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APN、TNF-α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葛建彬;邹云;顾锦华;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APN、TNF-α浓度,并观察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10周后血压均降至140/90 mmHg以下,而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PN、TNF-α、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替米沙坦组外周血APN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OMA-I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升高血清APN浓度和降低TNF-α浓度的同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2012年12期 v.15 779-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2 ]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

    曹慧琴;任羽;苏保雄;郝彩霞;刘卉;刘宇宏;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5例难治性ITP患者分为3组,试验1组(12例):应用rhTPO联合达那唑;试验2组(8例):单用rhTPO;对照组(15例):单用达那唑。结果试验1组:用药前,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为6(1~15)×109/L;治疗后第14天,血小板为97(43~136)×109/L(P<0.01);停药后,血小板计数逐渐回落,至开始治疗后28 d,血小板计数降至48(22~76)×109/L。试验2组:用药前,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为6(2~13)×109/L;治疗后第14天,血小板为93(33~152)×109/L(P<0.01),第28天血小板计数降至32(12~44)×109/L。试验组近期有效率为80%,其中显效9例(45%),良效7例(35%)。30%患者使用TPO达有效的平均时间为7 d,达峰值为13 d。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73%,其中显效6例(40%),良效5例(33.3%)。第14天,试验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PO治疗难治性ITP安全、有效,rhTPO联合达那唑比单用达那唑起效快,能更好地控制出血症状。

    2012年12期 v.15 781-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9 ]
  • 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应用于肝移植受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杨晨;黄海;

    目的评价环孢素A胶囊与他克莫司胶囊治疗肝移植受体排斥的经济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肝移植,并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门诊继续治疗的患者共60例,比较用药半年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用药成本,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法对两种药物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环孢素A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他克莫司胶囊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孢素A胶囊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他克莫司胶囊组低。成本/效果比(C/E):环孢素A胶囊组为55.81,他克莫司胶囊组为46.19。结论与环孢素A胶囊比较,他克莫司胶囊用于肝移植受者更为经济有效。

    2012年12期 v.15 784-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7 ]
  • 芪胶升白胶囊辅助疗法与传统放化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对比研究

    郑乃莹;蔡植华;金川;

    目的比较芪胶升白胶囊作为辅助用药用于放化疗后与传统放化疗手段治疗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1年我院收治的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实验组在化疗前一周开始给予口服芪胶升白胶囊,直至化疗结束。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方案,两组化疗周期相同。治疗结束后,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Karnofky评分中的稳定加改善所占的比例及白细胞计数稳定加改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放化疗时采用口服芪胶升白胶囊进行辅助治疗,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2年12期 v.15 786-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9 ]
  • 米氮平联合心理护理对缓解肺癌中重度抑郁状态的探讨

    徐霜;何静;

    目的探讨米氮平(商品名:瑞美隆)联合心理护理对缓解肺癌中重度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将50例由我院心理科医生协助诊断的中重度抑郁的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抑郁药瑞美隆,分别于治疗前及规律治疗1个月后,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卡式功能量表(KPS),由心理科医生协助评定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卡式功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规律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QLQ-CCC各项评分及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瑞美隆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肺癌中重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2年12期 v.15 78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2 ]
  • 联合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蒽环类与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赵吉光;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耐蒽环类与紫杉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的68例对蒽环类与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1 000 mg/m2吉西他滨(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共治疗227个周期,平均为3.34个周期。全部可评价68例患者中,CR 2例(3.0%),PR 30例(44.1%),SD 24例(35.3%),PD 12例(17.6%),总有效率为47.1%。全部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耐蒽环类与紫杉类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2012年12期 v.15 790-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9 ]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彭烈娅;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1例明确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评价患者化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CR 7.3%(3/41)、PR 36.6%(15/41)、SD 36.6%(15/41)、PD 19.5%(8/41)、RR 43.9%(18/41)。化疗后随访至2012年2月,5例失访,中位TTP为6.0个月,不同转移部位的患者有效率不同,淋巴结和骨转移有效率最高,分别为60.9%(14/23)和38.9%(7/18)。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等,未见化疗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疗效较好,且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012年12期 v.15 792-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2 ]
  • 酮咯酸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

