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亚硒酸钠的多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组学预测

    刘格良;张皓旻;王毅兴;迟小华;陈浩然;陈熙勐;张钧栋;李卓阳;智鹏;杨波;叶芳;卢学春;

    目的探索亚硒酸钠多器官保护作用及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从公共开放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亚硒酸钠处理正常大鼠的全基因表达谱数据,利用R语言Impute程序包进行数据标准化,Limma程序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Robust rank aggregation算法筛选差异显著性基因。进一步的表观调控机制分析利用R语言Clusterprofile程序包和STRING数据库,分别进行基因本体学(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再利用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表观精准治疗预测平台EpiMed,进行多组学疾病关联分析与药物关联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273个,其中上调的133个,下调的140个。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大部分在细胞质中影响氧化还原酶、转运酶活性,参与血管生成、激素分泌与运输、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进程。亚硒酸钠影响的通路包括IL-17、TNF等炎症通路、叶酸生物合成等造血相关通路、昼夜节律等心功能相关通路、朊病毒通路、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调控相关通路。共有221个编码蛋白基因出现在蛋白质互作网络中,其中10个关键基因(hub gene)大多与细胞周期调控、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相关。在疾病关联分析中,EpiMed预测出一系列亚硒酸钠潜在作用靶分子,包括FOS、CCL2、CXCL12、EGR1、IL-1β、C9、SELE、IL-5等,及其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疾病类型,包括退行性多发性关节炎、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等;在药物关联分析中,EpiMed预测出一系列与亚硒酸钠呈正相关的药物,如奈韦拉平、泛昔洛韦、西多福韦、利巴韦林、氯喹、白头翁、虎杖、冬青等,提示这些药物可能具有与亚硒酸钠相似的治疗作用。而索拉非尼、拉贝洛尔、卡那霉素、薯蓣、景天等一系列药物与亚硒酸钠呈负相关,提示这些药物可能与亚硒酸钠之间存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联用需谨慎。结论亚硒酸钠对炎症、细胞生命周期、免疫环境调节、造血功能、心脏功能相关通路具有调控作用,能够发挥其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及多器官保护作用,降低COVID-19患者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的风险,将其用于临床治疗COVID-19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0年10期 v.23 865-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究黄芪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靶点和分子机制

    叶松山;刘云鹤;李文涛;夏颖;赵芷洁若;于建春;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探讨黄芪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关键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芪活性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和DigSee数据库获得NSCLC相关靶点并与药物作用靶点映射,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靶点—NSCLC"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靶标蛋白互作网络,采用MCODE插件筛选功能聚类模块和关键基因,运用DAVID数据库和R软件将核心模块中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UALCAN和KM plotter数据库分析关键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和对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从"黄芪—活性成分—靶点—NSCLC"网络中得到9个活性成分,44个靶标,3个功能聚类模块和关键基因。GO富集到涉及转录和凋亡调控、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一氧化氮生物合成、细胞增殖和蛋白质修饰等生物过程104个,11个细胞组分主要定位在细胞核、脂筏、胞浆、细胞外间隙、线粒体、染色体端粒区等,19个分子功能主要参与蛋白和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增殖和凋亡相关激酶活性等;KEGG富集到癌症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FoxO信号通路、黏着斑、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中心碳代谢等48个通路。关键基因PARP1、GSTP1和ESR2在NSCLC中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相比低表达者,高表达者总体生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芪抗NSCLC的分子机制,发现PARP1、GSTP1和ESR2有望作为关键靶点,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为黄芪抗肿瘤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10期 v.23 876-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2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59 ]
  • 百草枯中毒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王萍;李铁刚;

    目的探究百草枯中毒致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别(SPF)的BALB/c小鼠(6~8周龄,雄性,18~22 g) 40只,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10 mg/kg百草枯单次染毒组)、C组(20 mg/kg百草枯单次染毒组)和D组(隔日1次百草枯染毒组,共3次),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染毒观察至第21天取材,建立小鼠肺纤维化中毒模型。镜下观察组织HE染色变化和马松染色等纤维化改变和不同浓度的生存分析。结果 20 mg/kg单次染毒组的小鼠HE染色和马松染色均显示纤维化改变,Ashcroft评分最高,肺组织上皮标志物和间质标志物的蛋白检测均显示有上皮间质改变。结论 20 mg/kg腹腔注射单次给药至染毒后21 d的方法建立纤维化模型最好。

    2020年10期 v.23 886-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8 ]
  • 氯沙坦及雷公藤多苷对贝伐珠单抗诱导的小鼠蛋白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陈文彬;张楠;谢凤;王颖;

