW116细胞,CCK8法分析不同剂量药物处理24、48、72 h后细胞的存活率;不同浓度(0、10、20、40 mmol/L)THSG干预SW116细胞24 h后,Annexin/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SW116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W116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Pro-caspase 3的表达及MAPKs信号通路p38、ERK、JNK的磷酸化水平;p38、ERK、JNK特异性抑制剂干预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抑制剂对p38、ERK、JNK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THSG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大肠癌SW116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THSG干预SW116细胞后,Cleaved PARP表达显著升高、Pro-caspase 3表达显著降低,胞内p38和JN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然而ER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特异性抑制剂阻断ERK激活,可以增强THSG诱导SW116细胞凋亡,特异性阻断p38、JNK活化,能够部分逆转THSG对p38和JNK磷酸化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THSG通过激活p38和JNK信号传导,抑制ERK信号途径,诱导大肠癌SW116细胞凋亡。

    2019年10期 v.22 1019-1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香叶木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治疗早期骨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

    丁洪志;穆培;许志兴;丁欢;陆雄伟;

    目的验证香叶木素治疗早期骨关节炎(O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人体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标本,通过ACLT法手术建立小鼠骨关节炎模型,通过组织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量,通过显微CT检测小鼠软骨下骨结构变化。通过CCK-8法检测香叶木素对BMMs细胞的细胞毒性;通过细胞因子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s)分化成破骨细胞,建立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将其分为单纯诱导组及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诱导组;通过TRAP染色检测香叶木素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PCR法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标记基因(TRAP,CTSK)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人体标本中,患侧软骨下骨标本中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健侧(P<0.05)。在小鼠骨关节炎模型中,术后小鼠的胫骨平台软骨下骨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5),小鼠膝关节软骨下骨显微CT扫描结果显示,术后的软骨下骨呈现明显的骨质疏松表现;通过CCK-8法对BMMs的活性检测,在香叶木素浓度为20μmol/L以上的处理组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余浓度的处理组培养至5 d仍未见明显细胞毒性;TRAP染色结果显示,成破骨细胞分化诱导7~9 d后,香叶木素(5μmol/L)诱导组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CR检测显示,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在香叶木素(2.5μmol/L)诱导组表达水平已经明显降低(P<0.05)。结论①小鼠模型中,早期OA的软骨下骨成骨质疏松样改变,人体晚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中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降低;②香叶木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因此,推测香叶木素有望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降低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丢失,进而对早期骨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19年10期 v.22 1023-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5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5 ]
  • 柚皮素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

    徐楠;冯健;邹坪益;

    目的系统评价柚皮素对血脂水平的影响,为高血脂及相关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资料。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Springer、Cochrane,查找柚皮素干预动物实验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12月16日。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16篇,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柚皮素干预组TC (SMD=-1.42,95%CI:-2.16~-0.68)、TG (SMD=-1.37,95%CI:-2.05~-0.68)均低于模型组,HDL-C (SMD=0.63,95%CI:-0.02~1.28)、LDL-C (SMD=-0.18,95%CI:-0.90~0.54)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增大柚皮素干预量,TC、TG、HDL-C无明显改变。结论柚皮素具有降低TG、TC的作用,但对血浆LDC-C、血浆HDL-C变化无明显影响,且增大柚皮素干预剂量,降脂效果无明显改变。

    2019年10期 v.22 1030-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4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1 ]
  • 替吉奥单药与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化疗的临床研究

    苏卓彬;赵轶峰;杨永江;王晓元;黄迪;任惠敏;李曙光;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与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D2根治术后组织学证实的100例Ⅱ期、ⅢA期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替吉奥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无复发生存期、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2.73%、2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无复发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及2年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下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腹泻及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中使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效果显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019年10期 v.22 1036-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春生;潘科;谢铁强;刘旭;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6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地佐辛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术后3 h、12 h、24 h 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变化,术前及术后12 h、24 h MMSE评分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12 h、24 h 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后3 h降低,且术后24 h较术后12 h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 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 h、24 h 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而术后24 h较术后12 h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 h、24 h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水平较术前升高,而术后24 h较术后12 h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血清NE和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镇痛和镇静效果良好,可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及减轻应激反应。

    2019年10期 v.22 1040-1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8 ]
  • 依达拉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CD的预防作用及其对脑损伤相关蛋白的影响