    杨帆;高林林;李洋;孟凌新;

    目的探讨酮咯酸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手术超前镇痛对术后舒芬太尼PCA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于全麻下行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实验组(T组)静注酮咯酸0.5 mg/kg复合曲马多2 mg/kg,侧管滴入;T1组静脉注入0.5 mg/kg酮咯酸,侧管滴入;对照组(N组)侧管滴入生理盐水5 mL。术毕三组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PCIA),镇痛药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稀释至100 mL,首次量为5mL,背景剂量2 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1、4、6、12、24 h内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患者自控镇痛泵的次数、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满意度。结果 T组和T1组患者术后1、4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组1、4 h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T1组和N组(P<0.05)。T组及T1组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显著低于N组(P<0.05),各组患者在PCA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及T1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N组(P<0.05)。结论酮咯酸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可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提高镇痛镇静质量。

    2012年12期 v.15 794-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95 ]
  •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

    许秋平;周民;陈珩;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ERCP中的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2组,恒速组(Ⅰ组,n=30例)和TCI组(Ⅱ组,n=30例)。Ⅰ组按2~4 mg/kg手控匀速推注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接恒速泵按1.5~2 mg/kg维持,每次增减量为0.1 mg/kg。Ⅱ组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泵(Gresby 3500型),以3~4μg/mL浓度进行麻醉诱导,诱导成功后减至诱导量1/2的速度维持,每次增减量为0.5μg/mL。观察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麻醉维持期间,T1时点恒速组(Ⅰ组)的呼吸频率、指脉搏氧饱和度均低于麻醉前(T0)及靶控组(Ⅱ组)(P<0.05)。两组病例在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靶控组(Ⅱ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恒速组(Ⅰ组)(P<0.05)。两组有6例(Ⅰ组5例,Ⅱ组1例)出现呼吸抑制,经托起下颌或适当改变体位后缓解。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人麻醉过程平稳,不良反应轻,麻醉安全性和可控性高。

    2012年12期 v.15 796-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2 ]
  • Supreme双管喉罩用于术前置入鼻胃管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可行性

    汤洁;张锦;

    目的评价Supreme双管喉罩用于术前置入鼻胃管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4~62岁,体重52~75 kg,Mallampati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经Supreme喉罩引流管放置胃管组(I组,29例)和术前经鼻放置胃管组(Ⅱ组,31例)。Ⅰ组放置胃管后经胃管引流胃内容物,Ⅱ组于术前经鼻放置胃管,麻醉诱导前充分吸引后再置入喉罩。喉罩置入成功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分。记录喉罩置入时间、首次置入成功率和气道密封压情况。记录置入喉罩后和气腹后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拔除喉罩后观察罩体内是否有血液或反流物,记录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喉罩置入时间、首次置入成功率和气道密封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后和气腹后两组患者Ppeak和PETCO2均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纤维支气管镜视野显露评分、咽部不良反应发生率、罩体内带血和有反流物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reme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术前置入鼻胃管的腹腔镜手术患者。

    2012年12期 v.15 799-8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9 ]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改善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条件的临床观察