    目的探索氯沙坦(LOS)及联合雷公藤多苷(TGT)对贝伐珠单抗(BEV)诱导的小鼠蛋白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对照组:尾静脉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BEV组:尾静脉注射BEV 60 mg/(kg·w);其余5组均给予BEV 60 mg/(kg·w)i.v,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LOS 5、10、20 mg/(kg·d),TGT 10 mg/(kg·d),LOS及TGT各10 mg/(kg·d),分别记为LOS1组、LOS2组、LOS3组、TGT组、联合组。第28天收集标本,测24 h蛋白尿及血生化指标。取小鼠肾组织,行HE染色、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EV组24 h尿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5组尿蛋白较BEV组明显降低,联合组较LOS2组和TGT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血生化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EV组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出现萎缩、空泡状改变;LOS1组肾小球结构较对照组有轻微损伤改变,LOS2组、LOS3组、TGT组、联合组肾小球结构无明显损伤改变。免疫组化结果表明,VEGF、podocin、nephrin在对照组、LOS3组、联合组肾组织的表达呈强阳性,在BEV组、LOS1组肾组织呈弱阳性或阴性,TGT组、LOS2组表达呈中强阳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VEGF、podocin、nephrin在BEV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LOS1组、LOS2组、LOS3组、TGT组、联合组的表达较BEV组明显上调,在联合组的表达高于LOS2和T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尿蛋白结果相符合。结论 BEV相关的蛋白尿可能与其降低VEGF、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破坏肾小球滤过膜有关。LOS及TGT可能通过上调肾小球VEGF、nephrin、podocin表达,减轻BEV诱导的蛋白尿,且改善程度与LOS剂量呈正相关。两者联合用药减轻BEV诱导的蛋白尿的疗效显著优于其任一单药,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2020年10期 v.23 890-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2 ]
  • 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感染BODE指数的影响

    庞晶琳;于继云;张欢欢;郑华德;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肺部感染BODE指数的影响。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8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干粉剂。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治疗前后BODE指数。出院随访半年,记录肺部感染发生率,分析BODE指数判断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red和6MW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MMRC和BODE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red和6MWT均高于对照组,MMRC和BODE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1.85±2.02)kg/m~2 vs.(21.76±2.21)kg/m~2;治疗后:(22.07±1.85)kg/m~2 vs.(22.13±1.97)kg/m~2,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vs.22.50%,P<0.05)。ROC分析显示,BODE指数判断肺部感染的AUC为0.733(β=0.086,95%CI:0.563~0.902,P=0.014)。结论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用于AECOPD患者有助于降低BODE指数水平,监测BODE指数有助于预测肺部感染,指导临床。

    2020年10期 v.23 897-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7 ]
  • 奥氮平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张嘉萱;杨双双;邓顺顺;邱玛丽;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奥氮平单药或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44例接受奥氮平治疗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病例,其中24例接受单药治疗,20例接受多药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单药组中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血清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基线变化值的中位数:FT4:-2.86 pmol/L,P<0.001;TT4:-22.09 nmol/L,P=0.002;TSH:0.97 mIU/L,P<0.001)。联合用药组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FT4和TT4的血清水平均降低,TSH血清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基线变化值的中位数:FT3:-0.34 pmol/L,P=0.022;TT3:-0.17 nmol/L,P=0.049;FT4:-1.28 pmol/L,P=0.001;TT4:-12.31 nmol/L,P=0.028;TSH:1.59 mIU/L,P=0.012)。两组患者亚临床甲状腺激素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4.2%、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结论 为了避免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引起其他的疾病,应关注接受奥氮平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2020年10期 v.23 90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恶性腹水的临床分析

    王霞;王会志;姜润学;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并发恶性腹水患者行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唐山弘慈医院肿瘤综合治疗科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95例,分为A、B两组,A组35例行贝伐珠单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Bevacizumab+HIPEC),B组60例行常规腹腔内注射化疗,两组患者均联合卡培他滨口服化疗。行2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水平,缓解率(ORR)、控制率(DCR)、生活质量(QOL)、治疗毒性反应。结果 A组比B组血清CEA、CA199水平降低(P<0.01),ORR、DCR、QOL均提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并发恶性腹水患者行Bevacizumab+HIPEC可行、有效。

    2020年10期 v.23 905-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4 ]
  • 64例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药物疗效观察

    赵帅;侯林欣;张宁;

