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miR-17-5p和MMP2在百草枯致肺上皮-间质转化中的机制研究

    贾茹珺;李铁刚;

    目的揭示miR-17-5p和MMP2在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所致的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Q中毒致肺EMT的细胞模型(A549细胞),经15、30、60μmol/L的PQ染毒6 d,采用Western blot或qRT-PCR检测模型中EMT相关基因E-钙黏附蛋白(Epithelia cadherin,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或qRT-PCR检测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iR-17-5p的表达情况,通过转染miR-17-5p的类似物(mimic)或抑制剂(inhibitor)来研究miR-17-5p对MMP2的调控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在30μmol/L PQ染毒组表达下调(P=0.018),在60μmol/L PQ染毒组下调更明显(P=0.009);α-SMA在30μmol/L PQ染毒组α-SMA表达上调(P=0.037),在60μmol/L PQ染毒组上调更明显(P=0.008);MMP2在30μmol/L PQ染毒组MMP2表达上调(P=0.016),在60μmol/L PQ染毒组上调更明显(P=0.007)。qRT-PCR结果显示,E-cadherin在30μmol/L PQ染毒组表达下调(P=0.010),在60μmol/L PQ染毒组下调更明显(P<0.001);α-SMA在30μmol/L PQ染毒组表达上调(P=0.003),在60μmol/L PQ染毒组上调更明显(P<0.001);MMP2在30μmol/L PQ染毒组表达上调(P=0.004),在60μmol/L PQ染毒组上调更明显(P=0.002)。qRT-PCR结果提示,30μmol/L PQ染毒组miR-17-5p表达下调(P=0.010),60μmol/L PQ染毒组miR-17-5p表达下调更明显(P=0.001)。mimic作用后MMP2表达下调(P=0.002),而inhibitor作用后MMP2表达上调(P=0.005)。结论 MMP2可作为miR-17-5p靶基因,其表达受miR-17-5p调控,其相互作用参与PQ致肺EMT的过程中。

    2020年08期 v.23 673-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7 ]
  • 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1在氟化钠所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岳苏阳;丁钦;李慧华;陈锐;

    目的探索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1 (Recombinant human 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DKK-1)在氟化钠所致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2 000μmol/L NaF干预PC12细胞0 h、6 h、12 h、24 h、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DKK-1蛋白的表达。②病毒转染,敲减DKK-1蛋白的表达后,按照n-siRNA、n-siRNA+NaF、DKK-1-siRNA+NaF分组,2 000μmol/L NaF干预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DKK-1、β-catenin蛋白表达。③按照n-siRNA、n-siRNA+NaF、DKK-1-siRNA+NaF分组,给予2 000μmol/LNaF干预24 h,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试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与NaF干预0 h组比较,细胞活性在NaF干预24 h、48 h后显著降低(P<0.05)。②Western blot显示,NaF药物干预24 h和48 h,DKK-1蛋白表达量较NaF干预0 h组升高(P<0.05)。③转染病毒,敲减DKK-1表达后,Western blot显示,与n-siRNA组比较,n-siRNA+NaF组DKK-1表达较高(P<0.05),β-catenin表达较低(P<0.05)。与n-siRNA+NaF组比较,DKK-1-siRNA+NaF组DKK-1表达较低(P<0.05),β-catenin表达较高(P<0.05)。④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显示,n-siRNA+NaF组较n-siRNA组凋亡增加,DKK-1-siRNA+NaF组较n-siRNA+NaF组凋亡减少。结论 DKK-1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氟化钠所致的细胞凋亡。