    王瑜;邢准;洪涛;孟凌新;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改善七氟醚诱导用于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复合瑞芬太尼组(Ⅰ组)靶控输注1 ng/mL瑞芬太尼,单纯吸入组(Ⅱ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进行七氟醚吸入诱导,气体监测仪监测出呼吸末七氟醚达2.5 MAC,稳定3 min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2 min(T3)和插管后5 min(T4)的MAP、HR和SpO2。结果Ⅰ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显著短于Ⅱ组,Ⅰ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达2.5 MAC时间较Ⅱ组延长(P<0.05)。Ⅰ组插管条件评分优于Ⅱ组(P<0.05)。Ⅰ组诱导后MAP和HR显著下降。Ⅱ组诱导后MAP下降,插管后1 min,MAP、HR较基础值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1 ng/mL靶控输注复合七氟醚吸入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在无肌松药条件下,可达到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2012年12期 v.15 801-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4 ]
  • 多模式镇痛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袁卫东;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前静脉和硬膜外腔分别注射5 mL生理盐水,观察组术前静脉注射氯胺酮20 mg、硬膜外腔注布托啡诺1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术后患者均给予PCEA镇痛,记录术后12、24 h VAS评分和术后24 h PCEA用量,观察术后第1天8:00时的血糖、皮质醇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 h静息、运动VAS评分和术后24 h PCEA用量分别是(2.36±0.81)、(2.96±0.79)、(2.28±0.74)、(2.88±0.88)和(50.08±1.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0.66)、(3.84±0.90)、(2.96±0.84)、(3.52±0.87)和(51.38±1.32),P<0.05。观察组血糖、皮质醇浓度分别是(6.18±0.66)mmol/L和(195.32±50.50)m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6±0.78)mmol/L和(229.12±59.71)mg/mL,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显著减轻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降低应激反应。

    2012年12期 v.15 804-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8 ]
  •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症

    何晓英;张永革;杨茜;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活动过度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过度活动患者85例,随机分成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45例,单用坦索罗辛(0.2 mg,口服,1次/晚);联合组40例,服用坦索罗辛(0.2 mg,口服,1次/晚)和索利那新(5 mg,1次/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测定,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单药组IPSS、QOL评分及Qmax均有改善(P<0.05),OABSS无明显改善;联合组IPSS、QOL评分、Qmax及OABSS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IPSS、QOL评分、OABSS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药组。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不仅可以改善BPH所导致的梗阻症状,还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2年12期 v.15 806-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27 ]
  • 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中的应用

    于峰;

    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坦索罗辛辅助排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ESWL术后,按服药的不同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肾石通冲剂口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坦索罗辛0.4 mg口服,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结石排出情况和再次发生肾绞痛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结石排出率分别为87.50%和69.23%,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5.3±1.0)、(9.8±1.1)d,再次发生肾绞痛而需要镇痛药治疗的患者分别为7.5%和15.3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辅助应用坦索罗辛能增加排石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减少再次发生肾绞痛的几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2年12期 v.15 808-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53 ]
  •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预防及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

    陆岩;葛银屏;夏丽坤;柴广睿;

    目的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预防及治疗近视患者LASIK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对466例(932只眼)拟行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做术前泪膜相关筛查,通过术前筛查排除严重的干眼症患者,对轻、中度干眼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点眼治疗,非干眼患者术后应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点眼预防干眼发生。观察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干眼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诊断为轻、中度干眼症并术前用药的155只眼于术后7 d及1、3、6个月做泪膜相关检查并诊断为干眼症的眼数分别为69只眼(44.6%)、52只眼(33.4%)、26只眼(16.6%)、7只眼(4.6%)。术前筛查已排除干眼症的761只眼于术后开始用药,术后7 d及1、3、6个月检查符合干眼症诊断的分别为244只眼(32.1%)、145只眼(19.0%)、64只眼(8.4%)、12只眼(1.6%)。结论采取术前筛查和围手术期药物干预是预防和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的有效措施;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

    2012年12期 v.15 810-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2 ]
  • 万古霉素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疗效观察

    李春兰;胡恩海;苏安庭;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万古霉素灌注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例(9只眼)感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联合万古霉素灌注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后炎症控制情况及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9例炎症均得以控制,除1例后期发生眼球萎缩外,其余8例未见其他并发症,且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早期确诊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万古霉素灌注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2012年12期 v.15 812-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3 ]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黎晓兰;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量、BNP水平及LVEF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均显著增加,BNP水平均显著降低,LVEF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中,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12年12期 v.15 814-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48 ]
  • 国产与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比较