    目的总结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药物疗效特征。方法对我院诊断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后疗效进行总结记录。结果所研究病例中,27例(42.2%)患者出现背痛,16例(25.0%)患者出现低热,21例(32.8%)患者出现体重下降3 kg以上的症状,由于下腔静脉受压出现下肢浮肿的患者9例(14.1%);由于输尿管受压梗阻导致排尿困难的患者34例(53.1%),其中无尿并发展为急性肾衰竭的病例6例(9.4%)。通过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后,使用环磷酰胺配合激素治疗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吗替麦考酚酯更好。结论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常出现背痛、腹痛、排尿困难、低热等症状,经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可以达到缓解,环磷酰胺可能比吗替麦考酚酯有更好的疗效。

    2020年10期 v.23 908-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读者·作者·编者

  •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2021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由辽宁省药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期刊。ISSN 1673-0070,CN 21-1516/R。我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我刊欢迎下列稿件:对医院药学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验研究、临床药学、药物疗效观察、国内外最新药学动态、治疗学中的药物评估、药物不良反应、药品检验以及医院药房管理等方面内容。我刊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药学、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综述、药房/药事管理等。

    2020年10期 v.23 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投稿须知

    <正>作者投稿请登录编辑部网上采编系统(http://lylc. cbpt. cnki. net/),注册并登录后投稿。作者可在此网址查看稿件处理情况。投稿的同时上传"版权转让确认书"(作者请在网上投稿平台中下载)及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本刊对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论文开通绿色通道,要求附批文扫描件或复印件。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研究,应在文中说明是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附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书以及临床试验注册号。

    2020年10期 v.23 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药学研究

  • HPLC-DAD法同时测定人参再造丸中11个成分的含量

    张博;刘惠军;田兰;王彦;陈睿;闫超;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参再造丸中葛根素、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柚皮苷、橙皮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哈巴俄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Merck Purospher~?STAR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03 nm(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237 nm(芍药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254 nm(葛根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280 nm(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哈巴俄苷)、320 nm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结果各待测组分分离度良好;葛根素、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甘草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柚皮苷、橙皮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哈巴俄苷11个成分在相应的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9 1,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8%、92.0%、96.5%、97.0%、87.1%、95.6%、95.3%、95.1%、95.7%、94.6%、97.9%。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人参再造丸的质量控制。

    2020年10期 v.23 913-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1 ]
  • 格列齐特片(Ⅱ)溶出曲线的一致性评价研究

    孔彬;刘晓霞;赵昕;

    目的通过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分析仪分析3个厂家格列齐特片(Ⅱ)的溶出曲线并采用f_2因子法评价相似性。方法选择测定光程为2 mm,采用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分析仪在测定波长226 nm处,测定3个厂家格列齐特片(Ⅱ)的溶出曲线,通过相似因子f_2法评价不同厂家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国内仿制药与原研格列齐特片(Ⅱ)实时溶出曲线相似,但存在片间差异。结论本实验选用的方法简便、数据真实可靠,可为缓释制剂体外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期 v.23 920-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HPLC-DAD法测定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的含量

    冯云霞;戢太阳;冯协和;刘菁;

    目的建立HPLC-DAD法测定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根、茎、叶)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的含量,为金粟兰科药用植物狭叶金粟兰的质量控制和资源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按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洗脱:0~9 min,12%~20%A;9~15 min,20%~25%A;15~25 min,25%~35%A;25~45 min,35%~45%A;45~60 min,45%~20 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分别在6.144 7~36.868μg/ml(r=0.999 4)、0.278 7~1.672 0μg/ml(r=0.999 1)和0.904 7~5.428 0μg/ml(r=0.999 2)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良好,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6%(RSD=1.49%)、99.32%(RSD=1.35%)、99.67%(RSD=1.61%)。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的含量次序为:根>茎>叶。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重现性高,可为狭叶金粟兰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狭叶金粟兰不同部位中均含有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但其含量差异较大,其根中绿原酸、伞形花内酯和异嗪皮啶含量最高,在临床使用和资源开发时可以予以区别。

    2020年10期 v.23 923-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临床药学

  • 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的药学监护

    杨萍;陈敏;许鑫;安薇;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用药监护。方法我院为湖北省武汉市COVID-19定点救治医院,疫情期间,临床药师运用PASS系统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品种遴选、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ADR)以及相互作用等。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审核,利用系统预警、电话和微信等途径与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实时沟通,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监护。结果医生及时采纳了临床药师对于激素使用指征、降糖药物选择、抗菌药物更换、ADR处置等意见。治疗后,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CT病灶明显吸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血压、血糖与血脂水平控制情况良好。结论 COVID-19的治疗方案更新快,涉及药物品种多,该患者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临床药师应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保障患者用药有效与安全。