    2020年08期 v.23 679-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 厄贝沙坦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刘华;冯玉;杨静;张瑞城;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6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RIRI组、低剂量厄贝沙坦组(低剂量组)、高剂量厄贝沙坦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邻苯三酚法测定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ELISA检测Cr、BUN、TNF-α和IL-6,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r、BUN、MDA、TNF-α和IL-6显著低于RIRI组,SOD显著高于RIRI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Cr、BUN、MDA、TNF-α和IL-6显著低于低剂量组,SOD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假手术组、RIRI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凋亡指数(AI)分别为0.34%±0.05%、32.14%±3.46%、22.32%±3.17%、14.06%±1.53%,P65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06±0.01、0.52±0.09、0.27±0.04、0.16±0.03,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I和P65蛋白相对灰度值显著低于RIRI组(P<0.01),高剂量组P65蛋白相对灰度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抑制RIRI小鼠NF-κB通路激活,抑制氧化炎症反应,抗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2020年08期 v.23 684-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2 ]
  • 雷公藤多苷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Graves病小鼠甲状腺功能和氧化应激状态的作用研究

    张洁;王思瑶;陆春晖;罗荔;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Graves病小鼠甲状腺功能和氧化应激状态的作用。方法 60只BALB/c小鼠,12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8只小鼠采用Ad-TSHR 289免疫的方法建立Graves病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0、40、80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小鼠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小鼠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1 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RAb、T_4、T_3、ALT、AST、ALP水平,检测小鼠肝脏SOD活性、GSH及MDA水平,计算各组小鼠甲状腺脏器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甲状腺组织细胞PI3K、AKT、mTO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raves病小鼠血清TRAb、T_4、T_3、ALT、AST、ALP、MDA水平均升高(P<0.05),肝脏SOD活性及GSH水平均降低(P<0.05),小鼠甲状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改变,甲状腺组织细胞PI3K、AKT、mTOR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多苷各剂量组小鼠血清TRAb、T_4、T_3、ALT、AST、ALP、MDA水平均降低(P<0.05),肝脏SOD活性及GSH水平均升高(P<0.05),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甲状腺组织细胞PI3K、AKT、mTOR水平均降低(P<0.05),且各项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多苷能够改善Graves病小鼠甲状腺功能和氧化应激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mTOR通路有关。

    2020年08期 v.23 68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8 ]
  • 姜黄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NLRP3炎性体轴调控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徐娟;陈卓锋;王治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胰腺组织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并进行相应处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损伤情况;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NF-κB信号通路和NLRP3炎性体轴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出现局部坏死、出血、水肿、腺泡细胞结构模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显著升高,TNF-α、IL-1β、IL-6水平上升,胰腺组织中NLRP3与NF-κB阳性表达率升高,NLRP3、caspase-1、ASC、IκBα、p-p65和p65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低、高剂量组的大鼠胰腺组织损伤均减轻,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显著下降,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胰腺组织中NLRP3与NF-κB阳性表达率下降,NLRP3、caspase-1、ASC、IκBα、p-p65和p65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可减轻AP大鼠的胰腺组织损伤,降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减少炎性因子水平,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NLRP3炎性体轴有关。

    2020年08期 v.23 693-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33 ]
  • 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汪扬;陈诚;梁超;彭品伟;陈腾;

    目的探讨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和活血清解汤治疗组(T组),每组6只。用20%L-精氨酸溶液腹腔注射大鼠,建立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形态,采用q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ELISA法检测HO-1、IL-1β、IL-6、TNF-α、GSTM3和Ry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M组胰腺组织损伤较严重,用活血清解汤处理后,其严重程度显著下降。与M组相比,在T组中HO-1、RyR水平显著增加,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GSTM3的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及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来发挥作用。

    2020年08期 v.23 699-7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5 ]
  • 异丙酚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李洪军;余云明;阳兴;周文;李明;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U87细胞,利用不同浓度异丙酚处理细胞,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BC组)、P1组(异丙酚浓度为0.01 mmol/L)、P2组(异丙酚浓度为0.02 mmol/L)、P3组(异丙酚浓度为0.05 mmol/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Ki67、Caspase-9、MMP-9蛋白、3-磷酸肌醇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AKT(p-AKT)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浓度异丙酚处理后,P1、P2、P3组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率、细胞平板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较BC组均显著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随着异丙酚浓度升高,U87细胞增殖率、细胞平板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异丙酚处理后,P1、P2、P3组细胞p-PI3K、p-ATK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且随异丙酚浓度升高,p-PI3K、p-ATK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异丙酚处理前后PI3K、ATK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进而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