    温春玲;马建荣;王璟;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10月出生的RPD早产儿107例分为3组。A组(42例)患儿应用国产PS和机械通气治疗,B组(37例)患儿应用进口PS和机械通气治疗,C组(28例)患儿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①应用国产或进口PS均可迅速改善RDS患儿临床症状(P<0.05)。②三组患儿血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药后1~24 h,A、B组机械通气参数PIP值明显低于C组(P<0.05)。④用药后2~6 h,A组机械通气参数FiO2明显低于C组。⑤应用PS后2~6 h,A、B组胸片显示,肺部病变明显好转。⑥三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结局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A、B组重复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RDS同样安全有效,操作时应用进口PS更加方便快捷。

    2012年12期 v.15 816-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5 ]
  • 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

    许红;黄启凌;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用于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PNAC早产儿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0、20天的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总胆汁酸(TB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治疗前后肝、肾功检查显示未出现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2012年12期 v.15 820-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30 ]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李云静;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1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分别为70、72、72例。各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抗纤维化对症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C组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不同组别患者肝肾功能、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凝血酶原时间、肝脏Child-pugh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24、48周时,各项指标改善程度A组>B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B、C三组治疗过程中死亡例数分别为2、4、8例。其余病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均为抗乙肝病毒的理想药物,二者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增加抗病毒效果,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2012年12期 v.15 822-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157 ]

药学研究

  • 贞芪扶正注射液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张峻颖;付瑛;黄罗生;

    目的优选贞芪扶正注射液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贞芪总多糖含量和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了多糖提取及超滤工艺对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该优选工艺制备的贞芪总多糖含量为50%以上。结论本方法简单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2012年12期 v.15 825-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9 ]
  • 派莎防晒霜的体外释放度考察

    陈静;常明泉;王刚;段德鉴;

    目的考察派莎防晒霜的体外释放度,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评价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析袋-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以生理盐水为释放介质,甲醇-四氢呋喃-水-高氯酸(60∶100∶80∶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7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 12 h内,parsol1789(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累积释放度为8.2%。结论派莎防晒霜具有缓释特性和良好的防晒效能。该方法用于考察派莎防晒霜的体外释放度,操作便利、方法稳定、结果重现性好。

    2012年12期 v.15 827-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参茸鞭丸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鉴别

    于霞;颜春华;

    目的建立参茸鞭丸中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5 mol/L磷酸三乙胺(取7 mL三乙胺用水稀释至1 000 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0.1)-甲醇-乙腈(58∶25∶17);检测波长:290 nm;流速:1.0 mL/min。结果该批参茸鞭丸中添加了处方外化学药品枸橼酸西地那非。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可作为参茸鞭丸中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鉴别方法。

    2012年12期 v.15 830-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8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酮咯酸浓度

    刘雪松;慕杨娜;姜春梅;李国信;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酮咯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24例健康志愿者口服单剂量(2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胶囊试验制剂。以奥硝唑为内标,待测血浆用甲醇沉淀法进行处理,色谱柱采用Platisil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70∶30)(2 mol/L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5.14±0.01),波长为330 nm,进行HPLC分析。结果试验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6.08±1.82)h,Cmax为(1 351.7±310.9)ng/mL,Tmax为(1.86±0.58)h,AUC0-t为(7 735±1 718)ng.h/mL,AUC0-∞为(8183±1 939)ng.h/mL,无内源性物质干扰测定,酮咯酸在24.8~2 480.0 ng/mL范围内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24.8 ng/mL。提取回收率为83.9%~94.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人血浆中酮咯酸浓度的测定。

    2012年12期 v.15 83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8 ]
  • 注射用卡络磺钠与注射用头孢他啶配伍稳定性考察

    黄麟杰;庄鲁江;李鹏;朱军;郑芳;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他啶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室温[(25±1)℃]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pH 7.0磷酸盐缓冲液∶乙腈(92∶8)为流动相,色谱柱:phe-nomenex Prodigy 5u ODS3 C18柱(150 mm×4.6 mm,5μm),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查器,测定不同厂家头孢他啶与卡络磺钠配伍后在0~6 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本试验条件下,0~6 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卡络磺钠、头孢他啶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室温下,注射用头孢他啶与注射用卡络磺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6 h内稳定。