    2020年10期 v.23 928-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策略

    邵丹;毕铁琳;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策略。方法结合现有COVID-19文献报道及相关指南、共识,针对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变化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分析探讨抗凝药物治疗策略。结果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能在患病初期即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甚至易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应该考虑COVID-19患者易出现肝功能不全,以及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达芦那韦/考比司他与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均存在相互作用等,制定抗凝药物治疗策略。结论 2019-nCoV易致机体高凝状态,应结合患者自身肝肾功能等情况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制定适宜的抗凝药物治疗策略,有利于改善预后。

    2020年10期 v.23 933-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安全用药

  • 2例咪达唑仑致新生儿肌阵挛矛盾反应并文献复习

    李雪梅;宁俊杰;官晓艳;

    目的总结2例咪达唑仑致新生儿肌阵挛矛盾反应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对苯二氮■类致矛盾反应的认识。方法描述我院2例咪达唑仑致新生儿肌阵挛的临床资料,并以"咪达唑仑/矛盾反应"、"咪达唑仑/肌阵挛"为检索词,检索建库至2019年11月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midazolam/paradoxical response"、"midazolam/myoclonus"为检索词,检索2010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Pub Med数据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共检索出英语文献11篇,中文文献2篇,共119例患者。咪达唑仑致矛盾反应临床特点:儿童及成人予以标准剂量咪达唑仑均可出现矛盾反应,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间隔时间为0~15 min,均数为(4.63±4.56) min。所有患者表现为肢体异常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年长儿及成人主要表现为明显异常的哭吵、坐立不安、激动、焦虑、沮丧、狂躁、具有攻击性、肢体颤动等,6例新生儿则全部表现为肌阵挛或抽搐。除去文献中未描述治疗方案的51例患者,停用咪达唑仑患者7例,使用氟马西尼拮抗62例,氟马西尼联合丙泊酚治疗1例,治愈率100%。结论虽然矛盾反应发生率低,且没有生命危险,但考虑到苯二氮■类药物应用广泛,因此,仍需考虑此类药物使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早期识别和快速药物干预对于避免病情加重非常重要。具有矛盾反应危险因素,如男性、年龄小于3岁的患者,可积极联用非苯二氮■类药物,减少苯二氮■类使用剂量,且降低药物的推注速度,可能有助于防止发生矛盾反应。氟马西尼是苯二氮■类药物的拮抗剂,可用于治疗苯二氮卓类致矛盾反应。

    2020年10期 v.23 937-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 ]

药敏分析

  •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分析

    王秋野;管仲莹;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9例老年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39例患者检出致病菌153株,革兰阴性菌107株,占比69.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5株、肺炎克雷伯菌32株、鲍曼不动杆菌16株、黏质沙雷菌10株、流感嗜血杆菌5株;革兰阳性菌46株,占比30.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无乳链球菌11株、肺炎链球菌5株。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在40%以下;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0。结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为耐药菌,抗菌药物以选择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或联合用药为优。

    2020年10期 v.23 941-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3 ]

综述

  • ACE2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肾损伤

    张晨阳;邵冬雪;郑曦;焦光宇;郝丽英;

    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不仅可以诱发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也能导致心肾系统等相关疾病。SARS-CoV-2的受体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本文通过阐述ACE2在心脏和肾脏中的作用,分析SARS-CoV-2感染引起患者心肾损伤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COVID-19及研发抗SARS-CoV-2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10期 v.23 94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1 ]
  • 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张萌;马欢欣;廖爱军;

    伊沙佐米是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PI),是可逆的PI,其突破了硼替佐米及卡菲佐米仅能皮下或静脉限制的局限性,成为首个口服的PI。2015年美国FDA批准伊沙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1种化疗方案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伊沙佐米上市对提高MM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伊沙佐米的基础、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进行简单概述。

    2020年10期 v.23 952-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2 ]

药房·药事管理

  • 非疫区大型三甲医院药学部门NCP疫情应对策略

    何晓静;李晓冰;菅凌燕;

    目的为非疫区药学部门做好NCP疫情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NCP疫情期间,非疫区药学部门应通过完善疫情相关用药规章制度,根据疫情需求调整患者取药流程,做好药师的人员储备,药师发挥专业特色,向公众进行疫情相关用药的科普,以及参与合理用药指南编写等,完成各项药学服务工作。结果疫情期间,非疫区药学部门的药品保障供应等各项药学服务工作顺利进行,为临床各项诊疗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结论精准有力的制度建设和合理人性化的人员管理,是非疫区药学部门应对疫情做好药学服务工作的有力保障。

    2020年10期 v.23 956-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