    向继林;姚富;张宇;杨波;税云华;江雪;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防作用及其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 mg。对比两组患者术前24 h (T_0)、术后24 h (T_1)、术后7 d (T_2)时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对比两组患者T_0、T_1时血清S100-β蛋白、NSE、GFAP水平及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_1、T_2时MMSE评分均低于T_0时(P<0.05)。观察组患者T_1、T_2时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时S100-β蛋白、NSE、GFAP水平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患者T_1时S100-β蛋白、NSE、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依达拉奉可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CD发生率,改善MMSE评分,降低血清S100-β蛋白、NSE、GFAP水平。

    2019年10期 v.22 1044-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6 ]
  • 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在急诊术后黏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的应用

    刘仕杰;李兴海;邵建富;李立坤;

    目的探讨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在急诊术后黏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70例急诊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术中应用,比较两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胀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22.35%、3.5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腹胀缓解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4.85±6.51)h、(54.85±6.51)h、(24.12±3.90)h、(16.93±2.42)d;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腹胀缓解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2.93±4.25)h、(50.17±6.52)h、(15.20±2.84)h、(12.03±1.87)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48 h PCT、CRP、TNF-α水平分别为(39.55±5.72)ng/L、(17.30±3.56)mg/L、(3.76±1.80)ng/L,观察组为(17.30±2.39)ng/L、(10.74±2.18)mg/L,(1.22±1.46)n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结论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用于急诊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2019年10期 v.22 1048-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枸橼酸钠抗凝在中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评价

    刘清林;王迎莉;王志方;

    目的评价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中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ICU与肾内科需行CBP治疗的中高危出血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无抗凝技术;观察组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回血压、引血压、滤器压及跨膜压(TM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回血压、引血压、滤器压及跨膜压(TM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滤器凝血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能显著提高中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延长滤器寿命,减少出血及凝血情况发生。

    2019年10期 v.22 1051-1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7 ]
  • 一例辅助生殖术后双胎妊娠并发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例分析

    高羽;吴越;梁华;李根;

    本文通过分析1例妊娠8周的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疾病发生原因及高危因素,权衡利弊调整治疗药物,观察降低胆汁酸药物与护肝药物在妊娠早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对胎儿的安全性,监护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探讨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辅助生殖技术中使用黄体酮注射液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治疗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药物并进行药学监护。黄体酮注射液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使用可能会引起早发型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停止使用黄体酮注射液,在首选治疗药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过敏的情况下,联合使用熊去氧胆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甘草酸制剂对妊娠8周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有一定效果,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2019年10期 v.22 1055-1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反复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联合丙戊酸钠在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孙莹;王惠萍;段丽芬;王春霞;王左华;张霞;

    目的探究反复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联合丙戊酸钠在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经我院治疗的CSE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反复咪达唑仑静脉注入治疗,研究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戊酸钠静脉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TESS评分,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和惊厥控制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视力障碍、智力低下、偏瘫和肢体瘫痪等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TE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和惊厥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2/30)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后,研究组的后遗症发生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的效果,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2019年10期 v.22 1059-1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5 ]
  • 精神专科儿童青少年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分析研究

    马燕;杜亚松;李方捷;李红;钱昀;江文庆;赵志民;毛叶萌;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儿童青少年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方法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了解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选择、剂量范围、联合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90例患者选择抗精神病药物(以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和喹硫平为主)治疗。治疗前后BPRS评定及分量表比较,临床疗效根据BPRS减分率判定,患者出院时临床显效24例(26.7%),有效49例(54.4%),无效17例(18.9%)。住院期间,联合或换用精神科药物品种数≥3种的有64例(占71.1%)。出院时单用抗精神病药者34例(占37.78%),2种抗精神病药联用者38例(占42.22%),3种抗精神病药联用者7例(占7.78%)。治疗期间,奥氮平和喹硫平的最大剂量超出欧盟批准的抗精神病药最大剂量(成人),奥氮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的最大剂量超出NICE推荐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治疗的最大剂量范围。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以锥体外系反应(14.15%)、垂体泌乳素升高和闭经(10.85%)、心电图异常(8.02%)、便秘(5.19%)、肝功能异常(4.25%)为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利培酮(在利培酮组中占76.09%)、奥氮平(在利培酮组中占50.85%);喹硫平和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大剂量治疗时,监测体重、代谢、内分泌等相关指标的变化,通过血药浓度、药物基因检测结果来综合评估,确定或调整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尽量单一用药、缓慢加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019年10期 v.22 1063-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6 ]
  • 强化药物方案对阿尔茨海默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文晏;陈非;赵科;蒋平静;