    2020年08期 v.23 704-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8 ]
  • 十五种中药与吡嗪酰胺联合抗牛结核杆菌的体外实验

    谢宗会;蒋昌河;万成杰;张春菁;杨再昌;

    目的体外测定15种中药乙醇提取物与吡嗪酰胺的联合抗牛结核杆菌活性。方法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制备15种中药材的醇提物,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绝对浓度法测定样本对牛结核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吡嗪酰胺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0μg/ml,桑白皮、桂枝、乌梅、茯苓、大黄、当归、柴胡、木香和莪术乙醇提取物分别与吡嗪酰胺存在联合抗牛结核杆菌作用,车前子、地黄、苦杏仁、京三棱、苍术和赤芍各自的乙醇提取物与吡嗪酰胺联用不存在联合抗牛结核杆菌作用。结论吡嗪酰胺是缩短结核治疗时间的关键药物,桑白皮、桂枝、乌梅等9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能增强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杆菌作用,为研发抗结核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0年08期 v.23 709-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7 ]
  • 甲氧明在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中给药方式和时机的探讨

    罗春琼;于天雷;向继林;张兰;

    目的分析甲氧明在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中的给药方式和时机。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预给组、按需组和泵注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静脉推注,预给组在诱导前预先静脉推注0.05 mg/kg甲氧明,按需组根据血压情况静脉推注0.03 mg/kg甲氧明,泵注组在诱导前持续泵入3μg/(kg·min)甲氧明。分别于诱导前(T_0)、诱导后2 min(T_1)、插管时(T_2)、插管后2 min(T_3)、插管后5 min(T_4)、插管后10 min(T_5)、插管后20 min(T_6)、插管后30 min(T_7)比较各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记录各组患者心率、血压异常情况。结果 T_1~T_4时刻,SBP、DBP、HR出现波动,但预给组和泵注组患者SBP、DBP、HR波动小于对照组和按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5~T_7时刻,各组患者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按需组患者SBP、DBP、HR呈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趋势,预给组和泵注组患者SBP、DBP、HR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且变化较为平稳。泵注组患者低血压、ST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给组和按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前预先给予甲氧明和诱导前持续泵注甲氧明,均有助于维持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压稳定,但诱导前持续泵注甲氧明可更好地减少低血压、ST异常情况发生。

    2020年08期 v.23 712-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6 ]
  • 克唑替尼致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戎佩佩;陈敏;刘虹;刘晓燕;

    目的探讨药物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对策。方法报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致药物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结果药物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遗传、低血钾、合并用药等,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心电图。治疗原则包括及早诊断、停用可疑药物、积极补钾和应用硫酸镁等。结论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为罕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应注意高危人群的防范。

    2020年08期 v.23 717-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9 ]
  • 比阿培南延长输注时间治疗老年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感染

    张毅斐;杨萍;武元赫;何平;

    目的观察延长比阿培南输注时间治疗老年患者ESBLs大肠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延长比阿培南输注时间治疗38例(根据感染部位为44人次)ESBLs大肠杆菌感染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无效为0,显效3人次,痊愈39人次,临床总有效率为95.5%。细菌清除率为9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结论延长比阿培南输液时间治疗老年患者ESBLs大肠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2020年08期 v.23 720-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2 ]
  •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反加不同剂量替勃龙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莎;王菁;张红菊;李丹;邰莹;