    2012年12期 v.15 834-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1 ]

临床药学

  •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陈艳伟;于雪;梁卉;

    目的考察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我院2011年7-9月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列表比较,并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大的科室病历进行调查。结果 2011年7-9月的AUD分别为78.48、67.32、67.92,均超过卫生部规定的40 DDD。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偏高,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2012年12期 v.15 837-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62 ]

短篇报道

  • 厄洛替尼致口腔炎及皮疹一例

    田德蔷;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1岁,2010年3月因诊断为右肺上叶中低分化腺癌T2N3M1Ⅳ期,先予以4个周期培美曲赛+顺铂化疗,病情平稳,2010年8月31日查肿瘤标志物:CEA 106 ng/mL,CA199352 U/mL,CA125 82.88 U/mL,维持部分缓解(PR),又继续2个周期单药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并

    2012年12期 v.15 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疾病一例

    任天舒;孙滢;党大胜;

    <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68岁,于2009年11月发现左肺占位性病变,12月21日行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下叶后基底段,约2 cm×2cm。术后病理报:中分化腺癌、淋巴结未见转移。2011年5月行纵隔镜检查,发现淋巴转移,病理为低分化腺癌可能性大,6个月放疗23次,同时应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3次,末次化疗因

    2012年12期 v.15 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碳酸饮料导致肾损害三例

    杨小娟;刘明亮;高爱民;刘欢;

    <正>1病例资料病例1:男,43岁,以浮肿1周为主诉就诊。1周前饮用大量可乐(约5 000 mL)后出现轻度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患者平素体健,浮肿前无感染、劳累、服用肾毒性药物、药物过敏,且未接触有机溶剂、化妆品等,无传染病、遗传病及药物过敏史。患者平素喜欢饮用碳酸饮料。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双肾区无叩击痛,查尿蛋白+++,尿红细

    2012年12期 v.15 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 头孢他美酯干混悬剂致肝损伤一例

    何丽媛;

    1例38岁女性患者因咳嗽、憋气、胸痛、发热给予安素美干混悬剂(头孢他美酯)0.36 g,2次/d,连续服用5 d后出现稀便及恶心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WBC 9.52×109/L,E 0.30;生化检查:ALT 193 U/L、AST 83 U/L、ALP 117 U/L、GGT 57 U/L。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患者肺炎已基本痊愈;肝损伤可能由安素美干混悬剂引起,遂停用。同时,给予易善复0.456 g联合维生素C 0.2 g,3次/d,21 d后恢复正常。

    2012年12期 v.15 864+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4 ]

安全用药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处理措施

    赵斌;赵恢;刘丽丽;

    目的观察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减轻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患者能足量足疗程使用干扰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结果 78例患者中出现流感样综合征的50例,占64.1%;乏力32例,占40%;食欲不振、恶心25例,占32.5%;失眠15例,占19.23%;烦躁不安6例,占8%;脱发5例,占6.41%。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均能足量足疗程完成干扰素的治疗。结论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是可预见和可处理的,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干扰素治疗的整个过程。

    2012年12期 v.15 840-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8 ]

药物与临床

  • 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

    陈新艳;夏中元;房先杰;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吗啡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三组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布托啡诺组注射布托啡诺1 mg、0.125%左布比卡因;吗啡组注射2 mg吗啡、0.125%左布比卡因;对照组采用5 mL生理盐水。对新生儿进行1min、5 min Apgar评分,15 min的适应能力和神经行为评分(NACS评分);术中及术后2、4、8、12、24 h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Apgar评分、NA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布托啡诺组术中探查痛及宫缩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布托啡诺组和吗啡组术后2~24 h的V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同时,布托啡诺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的情况也低于吗啡组。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手术镇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2012年12期 v.15 842-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9 ]
  • 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诱导的比较

    朱宏;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12月在我院行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和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治疗,麻醉效果均能达到要求。七氟醚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氯胺酮组明显缩短(P<0.05),支气管痉挛和SpO2不稳定发生率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全身麻醉中效果满意,在临床应用中还可以联合其他药物,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2012年12期 v.15 844-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61 ]
  •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