    目的探讨强化药物方案对阿尔茨海默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2例阿尔茨海默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给予喹硫平+咪达唑仑和喹硫平+咪达唑仑+曲唑酮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PSQI评分、BEHAVE-AD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量表评分和BEHAVE-A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药物方案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伴睡眠障碍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保护认知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2019年10期 v.22 1068-1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7 ]
  • 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治疗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郭艳侠;明莹莹;马英;

    目的探讨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发病在2.5~4.5 h、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观察组36例给予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进行溶栓治疗,同时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未经溶栓治疗,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4、72 h及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24、72 h及7 d,观察组NIHSS评分(12.65±3.46,10.16±4.27,9.46±3.73,6.78±2.48)显著低于对照组(14.88±4.51,14.14±2.66,13.48±4.64,12.92±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3%vs. 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治疗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处理急性脑梗死患者后,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效果显著。

    2019年10期 v.22 1071-1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5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20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

    2019年10期 v.22 1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实用药物与临床》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在2018年期刊评比中,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上查询方式:Http://www. chinainfo. gov. cn(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站)。咨询电话:010-58882552/2553。

    2019年10期 v.22 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稿约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原名《辽宁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2019年10期 v.22 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药学研究

  • UV-VIS法测定湿热消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梁国成;陈舒茵;黄小鸥;冯文勇;方建康;覃翔;

    目的建立UV-VIS法测定湿热消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UV-VIS法测定湿热消颗粒中的总黄酮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再分别对对照品溶液的配制、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以及回收率试验等因素引入不确定度进行评估,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含量测定结果在95%CI下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31 9±0.007 5)mg/mg。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价法可作为UV-VIS进行总物质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分析。

    2019年10期 v.22 1075-1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炔雌醇甲羟孕酮胶囊中4种活性组分

    杜晖;任静;范菲;杨会鸽;郑妍;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炔雌醇甲羟孕酮胶囊中的淫羊藿苷、醋酸甲羟孕酮、维生素D_2和维生素E。方法采用Thermo 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甲醇-水三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 4种组分分别在2.89~28.86μg/ml、3.33~66.53μg/ml、0.29~2.87μg/ml和0.30~15.0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8%~102.7%,相应的RSD为0.76%~2.43%。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可代替原标准用于复方炔雌醇甲羟孕酮胶囊的质量控制。

    2019年10期 v.22 1080-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UPLC-MS/MS法同时检测人血浆中拉莫三嗪和卡马西平浓度

    陈晓;朱斌;杨阳;安晓娟;胡翠玲;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血浆中拉莫三嗪和卡马西平浓度。方法采用UPLC-MS/MS法,以西替利嗪为内标,血浆经甲醇直接沉淀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ACQUITY BEH C_(18)(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含0.1%甲酸的水溶液(70∶30,v/v),流速为0.2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MRM模式扫描分析,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和内标西替利嗪的离子对分别为m/z 256.0→211.2、m/z 237.0→194.1、m/z 389.2→201.2。结果拉莫三嗪和卡马西平线性范围分别为5~1 000 ng/ml (r=0.999 5)和5~1 000 ng/ml (r=0.997 5),定量下限均为5 ng/ml。批内、批间精密度RSD<15%;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1.3%~84.9%和82.7%~87.3%。结论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快速,检测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临床治疗药物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9年10期 v.22 1083-1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2 ]

临床药学

  • 药师参与一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及调整

    王园书;许静;仇锦春;袁丽华;

    目的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为药物性肝损伤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药师参与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儿的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综合考虑了患儿的年龄和临床症状,建议临床停用可疑药物,调整给药方案。结果患儿病情和肝损伤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2019年10期 v.22 1087-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安全用药