    目的探讨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反加不同剂量替勃龙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每组24例。三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后第2天,对所有患者于腹部前壁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75 mg,每28天注射1次。第2次注射后,对照组应用钙尔奇D碳酸钙D3片600 mg,观察A组应用替勃龙片1.25 mg/(次·d),观察B组应用替勃龙片2.5 mg/(次·d)。所有患者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6次,治疗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激素、骨钙素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Kupperman评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FSH、E2、LH水平较高(P<0.05),BGP水平较低(P<0.05);与观察A组比较,观察B组FSH、E2、LH水平较高(P<0.05),BGP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Kupperman评分降低(P<0.05),观察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B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与反加替勃龙联合治疗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疼痛和骨代谢;高剂量、低剂量替勃龙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替勃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20年08期 v.23 723-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4 ]
  • 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和羟考酮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屈瀚;梁超;赵闯;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和羟考酮超前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A组)、氟比洛芬酯(B组)、羟考酮(C组)及生理盐水(D组)。记录4组患者在入室平静时(T_1)、插管即刻(T_2)、拔管即刻(T_3)、拔管后5 min(T_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评估并记录4组患者术后1、4、6、12 h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评分;记录4组患者术前,术后2、6、12 h各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术后24 h内各组不良反应及追加镇痛情况。结果 A、B、C组术后MAP、HR水平均低于同期D组(P<0.05);A、B、C组术后VAS评分及BCS评分均优于同期D组(P<0.05)。且C组术后1 h、4 h时VAS评分及BCS评分均优于A、B组(P<0.05);A、B、C组术后2 h、6 h、12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D组,且A、B组术后6 h、12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C组(P<0.05);4组患者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追加镇痛发生率均低于D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和羟考酮用于妇科腹腔镜超前镇痛均可有效抑制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产生,缓解炎性状态。羟考酮良好的镇痛效果可能与其有效缓解应激反应有关

    2020年08期 v.23 728-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49 ]
  • 地佐辛对关节镜术后疼痛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兰;陈亚凤;贾瑛;燕明;刘静;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关节镜术后疼痛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我院60例择期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关节镜手术治疗,并接受咪唑安定、丙泊酚血浆靶控、芬太尼及维库溴铵麻醉诱导。维库溴铵静注后3 min行气管插管,插管后予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观察组患者切皮前5 min及手术结束即刻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术中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20 min停用七氟烷,手术结束前10 min予芬太尼2.0μg/kg,逐步减小丙泊酚用量直至停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ADL评分法对患者1、3、6个月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评估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24 h 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ADL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ADL评分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6/30),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33%(7/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对关节镜术后疼痛具有缓解作用,能改善关节镜术后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且能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

    2020年08期 v.23 733-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9 ]
  • 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扩容对行腰麻剖宫产分娩产妇疗效及罗哌卡因ED50水平的影响

    高莹;顾爱红;徐峰;

    目的探讨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扩容对行腰麻剖宫产分娩产妇的疗效及对罗哌卡因ED_(5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足月单胎产妇共174例,其中104例在麻醉药鞘内注入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试验组),70例在麻醉药鞘内注入后未给予任何溶液(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阻滞麻醉效果指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新生儿分娩后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罗哌卡因ED_(50)水平。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最高阻滞平面达T4比例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新生儿分娩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罗哌卡因ED_(5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腰麻剖宫产分娩产妇给予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扩容可有效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增加最高阻滞平面及降低罗哌卡因ED_(50)水平。

    2020年08期 v.23 737-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5 ]
  • 焦磷酸铁对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魏兵;赵诗萌;陈梅;朱俊丞;吴红敏;魏克伦;

    目的探讨早产儿贫血的铁代谢改变,评估焦磷酸铁对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改善程度。方法选择2018年1-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的贫血早产儿30例,检测早产儿贫血患儿治疗前后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等的临床变化,观察应用焦磷酸铁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应用焦磷酸铁后30 d,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用药后15 d,红细胞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P<0.05),血红蛋白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30 d,网织红细胞略降低,血清铁、铁蛋白略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磷酸铁治疗早产儿贫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0年08期 v.23 74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药学研究

  • RP-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清浊散中3种成分的含量

    李柯;杨蕾;孟令嘉;刘炜;