    吴江涛;

    目的对比分析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入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Hp清除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90.9%vs.78.3%,P<0.05);兰索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vs.13.4%,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少。

    2012年12期 v.15 846-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45 ]
  •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陈修益;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用于小儿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连续观察10 d,记录患儿发生腹泻的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研究组发生腹泻8例,占14.04%;对照组35例,占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给予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

    2012年12期 v.15 848-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27 ]
  • 小剂量奥氮平干预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在糖尿病胃轻瘫中的应用

    焦建华;孙怡燕;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干预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除在糖尿病胃轻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Hp阳性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多潘立酮10mg口服,3次/d;B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1周根除Hp;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1.25 mg每晚睡前顿服。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毒副作用。结果 A组有效率为55%,B组为90%,C组为95%,B、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C组疗效相当,但C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干预联合Hp根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

    2012年12期 v.15 850-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4 ]
  • 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与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张敖;

    目的观察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我院接诊的PCOS患者30例,随机分为CC组和LE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和来曲唑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CC组出现优势卵泡14例(93.33%),LE组9例(60.00%),C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LE组;子宫内膜厚度:CC组(8.26±1.55)mm,LE组(5.97±2.05)mm;优势卵泡:LE组(1.15±0.66)个,CC组(1.63±0.52)个,CC组优于L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出现1例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6.67%);CC组出现4例(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与来曲唑均具有促进排卵作用,且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效果优于来曲唑,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使用时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也可两种药物交替使用,一方面,增加受孕几率,另一方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2年12期 v.15 851-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27 ]
  • 清热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蒋云峰;

    目的分析使用清热化痰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AE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解痉挛、平喘以及吸氧等。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热化痰方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痰方治疗AECOPD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症状及肺功能,减轻炎性因子释放,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借鉴与使用。

    2012年12期 v.15 853-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5 ]
  • 玻璃酸钠注射加液压扩张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刘勇;吴权;瞿懿;寿奎水;殷渠东;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加液压扩张疗法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64例肩周炎进行关节囊内液压扩张治疗,局麻加玻璃酸钠注射,适当辅助锻炼。结果 64例患者中,7例未能完成1个疗程治疗,其余术后5个月以上随访,有效率为90%,优良率为89%。结论液压扩张疗法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尤其对轻中型患者疗效明显。

    2012年12期 v.15 85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31 ]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手术患者无痛静脉穿刺的观察

    徐海春;付少红;

    目的观察手术患者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实验组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局部外涂,用透明贴膜覆盖15 min后进行静脉穿刺。应用VAS疼痛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结果实验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镇痛效果良好,可用于手术患者无痛静脉穿刺。

    2012年12期 v.15 856-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2 ]
  • 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应用于牙周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钱海燕;

    目的探讨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8月我科诊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派丽奥牙科用软膏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牙龈红肿情况以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牙周附着丧失指标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治疗牙周炎能更好地控制牙龈炎症血肿,降低牙周袋深度,提高临床疗效。

    2012年12期 v.15 857-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9 ]
  • 6例硝基苯中毒患者的诊治分析

    汪文杰;鲁厚清;邵仁德;汪洋;吴忠展;

    目的探讨硝基苯中毒的诊断及救治方法。方法对6例硝基苯中毒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根据6例中毒患者的接触史和病例的临床特点,确诊为硝基苯中毒。结论该起中毒事件为直接接触所致,加强防范并及时救治是解决此类中毒事件的关键。

    2012年12期 v.15 859-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2 ]

读者·作者·编者

药房·药事管理

  • 我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体会

    单清;蔡萍;

    目的为医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和做法。方法详细阐述我院药学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实践情况。结果通过药学人员早期参与系统软件的研发设计,建立集团统一化的药品基本信息数据库,实行实库存管理,切实优化了药品管理流程,减少药品损耗,提高了服务效能。结论建立并完善符合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药学信息系统,是适应未来医院药学领域发展变化、推动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2年12期 v.15 861-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4 ]