  • 基于循证药学的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调查

    查丽;王长江;计建军;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医院制定儿童超说明书用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合理用药软件从本院儿科门诊2017年处方中随机抽取5%的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判断用药医嘱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并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类型、年龄分布、药物类别分布和医生分布等情况,同时采用循证药学的方法,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共抽取到儿科门诊处方4 702张,包含12 397条用药医嘱,涉及药物136种,其中处方、医嘱和药品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分别为72.27%、44.21%、69.85%;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为超给药剂量(43.85%)和超适用人群(27.21%);超说明书用药年龄段排名最高为新生儿(63.64%),其次为婴幼儿(45.27%);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超过平均水平的药品种类由高到低依次为维生素和矿物质类用药(71.88%),糖类、盐类和酸碱平衡调节药(66.17%),解热镇痛抗炎药(65.87%),消化系统用药(56.61%),中成药(45.96%);超说明书用药医生职称排名:初级医师发生率最高(46.79%),主治医师发生率最低(40.73%);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证据中,级别较高的一级证据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医学和药学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二级证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卷·儿童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和《新编药物学》等,两者合计占超说明书医嘱总数的33.68%,无循证依据可查的占47.36%。结论 2017年我院门诊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证据级别普遍偏低,需要建立相关规范,保障儿童合理用药。

    2019年10期 v.22 1091-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0 ]
  • 964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关联规则分析

    李艳;刘欢;边原;李刚;

    目的对丹红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一般情况及关联规则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SPSS Modeler软件,对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丹红注射液ADR报告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964份有效报告,超过50%的病例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心血管及呼吸等系统。严重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初次用药时发生ADR"等组合置信度可达100%;一般ADR报告中,"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初次用药时发生ADR"组合置信度可达77.273%。结论丹红注射液ADR病例多为一般类型,涉及不同器官和组织的ADR与患者自身年龄、原患疾病有很大关系,因此,在临床用药之前应做出安全评估。

    2019年10期 v.22 1096-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甲巯咪唑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二例并文献复习

    朱新新;王敏;杨芳;晏益民;

    目的探讨因服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导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例确诊为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在确诊甲亢后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分别于用药10 d、30 d后出现乏力及神志障碍,血糖低,诊断为低血糖症,进一步检测结果显示,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抗胰岛素抗体(IAA)阳性,诊断为IAS。停用甲巯咪唑,给予多次进餐及糖皮质激素处理后症状缓解,血糖恢复正常,并选择~(131)I治疗甲亢,病情控制良好。结论甲亢患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后出现反复低血糖发作,应考虑IAS,及时行血糖、胰岛素测定及胰岛素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以免造成误诊及严重后果的发生。

    2019年10期 v.22 1101-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综述

  • 缺氧诱导因子和Notch信号通路在上皮间质转化(EMT)疾病间的作用机制

    王萍;李铁刚;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HIF)为缺氧、炎症、代谢适应和肿瘤进展之间的重要交汇点,同时也参与纤维化的进展过程。Notch信号通路是一个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在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氧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需要功能性的Notch信号转导驱动EMT的过程。近年研究表明,细胞缺氧反应并不是单独的反应,而是与信号机制相交,例如Notch信号传导,这是在控制干细胞维持和分化的大多数细胞类型中操作的关键调节信号传导机制。本文讨论了关于Notch信号通路与细胞缺氧反应之间的交集以及Notch信号和缺氧在EMT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2019年10期 v.22 1104-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8 ]
  • 长链非编码RNA-GAS5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吴迪;张倩;钱艳;孙赟;施宇佳;顾斌;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组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研究发现,lncRNA在基因表达、细胞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lncRNA GAS5(Growth arrest specific 5)在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结果上具有异质性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目前,虽然GAS5和哮喘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但有证据显示GAS5与哮喘的关系密切。本文就GAS5与支气管哮喘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2019年10期 v.22 1108-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治疗A型血友病新药-Emicizumab

    李艳娇;张永凯;张姝月;王相峰;

    Emicizumab (ACE910,商品名:HEMLIBRA~?)是一种模拟凝血因子Ⅷ辅助因子功能的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于2017年11月17日经美国FDA批准用于产生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的成人和儿童A型血友病患者的治疗,以防止或减少出血发作。本文对其结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2019年10期 v.22 1112-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药房·药事管理

  • 基于胜任力的儿科调剂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提升体系设计

    田怀平;王斌;姚慧娟;卜书红;李方;

    目的设计基于胜任力的调剂药师能力提升体系,提高药学服务能力。方法进行儿科调剂药师的岗位胜任力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儿科调剂药师的岗位胜任力应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药学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结果儿科调剂药师岗位胜任力中,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法规文件以及本院规章制度。药学专业知识,包括各年龄段儿童用药特点、药物治疗相关指南、处方审核要点和用药交代。人文素养包括人文关怀、药学服务礼仪和沟通技巧。结论本体系值得在调剂药师培训中推广,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课和案例教学相结合,并通过继续教育和评估调剂药师工作能力加以完善。

    2019年10期 v.22 1116-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