    目的研究建立利用RP-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清浊散中活性成分山柰素、桂皮醛和胡椒碱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五味清浊散供试品经研细、混匀,75%甲醇溶液超声提取后,Agilent zorbax XDB-C_(18)色谱柱分离,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9 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乙腈(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5 min 17%A,5~21 min 17%~43%A,21~29 min 43%~74%A,29~30 min 74%~17%A,30~35 min 17%A。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山柰素、桂皮醛和胡椒碱在浓度0.1~2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重复性RSD(n=6)分别为3.5%、4.2%、2.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100.25%、100.7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用于五味清浊散中活性成分山柰素、桂皮醛和胡椒碱含量的测定。

    2020年08期 v.23 744-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1 ]
  • 反向-HPLC法同时检测复方益肝丸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李业雨;刘世萍;马妍妍;海鑫;

    目的建立复方益肝丸同时检测丹皮酚、大黄素和大黄酸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复方益肝丸经研钵研细,取约0.5 g,精密称定,甲醇溶解,超声提取,乙腈与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分离,柱温30℃,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丹皮酚、大黄素和大黄酸在0.3~30.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检测限:丹皮酚0.075μg/ml、大黄酸0.091μg/ml、大黄素0.032μg/ml;加标回收率94.3%~104.3%;精密度(n=6)<5.0%;重复性(n=6)<5.0%。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等优点,可用于复方益肝丸中活性成分丹皮酚、大黄素和大黄酸含量的测定。

    2020年08期 v.23 748-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临床药学

  • 幽门螺杆菌根除患者的药学干预研究

    杨烁;饶晶晶;张威;林平;杨雅麟;刘思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工作模式及实践经验。方法对124例明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药学查房,了解患者病史及用药史,评估根除方案的合理性。之后,了解患者用药方法的正确性,用药疗程的知晓率以及对不良反应的了解程度。患者出院时,再次对上述指标进行评价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药学干预,患者用药错误率由查房前的26.61%降至3.23%;对用药疗程的知晓率由66.13%升高至95.16%;对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评分由(1.80±0.78)分升高至(2.14±0.68)分(P<0.01)。结论临床药师可以发挥其专业特长,减少幽门螺杆菌根除患者用药差错,增加患者对用药的了解,提高患者依从性。

    2020年08期 v.23 751-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临床药师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效果的帕累托图分析

    廖音;卫红涛;沈素;李丹丹;

    目的总结与分析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服务对住院患者及出院后长期用药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药师通过MTM服务,记录患者的疾病及用药情况,评估患者的用药问题,提出药物行动计划,进行随访,统计药物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帕累托图分析,从而找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患者接受或不接受药师的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对104例患者进行了MTM服务,发现用药相关问题205例次,药师干预成功率74.63%;发现生活方式相关问题139例次,干预成功率55.40%;提出药物治疗行动计划255例次,随访99人次,帕累托图分析表明,不必要的药物治疗为出现最多的用药问题,戒烟是最难改变的生活方式。结论临床药师开展MTM服务,对提高患者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但有些用药或生活方式问题,可能需要更多的健康宣教。

    2020年08期 v.23 75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综述

  • 蛋氨酸脑啡肽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邓雷;庞晓燕;窦磊;田东立;张颐;

    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是一种人体自分泌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改善病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MENK具有无细胞毒性、无依赖性和无撤药反应的优点,在肿瘤治疗中较目前化疗药物更加安全,与其他化疗药物合用时不增加其不良反应,是一种新型、有潜力的化疗药物佐剂。本文对MENK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020年08期 v.23 759-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治疗腱鞘巨细胞瘤新药-培西达替尼

    狄潘潘;贾淑云;梁海;

    培西达替尼(PLX3397)是一种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该药于2019年8月2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Turalio~(TM),用于腱鞘巨细胞瘤的全身治疗。本文主要对培西达替尼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用药剂量调整、用药注意事项、药动学、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2020年08期 v.23 764-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6 ]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一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专业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主办,月刊,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行。《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主要反映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评价、用

    2020年08期 v.23 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